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回落27%才算“正常”?央媒11个字回应,房地产走势或将清楚
引言
过去20年时间里,我国房地产价值的上升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高达数十倍之巨。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房价为每平方10139元,相比于1998年房地产发展之初高达五倍以上。在购房的黄金阶段,国民普遍存在购房产生的压力,这也是当前国内房价开始下跌的主要原因。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和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房市也要根据购房者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当前我国住房率已经接近饱和,房市政策的下达明确了只住不炒的购房理念。
在当前形势之下,房屋价格下调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房价回落27%是否正常合理?央媒给出明确回应,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已然清晰。

一.房价下调已成事实?
有学者认为房屋价格下调已经成为事实,主要可以根据以下三组统计数据进行解释,第一是中指研究院给出了2022年1月到7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8亿平方米,相比商品房销售规模下跌23.1%。
第二是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国内只有16.9%存在购房的想法。

要知道未来三个月是我国每年买房的黄金时期,被称之为“金九银十”。按照购房意向和需求来看,国内2022年住房销售面积和规模都会有明显的下降,创下至今的最低数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三是克尔瑞地产研究院公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前6个月国内百强房企的业绩规模同比前6个月降低50.3%,下跌规模达一半以上。

根据三个数据明确了三点事实,首先国内的房地产销售面积越来越少,国民对购房的需求性越来越低,房地产行业的辉煌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因此全国房价下调已成定局。
二.房价回落多少才算正常?
我国的平均房价为10139元/㎡,有经济学者提出全国房价应该继续回落27%才算正常,也就是说国内的平均房价为7400元/㎡是正常现象,这个数据是否符合我国房市的标准呢?

对于购房者来说,当然希望房子能够越来越便宜,但是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成为想法,房市也需要有专门的回落标准。
经济学者认为27%的回落最合理,依据的是当前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的,2021年全国人均支配收入为35128元,也就是说一对夫妻每年可以支配7万块左右的收入。如果按照平均房价7400元/㎡来计算,一对夫妻需要花费10年才能全款买下住房,这样的购房压力能让绝大多数购房者接受,后续的贷款偿还压力也不会引发恶劣的生活危机。

相信有人会对27%的预期值感到质疑,为何不能是38%的回落呢?这样消费者的购房压力岂不是更小?
就像刚才我们提过,如果房价下调太过激烈,将不利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经济也会由此面临重创。盲目降价看似能够对购房者减轻购房压力,实则只会引发更加严峻的经济问题,最终反馈到每一位购房者的身上,得不偿失。

三.“11个字”揭开房地产市场的未来
今年我国央媒经济日报发表了《5月数据回暖,房地产稳经济作用正在显现》的文章,内容当中明确提出11个字的核心方针:“持续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总而言之,国内房市未来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会保持稳定的趋势,并符合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秩序,确保与房地产相连的各个行业包括金融和民生走向正常化和稳定化。

恒大暴雷事件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恒大暴雷直接出现了2万亿的巨额负债规模,除了对恒大企业自身的影响之外,对我国金融和整个地产市场来说都会造成影响。就像融创老总孙宏斌说的那样,房价如果直接降了30%以上,开发商也就不复存在了,到时候国内还得承担一屁股的经济损失和麻烦,这自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
小结
按照目前趋势来看,我国房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上涨,毕竟当前国内的住房饱和率已经达到峰值,因此现在入手购房是非常划算的选择,前提是购房者要以刚需住房的需求为核心,并非投资。
今日热议:房价回落27%才算“正常”?央媒11个字回应,房地产走势或将清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