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引发退保潮?个人参保难以抉择,放弃养老金缴费损失60%
在国内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且严峻的新时代,如何控制这种老龄化的进程,成了国人最关注的话题,对此国家也想出了很多应对方法,除了开放生育政策以外,延迟退休也是一大手段。
由于现在大多数国人都是靠着国家为其提供的养老保障解决养老问题,若是执行延迟退休政策,这意味着国内百姓的退休时间都会向后延长,这会导致我们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缩短。

可从国家整体发展角度考虑,执行延迟退休政策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在这种局面下,国内突然流行起一阵退保潮,个人参保陷入纠结境遇,放弃养老金后可能会损失60%。
退休年龄调整
按照我国现有的退休制度安排,国内女性职工、女性干部以及男性退休年龄分别为50周岁、55周岁以及60周岁。虽然说我们已经无比适应这样的退休年龄安排,但是不管从国际退休年龄标准还是现在的中国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这种退休年龄的设定都有其不合理之处,因此调整退休年龄也成了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但即便大家懂得这样的问题,但每每谈到延迟退休话题,总能引起大众热议,现在有一种说法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全民退保潮。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在企业参保的人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强制性行为,根本没有自主选择权,即便是延迟退休却也需要正常缴费,除非个人在选择辞职后会自主谋生,而至于那些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时可以选择不再缴费。
另外还有部分已经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不会退保,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旦退保将会损失6成的费用,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便接受延迟退休,也不愿意退保。

还有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负担个人账户以及统筹账户中的费用在计算年限时,他们也将其考虑到其中,因此这些人认为他们的退休金回本速度可能更慢,但实际上我们若是能够换一种思维来考虑,企业参保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劳动所得主要体现在员工所缴纳的费用中,员工重视的是自己的工资水平,而那些老板重视的则是成本问题。
有关延迟退休问题争议声越来越大时,工龄退休成了一种受欢迎的新方式。
工龄退休受欢迎
这种工龄退休主要是以30年的工龄为基础,他规定无论退休者年龄多大,满足30年的工龄要求即可以申请退休,另外公务员群体已经在执行这种方案,30年工龄之后,他们可以自行申请退休与否,有先例在前就意味着这种按工龄退休制度并非空穴来风。

在中国总计14亿多的人口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普通打工者或者是农村百姓,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体力劳动占比更大,还有一些人从十六七左右就开始外出打工,他们的工龄要比那些正常上学从大学走向毕业的学生要长很多,如果按照工龄的长短来确定一个人的退休年龄,他们也会更受益一些。
但其实不管是延迟退休还是按30年的工龄退休,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方案深入分析都是一样的逻辑和道理。本质上来看,延迟退休就是鼓励大众参保,而不是让大家纷纷放弃参保,所以对于延迟退休,国家一直秉承这要循序渐进推行的道理,特别是弹性实施这个专业名词引发不少人关注。

在国人的常规思维中,退休是一种强制性行为,只要到了退休年龄,无论自己自愿与否,都必须要退休,但弹性实施则打破了这种强制性的规范,也给不少人提供了想象空间。
而且从其他国家执行延迟退休政策的成果来看,延迟退休政策必须要缓慢实施,就拿在2022年就已经执行严退的江苏省来说,很多企业参保人员都对延退政策表示满意,这是因为他们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只要在自愿的条件下,大家就能感到满意。

另外像是延退这种政策本身也是利弊都有的事,执行这种政策有望缓解我国的老龄化压力,但同样也会导致很多高层领导不退后,底层岗位想退就退不了。
所以总体来看,我们充分理解国家要通过这种退休政策改革,来规范国内人口和发展问题,但同样希望在制定有关政策时,给广大参保人有充分的选择权,能够让参保人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只有那样才能够让政策得到更多人支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