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规定:2月开始,或将取消个人医保,看病住院全额报销?
在共同富裕来临之前,社保尤其是医保,可以说是守护普通人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根据国家医保总局已公布的信息显示,去年前11个月,医保基金一共为患者报销了21301.74亿元,上亿人因此获益。

对于医保这样的民生大计来说,有关它的任何改革都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有传言称,国家出台新规将从今年2月起正式取消个人医保,难道全额报销的免费医疗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一、传言的真实性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之所以网上会流传“取消个人医保,看病住院全额报销”的说法,主要和2019年时的一项政策有关。根据媒体报道,在2019年国家医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底之前全面取消医保个人账户。

虽然疫情爆发影响了“取消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的工作,但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这项改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并不适用于职工医保,换句话讲,今后上班族还是可以拥有医保个人账户的。
国家之所以取消居民医保的个人账户,主要是为了统筹使用居民医保的参保资金,而不是为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在取消个人账户之后,居民缴纳的保费将全部进入医保统筹基金,这不仅能提高参保人的报销比例,而且对于大病、慢病患者来说还能提高报销上限。

国家医保总局在回应网友关于取消个人医保的质疑时,就曾明确承诺:这项改革不会降低个人医保待遇。
二、民心所向的免费医疗
虽然取消个人医保并不会带来免费医疗的结果,但毫无疑问,大家都盼望着免费医疗时代的尽快到来。很多人都觉得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免费医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先,医疗资源不足是免费医疗的最大难关。就像“撒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一样,取消医疗账单也无法让病人享受到免费医疗,因为医疗资源不足才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正原因。
根据统计,我国拥有的医生、床位、诊断仪器等医疗资源仅为全球总量的2%。相比我国占全球近18%的人口总数来看,我们的医疗资源无疑是非常紧缺的。

另外,较低的人均GDP也让我们负担不起免费医疗的成本。虽然2022年我国的GDP总量高达18万亿美元,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却只有1.27万美元,排名世界第63位。
可能你会问:2022年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的巴基斯坦为什么就能实行免费医疗呢?事实上,巴基斯坦从未真正实现过全民免费医疗,他们的“免费医疗”不仅需要老百姓每年缴纳25000卢比,而且对报销金额、居住地也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医保政策的新变化
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条件,但是近几年国家却是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来提高老百姓的医保待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医保政策的改革就更让人感到欣慰了。
1. 门诊报销待遇提高
相比住院来说,大多数轻症患者还是更愿意在门诊看病。以前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医保门诊报销的比例一直不高,特别是之前的“新农合”更是干脆无法在门诊使用,这就让很多人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2023年全国各地已经把门诊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现在不仅职工和城镇居民可以享受门诊报销的待遇,而且农民也可以在门诊看病后用医保报销了。并且门诊的报销上限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比如徐州今年的门诊报销限额就提高到了每人每年7000元。
2. 医保卡取现功能正式取消
过去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部分省市允许参保人把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取出来,这虽然方便了人们增加收入,但是却不利于医保基金的统筹发展。2023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医保卡的取现功能,今后医保卡里的钱就只能专款专用了。

结语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谁都不希望自掏腰包看病,可现实却不允许我们实行免费医疗政策。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完全有能力提高医保的报销待遇,这样一来患者最终还是能从中获益的。
那么,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那样的免费医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