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机构改革,“铁饭碗”要保不住了?这次会是前所未有的一次
在疫情发生的这段时间内,很多人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如果说以往大家找工作更重视薪资,那么在经过疫情后,很多人就业条件中也多了一个新要求——稳定性。
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重要,但在长辈眼里,他们就对各种铁饭碗的工作非常看好。毕竟铁饭碗工作意味着只要我们在任期间不犯什么大错误,基本上都能保证自己几十年衣食无忧,退休之后还能享受着较好的福利待遇,不管是在任何特殊情况下,铁饭碗工作都足够稳定。

但这只是大家对铁饭碗的传统理解,现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到来,很多铁饭碗恐怕也保不住了。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有关国家机构第9次改革成功通过这也将在本年度的两会上提交审议。
其实自从开放以后,我国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机构改革,上一轮机构改革就发生在2018年,和前一轮改革相比,这一次改革的力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那么此次改革中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国家第9次机构改革被提上日程时,减和转成为两项核心方针,具体来说就是机构精简和编制裁减,而这对于大家来说似乎也意味着铁饭碗不再像以往那样坚固了。
就以上一次改革为例,国内光是部级机构就核减了21个,另外现在转也指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2018年国家相关改革中就提到了多部门交叉职责的关系,对部分监管部门执行了合并处理。部门机构上的减少合并将会使得人员数量缩减,因此在上一次机构改革中就涉及到了180万人。

而和上一轮改革相比,此轮改革针对的主要是各大重点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机构进行优化和智能化管理,这样才能打造出更高效的运行机制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而执行改革从来都不只是喊喊口号,也不单单是对局部进行调整,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性调整,所以各省市县级单位必然都会参与到改革中,尤其是大家不要忽视县级机构改革带来的影响,这可能会使得全国缩减600多万个铁饭碗。

当前有很多地区在试点改革中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效,就拿山西举例,山西在首批改革中启动了6个县城试点,在机构改革中缩减了三成的机构数量,总计压缩了上千个编制岗位,而除了政府机构以外,事业单位也在持续缩减,比如河曲县一口气直接缩减了78%的事业单位,还有7成的事业编制也被精简。
当机构编制进行精简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财政支出有了明显减少,有些县城改革后每年节省的五险一金就多达一个亿。

在现阶段执行机构精简政策有很大的必要,特别是受到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这几年来各地区财政压力都很大,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多年财政赤字的局面,地方财政难以支撑,就连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很难开出来,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认为这种说法略显夸张,公务员开支真的会占用这么多钱吗?地方财政难道拿不出这么多钱吗?
其实给公职人员开工资本身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今国家每年在人员成本上就要消耗4成的税收,这也让各个地区普遍面临着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偏高的问题,这都向我们展现出了缩减某些机构人员的必要性。

在这种改革不断进行时,大家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考公已经不再是唯一出路了。至于当代很多苦于找到合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考公似乎成了他们物业的唯一救命稻草,一旦能够成功杀进体制内,基本上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稳定的饭碗,不用再为996而苦恼,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工作拿不出手,甚至连减薪裁员这种事都基本与自己无关。
受这种思想影响,国内公考人员数量逐渐升多,本年度国内国考报名人数就高达250万个,但招聘岗位仅有4万个,这相当于每个岗位都有70万人共同竞争,而且现在考公的人员中不单单只有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社会末流人士,还包括很多家境实力不差、学习成绩优异的学霸等,这都及大家具有了大家考公务员的压力。

可现在伴随着机构改革编制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被削减,公务员、事业编也不再是稳定的铁饭碗,在这种局面下,很多人都要重新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还要选择考公这条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