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冲击中,面对最不想看到的情况,专家们会不会过于乐观了
前言:
2020年到2022年的12月前,大家都只想着何时才能放开疫情?而经过三年的疫情后,新冠已经从以前的感染容易致死,一步步变成跟流行性感冒一样,只需要吃药就可减轻症状的普通疾病。于是,国家根据目前的国情,紧跟着放开疫情,希望能早点复苏经济。

可是,放开后的经济,并没有预想中得那么快恢复,反而是呈现出全民中招的情况。大家渴望回到2019年的状态,也成为不太现实的想法。随着第一波疫情冲击后,不少人再次陷入迷茫中,觉得此时还是应该跟以前一样,要减少外出,保护自己。不少网友看到后,忍不住发问,一些学者所言的疫情已经很普通,是不是太过于乐观。
疫情高峰出现,大部分中招
之前,有人曝光出核酸检测公司在发国难财的负面新闻,很多群众知道后,纷纷为此感到愤怒。一时之间,不少人提议,为什么国内不能像国外一样放开疫情?长期这样封控,会不会让大家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国家对此也是进入了好几轮深刻的讨论,最终定下20条基础防疫的优化政策。新政策落实后,意味着国内的疫情全面放开,大家去哪里,都不再受行程码的约束。

全面开放后,不少学者也发出相关的观点,认为现在的疫情已经不严重,跟流行感冒一样。就算是迎来高峰期,大家也能安然度过。学者普遍认为,现在的疫情已经成为普通的疾病,没有2020年时那么可怕,就算是出现重症的感染迹象,也不容易离世。接种过疫情的人员,对疫情的免疫力更高,大多数表现为发烧、咳嗽等症状。一般在5-15天之内,就能恢复健康。难道说如今的疫情形势真的有那么乐观吗?这些学者又是根据什么去阐述的自己观点呢?

把疫情想的太简单
钟南山院士曾表示,自己的小孙女曾感染过新冠,不过在三天就恢复正常。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内的一位知名医学人物,他的话很值得大家的认可。在他阐述这件事情后,不少人认为如今的疫情已经不叫作疫情,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流行疾病去看待。只要大家正确地对待,就不容易危害身体健康。
然而,钟南山院士的孙女能够那么快好起来,一部分是因为感染的毒株不同,一部分是体质不同。绝大多数人感染后,都会出现发高烧、发低烧等情况,等到好转后,还会连续咳嗽小半月,才能彻底恢复。恢复后,如果外出不小心感染到别的毒株,那身体二次受损,很有可能出现更大的炎症,对身体造成损伤。

有一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因为身体太差的关系,出现各种连锁反应。不知不觉中,身体不如从前,就连多行走一会儿,都会感觉到很心累。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疫情之下,不少人猛烈囤药,导致真正有需要的人,最终买不到药物,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身体受损严重。
身体不适,一定要治疗
一些年轻人就是听信别人的宣传,认为疫情并不严重,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况,只要多熬几天就能好起来。可每个人的免疫能力不同,有些人能够熬过去,有些人的身体却在受损后,无法对病毒形成抗体,最终出现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高烧两三天,都不去医院治疗,想要吃一点退烧药就自己扛着。

结果大家出现晕厥、昏迷等现象再去医院时,已经变成所谓的“白肺”。就算是接受治疗,也只能让身体有所好转,以后一样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大家在出现不适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往医院,不要想着别人没事情,自己也会没事情。一旦自己的免疫能力不如别人,就很有可能出现后遗症,后期想要去治疗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对于疫情大家要有充分的认知,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对待,及时就医才是保命之法。

结语:不少业内的学者,在之前抗疫的时候,就曾吃过一些防疫的药物。所以,当疫情放开后,他们的免疫能力是更强的,所以能够抵抗住疫情的冲击。可很多人是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吃这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果自己不加强防范,身体受到影响,将很难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当下,疫情还在冲击着各地的群众,一定不要太乐观,积极防控,才是正确地对待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