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她至今都不是国内两院院士
说到屠呦呦,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毕竟这位95岁的老人家,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搞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太牛了,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命。
在1978年的时候,屠奶奶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就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转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还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后面更是拿奖拿到手软,什么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称号,还有共和国勋章,这些荣誉那都是实至名归啊。
4月30号,都95岁高龄的屠呦呦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了,这消息一出来,全世界都为她这成就鼓掌喝彩,可咱回头想想,这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呐。
当年,疟疾那可是要人命的病,在全球疯狂肆虐,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团队那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加快抗疟药物的研究进程,他们一头扎进实验室,没日没夜地搞研究。可这药啊,研发出来了还不算完,还得知道它到底管不管用,有没有啥副作用。
这时候,屠呦呦教授他们二话不说,直接以身试药。你能想象不?那药吃下去,身体可能会有啥反应谁也说不准,搞不好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但他们就有这股子狠劲儿,为了能救更多的人,啥都不怕。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没白费,青蒿素这一伟大的成果问世了。这成果可太牛了,就像一把利剑,直接斩断了疟疾的“黑手”,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多少原本被疟疾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因为青蒿素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多少家庭因为青蒿素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可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咱国内的遭遇却让人心里堵得慌。她多次参选院士,却屡屡落选,直到现在都还不是两院院士。为啥呢?就因为她被贴上了“三无科学家”的标签,没留过学,没有博士学位,也没发表过啥国际论文。这事儿说出来,谁听了不心寒呐?
要我说啊,真正的科研贡献才应该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咱评价一个科学家,不能光看那些表面的东西,什么留学经历、学位、论文。人家屠呦呦教授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救了那么多人,这才是真正的本事,这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也有不少网友都替屠呦呦教授鸣不平,觉得她太不容易了。
同时呢,也希望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好好反思反思。别再只盯着那些条条框框了,多看看科学家们实实在在的贡献。咱得让像屠呦呦教授这样的人才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样咱国家的科研事业才能越来越好,才能有更多的人才愿意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