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购房者应该“抓紧买房”,还是“尽快卖房”?答案来了
引言
从08年开始,房地产就彻底进入疯狂发展阶段,一直到如今房地产市场的狂热之火渐渐熄灭,但在这10多年时间里,房产一直是最火热的不动产投资,这除了负担一个家庭的最大开销,也是在大众看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
可曾经一路狂飙的房地产市场就陷入低谷,整个房产行业遇到全国房产交易量明显下跌,还有一些城市房价出现了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的情况,为了避免房价过猛,下跌带来的房产发展乱象,某些地区迫不得已还颁布了限跌令。

而进入2023年后,关于买房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热门,今明两年大家究竟是要尽快买房还是抓紧卖房呢?
改革开放40多年,既是中国整体发展迅猛的40年也是国内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最大的40年,在城镇化水平有所提升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到城市居住,这也让中国城市人口占比短时间内就有了明显变化。

1978年时,国内城市人口占比为17.92%,到了如今,这一数据已经变成了 65.22%,曾经我们挂在嘴边的“8亿农民”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现阶段中国农民加在一起总计只有5.7亿左右,而更多的农村百姓都开始搬到城里生活居住,当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城市中,城市的住房需求也大幅增加,比如国内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房价在这一阶段就经历了迅猛增长,他们甚至打破了国内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

后来这种局面逐渐蔓延至二线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城市,就连各大县城的房价都开始随之上涨,很多家庭也把大笔资金投入到房产市场中,国内持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都不在少数,那个时期大家普遍认为买房就是保护资产免受通胀影响的最佳方式。
可时代总是不断变化的,近些年虽然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逐年放缓,但是伴随着新一线城市开始崛起,他们不断展现出强大的人才吸引力。

后有大量的城市新移民开始促进这些新一线城市房价的提升,相比于广大百姓的平均收入增长速度,这些城市的房价增长显然更加迅猛。
就以典型的新一线城市杭州为例,2023年时,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3.58万元,到了2022年该数据变成了每年7.03万元,增长幅度达96.4%,但是2013年当地的房价为每平方米16592元。

10年之后,这里的房价为每平方米35000元,增长幅度高达110.9%。在收入和房价变化的比对中,房价增速比人均收入高出了14.5%。
这些新一线城市房价的变动,对于那些刚来到这些城市的青年人来说更有感触,他们在这些城市里打拼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看不到买房的希望,甚至这些城市的新移民一致认为越等就越等不着。但伴随着这些新一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在当地买房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相比于超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国内2、3、4线城市的人口增量并不明显,他们大多吸引的都是周边县城或农村人口,这些地方的房价在以往十几年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土地出让金带来的地价上涨进而带动了房价上涨,事实上土地出让制度自实行以来一直处于利大于弊的状态,这些土地出让金为地方财政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为一部分缺少资源的城市的发展和投资都带来了资金,也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的建设。

另外房地产投资者对城市房价的上涨普遍抱有信心,他们认为这里总会有人来接盘,这也是提振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
可伴随着一些主要以资源型生存的城市资源逐渐枯竭、产业老化,如果不能及时走向转型道路将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这里的人口增速将极大放缓,甚至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局面,未来这里的房产也将走向有价无市的地步。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现阶段国家还在坚持着对房产只住不炒的基本原则,各地区也在坚守该政策。
小结
即便是在那些房价不断上涨的新一线城市,购房者也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买房政策和地理环境等问题,如果属于投资买房最好三思而后行,但如果是刚需购房则无需顾虑太多。
今日热议:今明两年,购房者应该“抓紧买房”,还是“尽快卖房”?答案来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