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男子网购折叠电动车,原本以为行驶80公里,事后懊悔了
原标题:湖南常德,男子网购折叠电动车,原本以为行驶80公里,事后懊悔了
案发前夕,张先生想要一辆代步车外出,在网上开始搜寻相关商品,翻来翻去看中了一家网店,上面的客服正在直播。

客服将电动车一顿摆弄,先是宣传这是一款折叠电动车,进而又说可以行驶80公里,日常代步没有问题,关键还便宜。
张先生心想,到实体店购买太麻烦,价格也不优惠,于是询问客服价格多少,客户解释优惠价是1599元,张先生同意了。
随后,厂家按照张先生的地址发货,过程很顺利,张先生拿到了商品,可是他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疑问,于是将它开出去试了试。
折叠电动车的速度还不错,张先生挺满意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它真的能够驾驶80公里?张先生抱着怀疑的态度,将电充满了,可是只能跑40公里。
发现这个问题后,张先生联系到网店客服,对方解释,是因为电动车刚到货是虚电,需要按照店内提供的充电方式才行。
张先生第一次听到有特殊的充电方式,于是按照客服的说法开始操作,将电动车放置一晚上后才充电,可是结果仍然让人失望。
谁能想到,张先生购买的本意是电动车能够开80公里,可是两次尝试之后,只能开40公里,他感觉到被网店欺骗了。
随后,张先生还将电动车整体检查了一下,发现在电池处标注行驶40公里,说明它的上限就是40公里,网店存在虚假宣传。
可是,等到张先生回过头来找网店时,发现它的店铺已经关闭了,失去了联络的方式,随后联系电商平台,才得到了经营者是李某的消息。

张先生不甘心钱被诈骗,随后将电商平台和商家一同起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电商平台是需要提供经营者的消息,承担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连带责任。
首先,张先生购买的折叠电动车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就算是经营的网店关了,但是两人之间的消费合同关系仍然存在,因此张先生可向网络平台寻求帮助,由他们提供经营者的信息。
其次,如果网络平台不提供信息,那么张先生可以提供证据起诉网络平台,由网络平台承担赔偿责任,后续再向商家索赔。
2.张先生起诉网络平台获得李先生的消息,才可以得到网店经营者的信息,进行维权。
因此,张先生需要起诉网络平台,让其提供经营者的相关信息,以具体明确的信息直接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在起诉状中列明经营者的这些信息,就能够获得立案进而进入诉讼程序。
这就是为什么张先生会选择将网络平台一同起诉的关键。

3.张某要求网店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网店宣传的涉案电动车续航里程与实际严重不符,其夸大商品性能的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李某试图通过关闭店铺的方式逃避法律责任,性质十分恶劣。
结合本案的细节,法院对李某进行处罚,支持张先生退一赔三的诉求,李某在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损害了张先生的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