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 U 型非线性关系?
引言
研发投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 U 型非线性关系?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源动力,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研发活动符合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研发成果的成功转化会给企业注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保持企业稳定的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企业经济价值。
一、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研发投入大致经历了早期新产品的开发试验、逐步成熟和创新成果市场化三个阶段,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企业利用资源、面临的挑战以及所获收益皆有不同,导致研发投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呈非线性动态变化关系。首先,研发投入具有高不确定性、长周期性和过程阶段性等特征,研发收益具有滞后性。

研发投入转化为研发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从研发初期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探索性强,大量资源投入转变为当期成本急剧增加,但创造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不能在短时间内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对等,削弱当期经济增长能力。
从研发整个过程来看,当研发投入超越一定阈值,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时,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产生的成本,研发活动有助于企业形成有力的市场竞争阻绝机制,并带来巨额的技术垄断收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次,研发投入存在资源挤占效应和技术优势壁垒。研发活动具有资源高投入性,一定时期内会大量占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导致企业较少涉及多元化发展而产生机会成本,当机会成本高于研发收益时,会给企业的短期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当研发投入处于低水平时,有限的资源投入只能生产单一的优势产品,容易被模仿,不能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企业无法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经济增长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但是,长期来看,企业注重研发创新,带来先进技术,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一系列的创新机会中寻求突破,分散单一创新成果存在的风险,构筑更精、更细、更具差异性的技术壁垒优势。
使得企业在同等市场条件下掌握更优质、更难以模仿的创新路径和技术资源,获得超额利润,并且保持长期领跑,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最后,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需通过创新产品的扩散实现,创新成果只有实现市场化,才能真正获取收益以弥补大量的资源投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然而,创新成果的扩散通常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收集的新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差异导致其对研发成果的接受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创新扩散的效率。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早期研发产品或服务只能吸引部分创新者,第一阶段创新者的体验之后成为意见领袖,对高质量的新产品或服务作出积极正面的评价和推广,帮助新产品或服务进入成熟期。
这时其余客户产生从众心理,追随早期购买者,产品销量大增,企业市场份额扩大,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增长机会,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综上,研发投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基于研发投入创造的经济效益与需要支付的资源成本权衡后的结果。当研发投入处于中低水平时,创造的收益小于其成本,对企业发展质量有负面影响。

二、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首先,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增强其经济创造能力。在持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寻找推动发展的创新动力,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能为企业创新创造更好的平台和支撑;其次,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获得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资源支持,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的实现是在高效配置现存利益相关者资源的基础上,持续引进潜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资源投入,并追求多方利益诉求达到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多赢局面。信号传递理论的连锁反应指出,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是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的指示器,可以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正面信息。
从组织内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员工和管理层来看: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下,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普遍存在,投资者的决策不仅依赖财务信息,还依靠社会责任信息等非财务信息,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提升企业透明度,释放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使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稳定资本流入,并吸引新股东、尤其是对市场信号较敏感的投资者,保障企业资金流充足。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增强员工的工作归属感和满意度,充分激发其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口碑,进而帮助企业吸引高质量人才,为企业带来不可模仿和替代的竞争优势。企业能够积极投入社会责任实践中,充分说明企业具有高质量的治理机制和管理能力,能够妥善协调各方利益群体,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深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会使其自觉发挥监督作用,并提出中肯的反馈,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对管理层恰当决策和行使权力提供有力支持。从组织外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来看: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积极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可形成稳定的合作效应,保证高质量采购和交货及时性,进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粘性和供应链中断脱节的风险。

供应链下游的消费者作为实现价值创造最重要的监督者和反馈者,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并且为其创造感知价值,加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形成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承诺,与企业保持持久且稳定的情感关联,企业将从消费者增加的购买频率、积极的传播推广中受益。
良好的社会环境关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资源,积极承担对政府的责任能够强化政治关联,降低违法成本,更容易获得政府支持;积极承担生态保护和社会公益责任,赢得道德资本,减少社会舆论压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与此同时,在媒体效应下,进一步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责任是建立与维护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赢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感和信赖感,在这个过程中,吸引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信任,并增长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相关的管理经验,创造企业隐形资源的模仿壁垒,形成独一无二的“社会责任资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分析
社会责任的规范化实施逐步上升到战略层面,已然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大量研究也表明承担社会责任获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缓解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更好应对和管理风险,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承担社会责任对高管内幕交易规模和获利性有积极治理效应。
研发创新早已不只是局限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独立开展的活动,而是一项集体合作性活动,各个环节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社会责任可看作一种信号传递工具,不仅可以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提升其对企业的认可和信赖,还能向外界展现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众多竞争者中突出表现。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意味着企业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与利益相关者的契约,使利益相关者有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研发活动中,为创新活动提供所需的环境和资源。管理者忠实勤勉,在研发管理活动中妥善协调,以先进、高超的管理理念为实现高质量的研发指引方向;

供应商等高度信任,保障原材料等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节约研发成本;政府大力支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解除其积极创新的后顾之忧……这些由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独特资源能够降低研发风险,提升研发效率,并且不易被模仿和超越,在同等的研发投入水平下创造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