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起,农民迎来一项缴费,每户1000多,村干部上门收钱?真的吗
前言:辞旧迎新,新的一年随着立春的到来,拉开了农忙的序幕。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5亿多农民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36%。国家一直很重视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在不少地方,还有粮食补贴,直接按亩计算,每家每户都能领取到一定的金额。然而,如今却有人传出,农民马上要“倒贴钱”,每一户都要交1000多元,这又是怎么回事儿?

每家每户1000多元是怎么回事儿?
每家每户都要缴纳1000多元,这是什么钱,为什么要缴纳呢?其实,这个钱不是用于农业的,而是农民要缴纳的新农合费用。新农合是在每一年的9月开始缴纳,到年底的12月结束。然而,今年的12月,因为疫情开放后,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疫情猛烈传播现象,所以缴费的人数减少不少。国家为了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福利,决定延迟到2023年3月份前缴纳完。

新农合是一种专门为农民服务的保险,目前是非强制性缴纳。农民可以缴纳,也可以不缴纳。缴纳的农民,可以享受到政府的福利,由政府去缴纳剩余的额度。不过,这个费用是每一年都要缴纳,但到了年底就要消除掉的,并不是一直累积在账户中。所以,很多人在缴纳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疑惑,觉得自己缴费是吃亏了。

缴纳的费用是多少呢?
每家每户1000多元,是一个人就这么多,还是一家人这么多呢?如今缴纳的新农合费用,是按照2022年收费标准去收取的。大部分地区的收费,都是在320-350元之间。而有少部分收费在400元,这个是根据当地的一些经济情况,做出的细微调整。例如,在广东省的缴费,是320元一年,而在四川则是350元。

一个人缴纳300多元,那怎么会有1000多元呢?其实,很多家庭都不需要缴纳那么多。现在真正在农村发展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而年轻人的户口是迁移到城里去了的。因此,新农合缴费的时候,如果是夫妻两人的费用,只有700元。只有一家三口的,会达到上千元。国家之所以收费高,是因为现在的报销比例比之前高了。相当于大家把钱存入一个储蓄池里,谁有需要就从里面取钱出来报销。

一人多缴费一点,生了重病的人,也能多报销一点。这样好的政策下,却有很多人不愿意去缴费,着实让人意外。当然,不少老年人是不知道如何去缴费,所以一直没有缴纳过新农合。新农合是为了农民着想,专门给予的一个医保福利,如果家里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大家还是缴纳着,更为划算。至少在生病的时候,不用担心治不起。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缴费呢?
以前,每次到了年底的时候,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去缴费。可如今,村干部一家一户的收取,却有人不愿意缴费,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福利好,也只能在生病的时候去享受到报销资格。老人生活在农村,有些几十年都没得过一场大病,他们每年都要缴纳几百元,便会觉得很亏本,所以不愿意去缴纳。

而且,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暂时还不大,一些重症的报销会比较麻烦。而比较轻微的病,只是去医院开一点药物,新农合也不会报销。这就给农民一个不太重要的感觉,似乎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才能使用上新农合这个医保福利。何况,新农合是每一年都要清零的,平时没有使用上的,到了次年也用不了。

结语:新农合现在已经变得很便捷了。家里老人不会用电脑的,有村主任上门收取,不会让大家费心费力地去缴费。而在外务工的人,也能拿着自己的身份证,直接在网络上缴费,或者是当地的社区也能缴费。虽然每一年都会清零,但一旦大家生了重病的时候,报销比例是很高的。一年几百元,大家节省一下也就过去了,还是要有未雨绸缪的想法。不要听说是自愿缴费,就干脆不缴费了,等到自己需要钱的时候,又后悔没有缴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