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省养老金重算补发,10-12月养老金或有变动?会人人补发吗?
养老金作为我们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而近期很多人都听到了有关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新闻,一时之间不少人都对此事颇为关注,到底什么是养老金重算补发呢?人人都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吗?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养老金为什么要进行重算补发,到了10月下旬国内养老金一切工作基本都已稳定,在此时选择对养老金进行调整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到达新的一年,大家似乎也就能够理解养老金做出的一些调整,而这一次调整的则是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计算,所涉及的一些参数还尚未定下来。

这也就意味着此前我们所发放的那些基础养老金,其实都是按照之前的既定参数发放的,也可以理解为,此前我们发放的养老金并非全额基础养老金。
每个月我们的养老金都会达到账户上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大家都不清楚的是养老金的发放与多项繁琐的数据有关,其中包括基础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薪资增长率等等。依照往年的情况来看这些重要参数,一般也都是在8月份之后才会逐步公布,在进行核算后,对百姓的养老金进行统一补发。

其实简单来说,这种补发就是因为此前算少了,因为社会平均工资各地区的公布时间不同,这也造成了此前公布的退休人员仍然按照的是前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截止到当前,国内共有21个省市更新了新一年度社保计发基数,比如北京市是11082元,河北省为6849元,上海市为11396元等。
那么这种补发工作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得到呢?
其实养老金补发也并不是全员覆盖的,他一般指的是那些职工养老保险群体,所以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体并不在补发范围内,这也就是说少数城市百姓和大多数农村百姓不会参与补发。

另外还有要求是要在当地社保计发基数发布日期之前退休的群体才可以享受,比如大连计发基数是在今年9月份公布的,那么在1-8月退休的企退人员也包括那些灵活就业人员是可以享受到充算补发待遇的,在10月至12月份会有变动的群体,也得是在现在这个时段就已经公布了新的计发基数重算补发的,连带着此后的几个月的养老金也都会依照新标准来发放。
至于重新补发按照哪一标准来执行,这要看上一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取决于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金重新核算,标准也存在差异。

我们可以举例来看,假设一位来自上海的张大妈在去年1月份成功办理了退休手续,而张大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为1.1351,养老保险缴费时长26年,而她的基础养老金就是10338×(1+1.1351)/2×26×1%=2869.44元。而她的实际养老金则是
11396×(1+1.1351)/2×26×1%=3163.1元。若按此标准来计算,每个月就少发了293.66元,这意味着在前9个月她共少发了2642.94元,这笔钱其实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

假设一位在大连生活工作的王大爷,在今年1月份退休,他的养老金是5000元工龄,总计42年,退休金的指数为1.2,那么按照当地规定,养老数额的计发基数也从7679涨到了8038元,这就等同于多了359元。而我们则需要计算增加的274元的计发基数能带来的养老金金额。
基础养老金月增加额是359×(1+1.2)/2×42×1%=166元
过渡性养老金月增加额则为359×(1+1.2)/2×13×1.4%=72元,如此算起来就是每个月增加238元的养老金,若是政策在今年9月份公布,那么就要补发前8个月的共为1904元,而且此后的养老金也都会增加238元。

当然我们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有其特殊性,比如基础养老金较高,而且工龄时间也很长,但总归计算公式是不变的,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个公式来计算自己的补发金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