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接手《鲁邦三世》如何成为复古的魅力象征?
要说到《鲁邦三世》最特别的角色,肯定非女主角峰不二子莫属。对于没看过原著漫画的人来说,大概会觉得不二子算是鲁邦的克星,每次都能把鲁邦迷得七荤八素。但有趣的是,在漫画的初期阶段,峰不二子其实并非单一角色,而是许多不同人物的共用名字。
有些动漫角色只要一站出来,大多数动漫迷应该都能认得出他们是谁。但认得归认得,知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又或者有没有看过相关原著,可能又是另一回事。
至少在国内,像《骷髅13》(ゴルゴ13),或是这回的主题《鲁邦三世》(ルパン三世),便都可以算是这样的例子。 《鲁邦三世》的漫画,是由笔名为Monkey Punch的日本漫画家加藤一彦,于1967年到1969年间连载的作品。
后来,他于1970年代推出《鲁邦三世新冒险》与《新鲁邦三世》两部续作,再之后的相关作品,则大多是由他人编剧或作画的衍伸作品。
继承经典人物血脉的相关角色们
就像金田一一老是会把他的名侦探祖父金田一耕助的名字拿出来发誓一样,创作时间点更早的《鲁邦三世》,则显然是这招的老前辈。
我们的主角鲁邦三世,其实是莫里斯.卢布朗(Maurice Leblanc)笔下经典角色怪盗亚森.罗苹(Arsène Lupin)的孙子(是的,鲁邦与罗苹其实是同一个姓氏,只是翻译不同而已)。
而他的同伴十三代目石川五右卫门,其祖先正是我们曾在电玩「大盗五右卫门」(がんばれゴエモン)与「战国无双」系列里,早已不知道操纵过多少回的知名大盗。
至于总是追在鲁邦后头,人生唯一目标就是要逮捕他的刑警钱形幸一,则是野村胡堂经典推理小说《钱形平次捕物控》(ぜにがたへいじとりものひかえ)中,名捕快钱形平次的子孙。因此也让《鲁邦三世》几乎可以被视为一部讲述名门之后,彼此缠斗不休的奇妙故事。
其实没人知道鲁邦到底长怎样
最初,加藤一彦原本没打算将鲁邦设定为罗苹之孙,而是由于他的窃盗本领高超,因此被同行称为鲁邦三世。
但由于编辑觉得这个设定过于拐弯抹角,最后才让他直接成为罗苹之孙,否则按照最初设定来看,原本的情形,应该会比较类似Netflix影集《亚森.罗苹》(Lupin)。
此外,鲁邦还是个远比大多数人认知中更加神秘的角色。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漫画或动画里见到的鲁邦,其实全是他戴着假面具的伪装,至于他的真实长相,甚至是声音与性别(对,你没看错),则一直处于未知状态,就算漫画与动画均曾出现过他拿下面具的场景,却也始终没给读者或观众一探究竟的机会。
而他的伙伴神枪手次元大介,其形象则是源自美国演员詹姆士.柯本(James Coburn),并且将他在西部片《豪勇七蛟龙》(The Magnificent Seven)中的用刀高手特色,改为擅长用枪,与鲁邦是自小便认识的朋友,只是详细过往则从未多加说明,一开始的个性颇为开朗活泼,但到了后期,则逐渐转变为沈默寡言的形象。
前面已有提及的石川五右卫门,则是加藤一彦为了在这部西方色彩浓厚的漫画里,加入东方元素才诞生的角色。刚登场时,五右卫门是鲁邦的对手,后来则因缘际会与他合作,并就此结为时常一起行动的好友。
至于刑警钱形幸一,虽然看起来总是被鲁邦耍得团团转,但他其实是法律系的高材生,而且还确实多次将鲁邦逼入死角。
就加藤一彦指出,他之所以会创造钱形这个角色,其实是希望能打造出人类版本的《汤姆猫与杰利鼠》(Tom and Jerry),让他们两人永无止尽的你追我跑,成为本作的核心乐趣之一。
故事里的性感角色,全都叫「峰不二子」
不过,要说到其中最特别的角色,肯定非女主角峰不二子莫属。对于没看过原著漫画的人来说,大概会觉得不二子算是鲁邦的克星,每次都能把鲁邦迷得七荤八素,并且拥有不输给他的各种本事。
