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存款”公布,家庭存款的标准是多少?你达标了没?
导语:说到存款这件事儿,想必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中国人有着比较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一点是很多西方国家无法相比的。很多父辈们经历过艰苦的岁月,在生活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即便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依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不敢有丝毫的浪费。存款似乎成为了父辈们躲不开的话题,手里有存款能够帮衬孩子,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解燃眉之急,不用拖累孩子们。

从2020年疫情肆虐开始,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收入水平无法维持。很多之前花钱大手大脚的年轻人,在经历疫情之后也改变了以往的消费观念,意识到了储蓄的重要性,如今存款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年人最大的底气,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存款大军的行列,我国老百姓的存款规模不断增加。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老百姓的存款金额上涨了26万亿,而在2023年一月份,老百姓新增存款金额达到了6.87万亿。
目前我国老百姓的存款总规模达到了126.2万亿,人均存款数目达到了8.94万元,那么新的中国家庭存款标准也必然有所上涨,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一下,看一下自己的家庭资产是否达到了国家平均标准。

我国老百姓的真实存款水平
当央行的平均存款数据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很多人是非常意外的,平均存款数目高达8.94万,如果按照一家三口来计算的话,一个家庭的平均存款要超过25万,达到27万左右才算勉强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但是显然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达到平均存款水平的家庭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而之所以我国的存款规模较大,和富豪们的存款金额较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很多人都听说过二八定律,其实说白了就是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是掌握在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因此很多人只是被富豪的财富平均了而已,事实上手中并没有多余的钱。

对此央行的另一个数据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央行统计显示,我国有接近5亿人口是没有存款的,更为严重的是负债人数近年来的增长趋势是比较快的。据统计如今作为社会发展和消费的主力群体90后,他们的人均负债规模达到了12万,从这个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多少能够有一些存款其实生活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老百姓生活艰难为何存款规模增加迅速
很多人对于如今央行给出的存款数据提出了疑问,那就是很多人明显觉得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但是为何央行的存款规模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如此大规模的存款又是哪里来的呢?

其实说到这里还要从社会的财富分配来进行解释,社会的二八定律是真实存在的,如今在很多身边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很多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也有不少人不仅原本的生活水平无法保障,甚至还有所下滑。
近年来,经济大环境不容乐观,无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房地产市场,人们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收益都是非常低的,因此有很多钱开始从这些地方回流会银行,银行仍然是很多人管理资金的最好退路。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受阻,无法顺利生产和扩大规模,甚至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进行裁员和降薪,这些企业不贷款银行的资金规模自然会有所扩大。
而普通老百姓作为中国内需市场的消费主力,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的同时,消费能力自然有所约束,所以造成了市场的恶性循环。

而国家为了刺激市场发展,增加人民币供应,仅仅去年就增加了28万亿的供应量,这些钱未来将会流向哪里,未来又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未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增加供应将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将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结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所以未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是希望股市和楼市不要在此成为资金池,老百姓收入水平能有所提升,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