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运输船的订单额猛增10倍,中国造船公司让韩国人急眼了
引言:LNG也就是天然气运输船近期成为了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一船难求。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天然气管道被迫中断,其他国家想要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就只能选择海上运输,这也就带火了LNG运输船,价格也水涨船高,日租金高达每天40万美金。

中国制造业在LNG市场中又火了一把,各国都来我国下单LNG运输船,订单量直接翻了十倍,让隔壁的韩国非常眼红,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 韩国核心技术封锁
能够制造出LNG的国家没有几个,造船业非常发达的韩国就是一个。韩国自诩为“世界第一造船强国”,对自己的造船水平非常自信。
中国造船业虽然近几十年发展得非常好,产量也不错,但是在技术上面还是没有突破LNG,韩国甚至没有把我国造船业放在眼里,认为我国造船业实现技术突破是不可能的,因为核心技术在他们手里。

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派考察队去韩国学习时,韩国企业展示了LNG,并认为我们不可能制造出来,戏称购买的话中国可以拿到最优惠的价格。
去韩国访问的团队心中已经有了许多想法,中国能不能制造出LNG?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二、 LNG运输船制造难点
LNG制造的难点有人可能认为在于重机械的使用水平,但是实际上LNG的技术难点在于内部焊接。
液化天然气储存条件严苛,需要在零下163度的环境中工作,普通钢材接触液化气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只能使用特种钢材。天然气一旦爆炸,后果严重,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爆炸就曾经造成72人死亡。

中国的第一艘LNG,历经十年才完成技术突破,建造完成。
在焊接技术上,要求非常严苛,韩国就是凭借着高超的焊接技术独揽LNG市场多年的。对于特种钢材的薄度要求为0.7毫米,对于焊接工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在船体拼接完成后开始进行内部焊接才是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焊接让我们被挡在LNG制造门外几十年。
LNG船有两套动力系统,一套常规动力,一套天然气动力,而安装在船内的两万多根管道,有的是存储天然气的,有的是为船身动力输送天然气的,非常复杂,需要工人们手动焊接。

天然气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挥发,收集起来再用作船体动力能降低成本,不过挥发越少可能就越好,毕竟运输的主要动力还是柴油。
对于管道的焊接要求非常高,工人要穿着防护服在50度高温环境中完成0.7毫米的焊接,可想而知这个技术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国还曾花大价钱从国外请专家来国内进行焊接教学,最终我国焊接工人获得了国际认可,从此打开了我国LNG国际市场的大门。
三、 中国LNG新船订单激增
国际市场上LNG新船已经爆单,能制造出LNG的船厂的交船日期已经排到了2027年。再来看看我国,我国去年LNG订单猛增,占全球订单量的百分之20,比四年前翻了4倍。

各国天然气生产商纷纷抢购,卡塔尔土豪来上海直接订购了4艘LNG,金额高达12亿美元,并对后续持续合作表现出了很大的意向。向中国表示,如果天然气畅销了,今后卡塔尔的LNG都来中国购买。
这让隔壁造船强国韩国非常的眼红,不明白技术封锁如此严密,我国是如何突破的。
据统计,我国LNG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非常快,虽然比不上韩国那种老牌造船大国,但是市场占有率也不容小觑。去年,我国和韩国的订单量分别为28和100条,我国船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到了百分之22。
根据《中国船舶报》报道,中国船舶集团的LNG订单可能已经突破了40艘,而沪东中华也有望在得到7艘LNG的订单,而行业新秀招商局重工、扬子江船业有可能会在年末首次接到LNG的订单,船舶制造业全面开花。

供不应求也造成了LNG价格飙升,去年10月,LNG的价格就已经较年初上涨了百分之14.5,每艘价格为2.45美元,这个价格,可以买两艘同样规格的VLCC邮轮或者4艘好望角型散货船。
目前,国际上只有13家船厂可以制造出LNG,这就是我们未来国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船厂站起来了。
反观俄罗斯,虽然是天然气出口大国,但是制造业却非常的差,轻工业更是不用说,没有LNG,有再多的天然气也卖不出去,这就是我们刻苦研究进行技术突破的原因。
总结
工业立国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路线,工业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工业强国家才能发展更好。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曾经落后过,挨打过,我们不愿意再过那样的日子,或许让我国所有行业都不再受制于人,能在国际上挺直腰杆说话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
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