但有趣的是,在漫画的初期阶段,峰不二子其实并非单一角色,而是许多不同人物的共用名字,刚开始只是由于加藤一彦需要在目标读者为成年男性的《鲁邦三世》里,固定放入当时庞德女郎那种卖弄性感的角色,但因为每次都要想不同名字实在太过麻烦,所以才直接让那些不同的女性全都叫做峰不二子。
因此,这对后来才回头去读原著的读者来说,自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扰。至少在刚开始时,会完全搞不懂峰不二子一下与鲁邦有杀亲之仇、一下又变成卧底刑警,有时甚至还变成鲁邦的大学同学。直到连载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才真正变成一名特定角色,并被设定为会视情况改变自己造型与风格的神偷。
而就加藤一彦表示,鲁邦与不二子之间的关系,其实有点类似《三剑客》(Les Trois Mousquetaires)中的达太安(D'Artagnan)与米莱迪(Milady),两人虽然算是对手,但彼此间的关系却十分微妙,具有一种和夫妇与情侣不同,却又是两性之间的相处情趣,最后则造就了这名看似典型,却又没那么毒辣的蛇蝎美人角色。
前期画风颇为潦草,钱形与鲁邦傻傻分不清
《鲁邦三世》漫画的风格,除了受到「007」系列电影的影响外,像是美国影集《神探可伦坡》(Columbo)、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的推理小说、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悬疑电影,甚至是《疯狂杂志》(Mad Magazine)的讽刺恶搞,都为加藤一彦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启发。
不过从画风来看,《鲁邦三世》则与如今我们熟悉的漫画风格较为不同,前期的画风颇为潦草,也没有使用网点,有时给人的感觉甚至像是比较精致一些的草稿,就连分镜与换场方面,也往往显得十分凌乱,让人只能放慢阅读速度,才能好好地掌握整体情节发展。
而在角色描绘上,加藤一彦的表现则与《进击的巨人》的谏山创有点类似,不时会让人搞不清楚角色之间的差异。像是在第一话中,还没戴上帽子的钱形,便与鲁邦长得十分相似,甚至常常会让人分不清此刻是谁在讲话。
如果你是先看过动画,才又回头读原著的读者,这种状况可能还会更加严重,让你在次元大介与石川五右卫门还没登场的阶段,便不断将只出现过一、两次的免洗角色,给误以为是他们登场。
喜欢罗苹不一定会喜欢鲁邦?
至于在情节方面,加藤一彦则不忘置入与「亚森.罗苹」系列小说有关的元素。例如开头的第一、二话,在架构上便与小说刚开始描述伪装成他人的罗苹被捕,后来又从狱中逃脱的安排相同。
而在描绘一名有双重人格的反派时,则是将《恶魔诅咒的红圈》(Le Cercle rouge)的情节元素运用其中,使罗苹迷在读《鲁邦三世》时,因而得以获得更多乐趣。
但在此同时,《鲁邦三世》在情节连贯性方面则显得意外薄弱,就像是前面提到的峰不二子那样,许多地方都可以说到了支离破碎、随性过头的地步。
举例来说,加藤一彦有时会先用一则短篇来试水温,然后又根据那则故事的点子,于下一话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地从头来过,将相同概念扩展为另一个长度较长的故事,就算情节与先前那则短篇出现明显矛盾,也丝毫不以为意。
又或者,在某一话里,故事便描述鲁邦不顾次元大介嘲弄,突然决定要去考大学,并与其它考生联手偷窃试题,最终考入大学的经过。但在接下来的几话中,故事却变成年轻时期的鲁邦,身穿不良少年与应援团风格的学生服,进入那所大学就读。
除了钱形变成他的学长外,就连不二子也从上一话与他联手窃取试题的伙伴,变成了毫不相识的同学,就这么描绘一连串鲁邦在校园里搞出的种种事件。
鲁邦曾是上班族?
