疫情后还请小心病毒性肺炎,要注意防护!
记得三年前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各个国家在疫情初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抵抗措施。而中国是其中坚持得最久的国家之一。而我们的防控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显著,把疫情对我们生命财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就在2022年底,我国也放开了疫情防控。当时人们当中弥漫着些许的恐慌情绪,因为三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国家在疫情期间对我们方方面面的保护。如今国家政策更新优化,很多人一下子有点不适应。
一、特别关注高龄人群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放开,在短时间内,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呈爆炸性增长。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小孩子一般在家休息一两个星期,核酸就能转阴。但如果是老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就要特别注意了。
因为感染了奥密克戎会导致基础疾病加重,从而可能导致肺炎、重症或者死亡。

根据目前数据显示,感染新冠人群中,死亡率最高的有三类人:一类是高龄人群;二是人体本身有基础基本人群;三是没打疫苗的人群。
大家很明显可以感觉到,疫情防控放开了以后,去医院看病的人明显增加了很多甚至出现医疗挤兑的情况。而去医院看病的人当中,老年人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二、医疗资源出现紧缺现象
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接近极限,同时大批医护不可避免被感染。而重症病人的数量在增加。重症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已经在极限边缘游走。
与此同时,在挂号就诊的人群当中,重症患者的比例在持续增加。其中在老年人人群中,出现肺炎的比例并不低。老年重症患者大多氧饱和低、呼吸困难、肺部感染。而这些人当中,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数占大部分。
在感染奥密克戎一周后,就能在影像学上就能看见明显特征,跟健康的人的肺在CT胸片下的不一样,感染新冠而得肺炎的人的肺部,在CT胸片下是白色的,俗称白肺。

三、预防奥密克戎不可放松警惕
虽然奥密克戎的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降低很多倍,但是它的杀伤力仍然巨大,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因感染它而引起的死亡率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而接种的三针疫苗,就是防止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发病三到五天内是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病毒数量还在可控范围内,能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减少自身机体因感染而造成的损伤。
而如果在最佳治疗时间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在感染发病一周时,往往容易引发病毒性肺炎。此时再对感染进行干预治疗,就比之前困难了。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更容易引发病毒性肺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老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比年轻人弱,感染新冠之后没有发烧,症状也很轻微。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以为老人的感染不严重,而放松警惕,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殊不知,这个时候老人体内的病毒正快速繁殖,肆意攻击体内细胞和组织。在大约一周后,老人可能会突然出现严重的不适,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肺部已白化。
老人感染新冠后的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症状不严重,实际上肺部已经感染的情况,被称为,沉默性缺氧。
过去三年,人们的神经因为疫情一直紧绷着。如今放开了疫情管控,我们仍然要注意防护。合理佩戴好口罩,非必要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后,不要没洗手就用手接触眼睛;远离野生动物;加强个人卫生;时刻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

结语
对于新冠疫情,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它,不能放松警惕;战略上轻视它,又不需要太过恐慌。在2023年1月份,我国把新冠肺炎的名称改成“新冠感染”,三年疫情终于迎来重大转折。
未来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病毒将与我们共存,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家里常备退热、止咳、防腹泻等家庭用药。

特别关注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的身体情况,出现上文提到的身体不适的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年轻人重症和死亡率虽然比较低,但也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勤锻炼,增强抵抗力。有好的体魄才能跟病毒长期作斗争。
总而言之,新冠病毒可防、可控、可治。虽然它流行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了解随着时间发展,也会越来越深。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拨开雾霾,战胜病毒,迎来健康的新生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