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风险,讲真,单凭几个金融界的败类,哪怕是败类多一点,最多也只会引发个别问题,搞出系统性风险的,还真不是个体能干的出的。
我记得以前在银行混日子的时候,对合规部门格外排斥,因为其中关于合规的规定格外琐碎,做业务的人总喜欢嗤之以鼻,认为风控都过了,你丫用合规来压我,有没有搞错?
后来各种金融创新,都不是明着绕开风控的,毕竟从正规金融机构搞出来钱,无论如何,总不能给出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项目,连基本的保本保收益都说不清楚,根本没有资格给递上去。
当然了,有人说,财务造假什么的,也是可以操作的。
但你要知道,金融机构人多又复杂,偶尔操作一点造假是可以的,你敢大规模,全方位的去玩这种所谓的财务技巧,肯定很快就出事。
真正的风险在于明面上能过了风控,背地里搞出很多绕过合规的骚操作,比如说之前存款准备金直接拉到20%+,一下子就很难搞到贷款了,怎么办?
这时候就搞出来了许多所谓创新操作,比如说表外业务,所谓的影子银行,各种金融“创新”绕来绕去就是绕合规,躲避监管呗。
2009年开始,国内的信托行业开始飞速发展,从前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搞存款,后来银行都给你推理财了,这些钱按照以前银行的规定,都是表外资产,于是也就没有准备金的要求了,杠杆放得足足的,一个注册资本不到十亿的信托公司,一年做千亿级别的业务轻轻松松,还特么都可以做中长的资金,这就更赚了。
最近大家热议中植集团理财师们被抓的事,拒不退还当年的奖金提成,喜提雅诗兰拷一副,挺好的。
这几年信托公司暴雷太多了,究其根源,问题并非都出在最近这三年,往前溯洄,那颗风险的子弹,其实从09年起,就开始射出了。
你们聪明,你们厉害,你们会搞金融创新,踢掉监管,自己玩自己的影子银行,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
但监管的初心难道是为了跟市场作对吗?
监管一直上强度,就是为了化解系统性的风险,但聪明人太多了,一看这合规的种种操作阻碍了兄弟们发财,那不得想办法给绕过去?
刚好08年4万亿以后,地方上尝到了大搞基建的好处,于是大量的表内资金转表外,直接冲向了地方债。
我在11年谈过年化21%的地方平台融资项目,去一个县级市里跟人谈业务,当地的对接人员比我还专业,简直是滔滔不绝,项目最后没做成主要原因是我被这娴熟的融资手段搞得心里发怵,得干过多少笔业务才能如此专业?一个小小的县市级干了那么多,搞了那么多担保,财政收入能覆盖吗?
当时资金方倒是毫不在意,言外之意是反正是政府项目,出啥事有人背,你管它那么多干毛线?
但我们当年做的是资金掮客的买卖,这世道,你得往怀里想,别总想着好事,有些钱是那么好赚吗?
果然,后来有些所谓中间费用都被追回了,如果涉及到大额返点之类的,怕不是还要带上铐子吃牢饭去?
这几年我写了很多次国内的债务问题,也有很多人在那里喊债务危机,当然了,拉长时间的周期,我认为中国式的债务问题,解决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毕竟形成了大量资产,资产的价格嘛,其实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想想当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啥一度赚那么多钱?真是他们有本事能干吗?
实际上是,经过经济多年高速发展,资产的价格跳着跟头增值,四大是代行熨平周期的委托,托住底,不产生大规模的流动性危机,从而影响到经济运行。
就这么简单,不是四大,给了这份资格,换个团队一样能干的很好。
还是那话,别把平台和体系的成绩硬按在自己身上,要点脸吧。
扯远了,说回来地方债的问题,众所周知,债务问题其实是两方面造成的,给钱的人和欠债的人。
谁还记得水司楼呢?独山那么小一个县,居然负债400多亿,这就非常离谱,主导此时的地方领导被抓了,但负债这事,还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也想负债几百亿,请问有人会借给我吗?
但各路鸡狗们都乐滋滋的跑去把钱借给独山县,我不信大家彼此不同消息,对庞大的债务总额一无所知。
跟机构们打过交道的,心里跟明镜一样,反正是公对公,我管他合规不合规,甚至连风控我都不去看,钱一方,业绩就出来了,规模上去了,奖金就有了,反正又不是把钱违规给企业收受贿赂,被体系保护一下,好处都占了,最多出事了蹦跶一下,闹一闹,总有人会出来帮忙扛的。
看看,都是这种臭德行的,放款之前可是先要扣手续费的,越是小地方的,机构做的越是起劲,因为中间费用更高啊,能分的奖金提成更多啊。
这两个巴掌一拍即合,于是地方债激增。
即便没有贪腐问题,没有人把钱公开弄到私人口袋里,这种心照不宣的双方渎职,到底成就了谁?
有人有业绩,有人有政绩,唯独没有人想过出现大规模的风险要怎么办?
大家都以为我不做别人也会做,我做也做了,就做那么几个,累加在一起,就成了什么局面?
这次规定里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挺好的,现在谁也别在那里打着为公的民意,谋取自己的私利了,大家都得负责到底,都得接受被问责。
少去学什么聪明的操作,搞什么“金融创新”,创新还是用在提升科技力上,别放在逃避监管上吧。
严监管,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