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开启“清坟运动”,这些坟墓或将“拆迁”,还请农民早做准备
引言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提倡的是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对于家庭而言最重要的几件大事莫过于婚丧嫁娶,作为贯穿人生的大事,结婚和丧葬都是讲究非常多的习俗。
古代人讲究一个入土为安,即逝者要葬在土里才能得到安息,坟地的选择也非常有学问,涉及到风水,一般都需要请风水先生来操办。

土葬这项传统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差不多的,可能在仪式上有所差别,但是都表现出“入土为安”的思想,可是伴随着一些地区的不文明、不合理土葬问题加重,如何管理成了大问题。
我国现阶段实行火葬政策,相较而言火葬所需要资源消耗更少且更环保,但是仍然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是有土葬的现象,这两年也频频传出清坟的消息,即对不合理土葬进行拆除和搬迁,这让很多人都非常担忧和困惑,那么那些坟需要挪动呢?

其实“清坟运动”初露苗头,但是迫于很多民众对于这一政策的不满而带来的压力,该政策迟迟没能顺利推进和坚持下去。
而在最近“清坟运动”的消息再次传出其实也是民间的土葬问题太过严峻,甚至有很多地区出现了活人墓以及硬化大墓等不合政策且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环境的土葬方法,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耕地资源受到侵害,也给不少民众的生活带来困扰,权衡利弊之下,这个“清坟运动”才又重新提及并由地方政府监督和实施。

据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显示,这一次国家重新开启的清坟运动设计范围较广,而且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坟墓种类也作出了明文规定和划分,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显示,若是农村中出现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幕或者是活人墓等。
当地负责人都应该对其进行统一迁移,除此之外,现在国家相关部门还专门针对“一整栋楼都用来放骨灰”的情况作出处理。

在此前就有一些网友分享自己发现的“离奇事件”,据网友介绍自己家附近有一栋楼平时从来不开灯,而且有很多人家都蒙着红布,后来经过记者的走访才了解到这些楼买来并不是给活人居住的,而是为了存放死者的骨灰。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墓地实在难以买到,有些死者家属就通过这种方法来安置自己的亲人。

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而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现在国家也专门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另外还有部分地区对本地面积进行限制,单人安葬区域不能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的墓地不能超过6平方米,若是超出了这一规定,则会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
另外如果坟地修建在永久基本农田或者是铁路两旁对居民的生活造成正常影响,也会被要求作出整改。

在相关部门颁布这些规定之后,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坟地这些做法有为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观念。
中国人向来讲究死者为大,对于死者的安葬问题极为重视,尤其是很多逝者家属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亲人找到一个风水极佳的安葬之处,在亲人长眠之后,他们不希望对其过多的打扰,可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定,很多逝者的坟墓都需要进行迁移,对于一些不愿意迁坟的家属,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处理呢?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人员特意提到此次清肺运动,务必要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推进该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和广大村民进行有效沟通,绝不能采取强制性的一刀切政策。
虽然说政策的出发点固然是希望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体验,但也绝不能违背基于人民群众出发的这一立场。

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中国人对于自己家人的敬重都是他人无法比拟和理解的,更何况涉及到的是迁坟这种重要工作,所以务必要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妥善做好安置和管理工作。
另外国家对于清粉运动还划分了重点处理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之为“3沿7区”。三沿指的就是高速路,铁路,公路旁、河流水库周边、村庄周边,至于七区则指的是集中住宅区、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工业园区、文物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

如果死者的坟墓处于这3沿7区的范围内则会被要求作出整改。要规定这些区域的墓地有可能会根据就近原则迁移至公共墓地,这既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去祭奠家属。
小结
总的来看,虽然墓葬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国家也会基于以人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同样也会更大程度上去倾听群众的意见。
今日热议:农村开启“清坟运动”,这些坟墓或将“拆迁”,还请农民早做准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