至于故事元素方面,漫画版《鲁邦三世》也几乎无所不包。有时,某些故事突然变成心理惊悚的悬疑路线,透过难以分辨现实与梦境的情节,使那几话读起来就像是在看高桥叶介的《梦幻绅士》变形版。
而在另一些故事中,鲁邦还可能跑去当上班族,窃取与他竞争部长大位的同事点子,甚至还藉由引发动乱,来让他有机会因此升官。
此外,就连超自然元素也有可能出现在故事里。例如在某一段故事中,某个版本的峰不二子便受到家族诅咒所苦,分裂为善恶两个版本。甚至就连潜入她家的鲁邦,也意外遭到波及,同样分裂成两个鲁邦,并将彼此视为冒牌货,进而引发一连串激战。
不过,就算是其中比较善良的那个鲁邦,与他后来在动画版中的形象相比,都还是显得更心狠手辣,拥有令人难以忽视的黑暗面。
在动画中,他是个比较接近义贼式的人物,基本上只会对有权有势的人下手,而且只要情况允许,便会避免使用暴力。
但在原著漫画中,他除了怪盗的身分外,同时还是个知名杀手,因此对于杀人这件事根本毫不迟疑,不管对方是反派或刑警全都照杀不误,甚至就连其中一个背叛他的峰不二子版本,也同样是死于他的枪下。
而在对待女性方面,鲁邦的作法则比早期的007电影还要夸张,几乎每一话都会以各种方式试图与女性上床,有时甚至还采用诱骗或半强迫方式得逞,就算那些女性通常不会怎么样,但在如今看起来,鲁邦对女性不尊重的程度,却也还是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最后也让漫画中的那股搞笑气息,反倒在某些情节里,折射出一股难以言喻,混合了疯狂的黑暗特质。
高畑勋和宫崎骏接手后的《鲁邦三世》
1971年,《鲁邦三世》首度被改编为动画作品,并以日本史上第一部瞄准成人观众的电视动画作为目标,除了强调原著中的浮夸娱乐性,同时也试图添加现实气息,无论车辆、枪枝、手表或香烟品牌,全都采用实际存在的品牌与款式,全面强调本作的成人面相。
然而,这样的尝试并未成功,使《鲁邦三世》在收视率失利的情况下,让电视台与赞助商纷纷跳脚,要求制作团队得要调整方向,加入适合孩子的元素,导致导演大隅正秋愤而辞去这份工作,在交接人选都还没找到时,便直接撤手不管。
于是,担任作画监督一职的大冢康生,邀请以前与他一同制作儿童动画的高畑勋和宫崎骏担任导演,并针对大隅正秋已制作的集数进行微调,最后则从第13集开始,让《鲁邦三世》动画版完全变成他们两人的作品,就连鲁邦的个性,也变得更加阳光与正面。
不过,虽然高畑勋和宫崎骏接手后的《鲁邦三世》,收视率确实有所好转,平均提升至9%的尚可成绩,但最后还是播出全数23集后,在比原本计画还少3集的情况下,便提前播映完毕。
但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随着《鲁邦三世》在不同电视台陆续重播,竟然开始出现比原本出色许多的收视数字,最后则让动画版因此复活,并决定以高畑勋和宫崎骏建立的方向,来打造第二部内容,而且就连在第二部播映的期间,电视台重播第一部的最后一集时,甚至还曾出现过高达32.5%的惊人收视率。
就宫崎骏日后聊到《鲁邦三世》动画的成功原因时,曾表示在大冢康生原本的设定里,鲁邦是个继承亚森.罗苹遗产,不愁吃穿的角色,主要是这样的生活太过无聊,才以窃盗作为打发时间的手段。
但在他们修改的设定中,罗苹留下的财产早在鲁邦父亲那一代便已挥霍殆尽,因此让鲁邦在没那么多余裕的情况下,反倒更能强调出这个角色的生命力,最后则让这两种十分不同的路线,在第一部的《鲁邦三世》里相互冲突,就此代表了日本在60与70年代的社会氛围变化,使鲁邦因而成为时代之子,翻转了原来看似失败的结果,就此踏上成功之路。
