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发声又冲热搜!因私搭浮桥18人被判刑后续,当地回应五大疑问
原标题:罗翔发声又冲热搜!因私搭浮桥18人被判刑后续,当地回应五大疑问
文/木槿夕先生
黄德义搭建浮桥到底该不该被处罚?
这是近期内争议性最大的话题之一,他原本是一名摆渡人,得知村内过河的困难,集合自身的力量搭建一座浮桥,为村民出行提供了帮助。

(事件后续)
黄德义利用这座浮桥收费长达4年,于2018年被当地水利局处罚强制要求拆除浮桥,原因是他建桥时未经审批,属于非法行为。
不仅如此,时隔一年后,黄德义和其他参与此事的17人被法院判决,黄德义本人被判两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其他人也分别被判不同刑期。
涉案人员为18人,可想而知这起案件影响有多申冤。
在事件曝光之后,黄德义多次在网上申诉,后续案件被重新审理,更多细节被曝光,大家都希望能够给黄德义一次机会。
据黄德义回应,他是看到村民过河的难处,才选择和其他亲属合作,共花费13万元搭建一座浮桥,这样能够让村民更加方便。

(当事人)
在黄德义的讲述之中,他用十三天铁皮船连在一起,能够让村民说着铁桥过河,否则就要绕70公里去对岸,否则强行过河有可能面临溺亡的风险。
此外,为了收回成本,黄德义等人进行收费,让过路人按需支付,费用为1元到10元不等,熟悉的村民有时候并没有缴纳费用。

(网络照片)
在黄德义等人的帮助下,村民解决了这个出行的难题,可是也在后来埋下了祸根。
黄德义等人出资13万建桥,可是在水利部门要求将钱拆除后,没收的资金为5万多元,可见黄德义根本没有收回成本。
黄德义解释,他们为了维持铁桥的使用,还向有关部门支付了罚金,等到铁桥拆除之后,一家人18人都被判刑,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于是黄德义不断进行申诉。

(官方发声)
在事件热度持续发酵后,农民日报对此事给予了详细的报道,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私自建桥被判刑,一罚了之不应该。”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德义等人均背负刑事责任,而村民的实际需求并没有满足,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件。
黄德义还在社交平台上强调,在浮桥搭建之前,村民就因为过河不慎遇难,数量并不少,这个说法得到了其他村民的支持,大家都希望有一座便利的桥过河。
一座桥对村民的影响有多大?
根据农民日报报道,2018年浮桥被拆后,群众的出行难题并未得到解决,有村民去河对岸种地、运货要多绕路70公里,原本十几分钟的路程得走3个小时。

(当事人)
黄德义所说的情况,不少村民都愿意说实话,帮助一下他解决问题。
事件发酵之后,洮南市水利局局长刘洪波解释五个疑问,正面回应网传的五大疑问,表明态度会在秋收桥搭建一座便利的桥解决问题。
在针对为何让黄德义拆桥的问题上,刘洪波解释,是因为黄德义没有经过水利部门审核,后续没办法对安全有保证,才通知让黄德义将铁桥拆除。

(关键信息)
从刘局长的口中,得到一个特殊的说法,水利局对黄德义进行罚款后,一段期间后又搭桥,接到群众的举报后,才对他们继续进行行政处罚。
结合实际情况,黄德义建桥对村民的出行是有帮助的,只是行为和处理上有问题,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可以说,当地回应网传的五大疑问是很关键的,解决了很多存疑的难处,包括村民的出行和处罚问题,另外洮南市副市长刘洋还透露一个关键信息:
洮南市已经规划了一座位于满洲岱桥和镇西桥之间的公路桥,并纳入“十四五”规划。这座桥建成后,距离振林村二十多公里。
由此可见,经过舆论监督,村里的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接下来是黄德义的违法问题。

(法学教授)
罗翔老师作为一名长期讲解法律事件的法学教授,他对此事的回应冲上热搜,认为“刑法虽不能过度宽纵,但更不能一味重刑。宽刑省狱,囹图空虚应该成为每个法律人的内心自觉。”
短短的8分多钟讲解,比较了寻衅滋事中强拿强要和自愿给的认定要素,给事件带来更清晰的角度,有助于黄德义的案件推进。
很多人对黄德义的支持,是因为他确实为村里做了好事,不能让他寒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