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波疫情,又有专家给出了“新预测”,网友表示:这回靠谱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开放性体现得更加全面,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一部在线的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
如今在网上提起专家这个称号,定会有众多网友纷纷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愤慨评论。在焦虑的情绪下,网友对专家信誉方面的极大恶评不断涌现。然而,这绝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如果专业人士说的话都不被大众所认可,那么在重大情谊面前我们又该听谁的意见呢。

随着第一波疫情的结束,目前网上已经没有关于疫情相关的火热讨论话题了。但第一波疫情结束后,是否就意味着之后都相安无事了?
相信所有人心中肯定都是疑惑的,在未来,我们是否将会面临第二波疫情,应如何做好防范能最大程度上减轻被感染的症状?这次专家仍然没有惧怕大家的议论。对于第二波疫情,专家给出了他们的预测,这次又将是怎样的观点?此次的观点又是否会被网友所认可呢?

【针对第一波疫情的分析】
许多网友用“我们已经安全通关”来形容第一波疫情的结束。这确实也道出了大众的真实感受。如今,我们经过任何商超、KTV、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已经不再被要求必须戴口罩了。广场上的大爷大妈们也重新开启了他们欢快的舞蹈生活。
身边的朋友家人们也都互相告知,工作上更稳定、更顺利了。生活上的种种迹象无一不在证明着疫情第一波高峰已经告一段落。

另一方面,从国家疾控中心给出的数据也同样能证明第一波疫情高峰的结束。在我国新增阳性人数最高峰时达到了694万之多。从各地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最高峰值以及住院新冠患者死亡人数最高峰值这两项数据也都证实着,大众已经告别了第一波疫情。
针对感染新冠后所需药品是否纳入医保目录,这也是大众极为关心的一个话题。经过谈判,一部分药品被顺利纳入到了医保目录,另一部分则因谈判失败而最终未被纳入医保目录。

其中,国产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作为疫情期间极为常用的药品,被成功纳入到了医保报销范围以内。报销条件是限于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以上两种药品的费用支出。另外一部分未被纳入社保报销范围的药品,是否就不再被大众所需求?
比如,辉瑞公司的新冠特效药就在此次的谈判中失败了,但是辉瑞公司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其CEO在之后的采访中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与中国方面的合作。经过了本土化的新冠特效药,也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被推广。

以前,辉瑞特效药对我国人民来说可谓是天价药品,大部分人是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药价的。但一经过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之后,相信这种特效药在价格上必定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虽然第一波疫情高峰期已经结束,但这并不代表着之后将不会再出现第二波感染。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新冠的变异和扩散程度都是无法被精确预判的,因此,第一波疫情高峰的结束并不代表着疫情的最终完结。针对被公认为大概率将会出现的第二波感染,专家又有什么话要说?

【这次的观点绝对被认可】
首先,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第二波疫情感染高峰到底在什么时候会出现?著名的相关领域教授张文宏给大家做出了预判。并且他的预判结果也和许多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我国第二波疫情感染高峰期预计将会出现在五到六月份。
第二个被大众关心的问题就是针对第二波感染,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心态?它与第一轮感染高峰期比起来是更严重还是更轻微呢?

对此张文宏教授同样给出了他的建议,其认为新冠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小,这已经成为近期内的一个事实。因此,第二波疫情高峰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肯定是没有第一次严重的。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众经过第一轮感染过后,身体免疫能力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在面对第二波疫情时,身体素质方面肯定是有更强的抵抗能力的。

此外,针对第二波疫情,人们应该选择到哪里就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机构情况来看,极大部分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医院的占比只有10%左右。
在大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所有人在感染后都第一时间选择到大医院进行就诊,这势必会造成社会面的混乱。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教授提出了他的想法。他认为目前我们应当加大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性,这样哪怕是患者在就近的小型医疗诊所也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此观念一出,不但得到了社会医疗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极大认可,同时也为”专家“这个称号树立了更权威的公信力。张教授给出的建议非常切合实际,也符合我国目前国情。这让原来热衷于吐槽专家的网友也一改原来的态度,纷纷对张教授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专家的专业建议加持,那么国家和社会又该在接下来的预防工作中做出怎样的行动,来尽可能的降低第二波疫情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呢?

【想要过得好,疫苗少不了】
到底打疫苗好还是不打好?不能光凭专家或个人的一张嘴说了算的,从目前国际上的各项数据来看,美国在疫情下的人口死亡情况是远远比新加坡更为严重的。
再对比两个国家针对疫苗接种的态度可以看出,导致美国人口死亡严重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其接种疫苗人数的比例远远不如新加坡。尤其是自身基础病概率极大的老年人群中,新加坡做得特别好。

由此,我们不难判断出,疫情防控措施中,加强疫苗的接种绝对是重中之重的一项措施。张教授认为,接种疫苗的人数肯定是越多越好的,至少也要达到70%的接种率才能保证相对稳定,顺利地度过第二波疫情高峰。
此次张教授给出的关于第二波感染的预测和建议是非常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如此接地气和中肯的建议,是非常值得社会各界人员及相关部门引起重视的。

我们都希望在专业的、客观的建议下,社会面能够安稳地度过第二波疫情感染高峰。
小结
总而言之,希望在第二波疫情快速结束之后,所有人都能笑着对自己说一声“我又安全通关了,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
今日热议:关于第二波疫情,又有专家给出了“新预测”,网友表示:这回靠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