至于从1977年开始播映的《鲁邦三世》第二部,在声势已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一口气连播三年,足足播映了155集后,这才告一段落。
不过,由于当时宫崎骏已经在另一间公司执导他的电影处女作,所以仅仅以「照树务」这个假名,编导了第二部里的其中两集,并不像先前那样以主导的身分参与,就连高畑勋这边,也同样因为忙于其它工作,是以并未回归。
但正如我们所知,宫崎骏当时正在执导的处女作,其实就是在第二部播出期间上映的电影版第二集《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ルパン三世カリオストロの城),并将其视为他在第一部所有尝试结果的集大成之作。
不过,《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的情况,正如同当初的第一部一样,虽然获得业界与评论的优异评价,但在票房方面却差强人意,一直到后来电视重播与一些特殊放映会之后,才真正成为人气作品,也让本片的影响力进一步宣扬出去。
就连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也曾公开表示他对于本片的喜爱,并在他监制的电影《七宝奇谋》(The Goonies)里,让一款自《鲁邦三世》改编的电玩游戏在片中出现。
而《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的诞生,也进一步奠定了《鲁邦三世》日后为人所知,与原著漫画已然十分不同的风格,同时更被视为具有日后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不少作品的雏形,因而成为了《鲁邦三世》相关作品里的经典之最。
《鲁邦三世》成一种复古的魅力象征
时至今日,不管是1967年推出的原著漫画,或是1971年开播的电视动画,都已经是超过50年以前的作品。而在加藤一彦于2019年过世后,《鲁邦三世》也还是有陆续推出动画新作,以及由他人接手打造的漫画作品。
但正如前面多次提及的一样,如今大多数人心中的《鲁邦三世》,其实已是由高畑勋与宫崎骏一同改造后的模样,与加藤一彦的版本已有极大不同,让人回头去看那些最早期的漫画原著时,则会因此惊讶不已,甚至还未必能轻易接受那些与现在已十分不同的各种价值观。
事实上,看待动漫作品较为严苛的宫崎骏,其实早在1980年便曾公开表示,后来加藤一彦陆续推出的相关续作,已经失去最早的那股力量,就连收视表现十分优异的动画第二部,其实也早已没有第一部那种与时代呼应的感觉,变成了相当单纯的娱乐作品。
但就算如此,到了另一个世纪的现在,《鲁邦三世》却也还是随着时间流逝,变成一种复古的魅力象征,甚至还跟着时代脉动,陆续推出与《名侦探柯南》(名探侦コナン)的合作动画、由小栗旬主演的真人电影版,甚至是描绘鲁邦等人意外传送到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就此展开一场冒险旅程的漫画《鲁邦三世异世界的公主》(ルパン三世异世界の姫君)等作品。
如果只有最初的漫画,那么《鲁邦三世》未必能走到今时今日,就连现在重看原著之所以会觉得有趣,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来自于与后来动画版那些极为鲜明的风格歧异。
而这或许就正如鲁邦这个角色一样。我们习惯看到的,只不过是他长年戴着的欢快面具,而在面具后头,属于最初漫画的那个年代,或许则藏着我们未知的阴暗面,就潜伏在时代价值观的不断变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