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田”来了!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整治,小田并大田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可我们的农业发展程度反倒不如仅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其关键在于,中国农业发展目前仍较为粗犷,农村土地耕种模式需要在未来得到变革。
中央一号文件已正式向下公布。在文件内容当中,涉及到三农改革的条例有很多。其中比较受人关注的,当然就是此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土地整治,小田并大田。具体情况如何呢?

一、传统农村耕地
在农村生活过的居民都知道,分耕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有些耕地适合种粮食、有些适合种经济作物。一旦没能分配好,就容易在农村引发村民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少村子采取了这样的应对方案,那就是将农村的耕地分类。等到给居民分地的时候,假设一个村民要拿5亩地,就分成一块3亩的水稻耕地和一块2亩的棉花地。

农村耕地呈现出零散的特点,这就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村子旁边可能有一块大的水田,不远处又有一块大的旱地。村民们在水田里耕种完毕以后,还得再赶到附近的旱地。
耕地被分成不同的种类,有些农民在种地时也难以抉择该优先发展哪一块地。有时粮食价格高、有时经济作物价格高,因此土地零散分配让不少居民在种地时感到头疼。

显而易见,这一传统的农耕模式并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很多农村之所以没办法开展现代化农业,就是因为难以形成西方那样的大庄园。如何解决耕地分配零散,自然也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了耕地改革。
二、农村耕地小田并大田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所谓小田并大田就是让小的地块与大的地块整合在一起。1000亩地过去可能会被分为近百个地块,整合以后可能就剩下10余个。将小田与大田合并,能够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以往耕地被细分成多个小面积地块,许多基础配套设施没办法使用,土地肥力无法全部发挥出效用。

可耕地合并以后就不一样了,像是配套的沟渠、桥梁乃至涵闸均可同步建造而成,这将会有助于建造高标准现代化农田。这可以让农田不再像以往那么零散,反倒呈现出集中连片的特点,也有助于机械化作业的开展。
除此之外,小田并大田还有助于推动农户经营转型。在过去,农村居民在耕地时往往各自为战,每户家庭都在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亩地。这其实并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小田并大田以后,农户之间可以开展经济合作,从而推动农村底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的农耕模式将会在小田并大田后遭到淘汰,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将会成为主流。
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这一政策固然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涉及到土地承包变革也可能会让部分居民感到难以接受。部分地方村干部可能也会害怕改革失败而担责,如何打消居民心中的疑虑呢?这里我们得明确一件事,那就是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土地整治、小田并大田并非强制性措施,而是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

换句话说,如果居民真的对这个改革不感兴趣,也不用担心被强行并走。自愿是一回事,让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好处是另外一回事。刚才我们提到的小田并大田的好处,几乎都是在宏观层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那么这对农村居民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首先文件表示要在工作开展前明确土地确权工作,每个居民有多少耕地一定要先统计好,防止日后工作时数据出错。其次,要确保耕地合并以后,居民的种植成本不增加、经营收入不减少。

另外,如果有些居民家里有耕地,但平日里的主收入主要依靠在外打工,也可以通过转田加土地参股分红的方式获得收益。这都是小田并大田能给居民带来的好处,老百姓们如果真的对政策感到放心,相信也不会为政策实施添加阻力。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行,农村耕地进行变革是迟早的事,将我国的农村耕种方式,过渡至大庄园机械化耕种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你认为,小田并大田在试点时会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吗?欢迎留言分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