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调整,低于6250的涨10%,6250元以上的不涨,可行吗
这些年来,虽然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老龄化社会,但同时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与照顾也在逐步升级。为了能够给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好、更具保障性的生活,国家不断完善社保制度,养老金待遇也在逐年提升,今年我国又传来了养老金继续上涨的好消息,这也意味着大家的钱包能够更鼓一些,不过对于养老金上涨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却也有不同的意见。
有些人认为养老金的调整应该遵循着基本原则,即做乘法多缴多得。过多的偏向于养老金基数较低的群体反倒容易引起大众的不满,无法令大家感到公平公正,但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退休后人人平等,应该按照年龄或工龄直接做加法,而非做乘法,同样增长10%,养老金基数1000元的人和养老金基数5000元的人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两个不同派别的人也各执一词,养老金究竟该怎样调整才能更体现公平呢?有人称2023年国内养老金调整将以 6250元为界限,6250元以上的不涨,不足6250元的涨10%,这一方案可行吗?
现在2022年的养老金调增基本上都已经发放到广大百姓的手中,转眼间进入冬天,这也意味着新一年又将来临,2023年养老金调整的动向及相关消息也一直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转眼之间疫情已经过了三年,虽然在这三年里国内经济发展步骤有所放缓,但好在养老金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态势,这也让大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更多的信任和依靠。

可对于国内养老金的调整,有一些网友提到,像是一些养老金数额已经达到6250元的人,他们的养老金能不能再继续往上涨了,而是多多考虑那些养老金在2000甚至以下的贫困群体。
其实现在这类人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那些能够领到6000多养老金的人,大多都是国企或央企的中高层领导人员,要么也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中高层,他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已经得到满足,给他们的养老金每年上涨几百块,对他们来说可能也没太大的变化,至少帮助性不强。

但对于那些养老金只有2000元甚至更低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不清楚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只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和单位能力不同,养老金才比别人少了一些,如果每年能够上涨几百块,他们的生活质量确实可以明显提升,所以这样来看,同样是上涨几百块,这笔钱要给那些养老金基数更低的人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他们还认为这种做法会体现退休后人人平等的社会公平,虽然他们在工作时存在某些差距,但退休后在养老金上涨方面应该致力于消除或缩短这些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而且退休老人手里的余钱越多,消费能力上涨后也能促进国内养老产业的发展。

但也有人发现这一次网友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养老金6250元以上的人,这个数字难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其实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北京养老金调整中,也是以6250元作为分界点的,低于此数的上涨50元,高于此数的上涨20元。
再以这一数字为基础之时,对不同群体的养老金数额调整进行区别对待,似乎能够帮助消除退休群体领取养老金之间的差距,但同时在这种方案背后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弊端。

比如这并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上述网友的提议所指的社会公平是让那些养老金待遇更低的人感受到平等,但如果只是给养老金发放基数少的人涨工资、发放基数多的人就不长,那他们缴纳多年的养老金基数和时长岂不是发挥不了作用?这也会令人质疑自己年轻时努力工作究竟为了什么?
再者是社保也无力承担这些费用,养老金当前平均发放金额为3300元左右,能够领取6250元以上的人只是少数,这少部分人省下来的养老金上涨数额要分给更多的养老金低的群体也不够发。

此外这种做法还是违背了我们养老金发放的多交多的原则,如此一来也会导致年轻人的参保积极性受到影响。
其实这些年来关于国内养老金上涨调整问题,各路专业人士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关于养老金数额的上涨,从来就不是单纯地做加法或做乘法,而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所以这种更全面的考虑要比只是单纯的加法和乘法更公平也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