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夜最难熬 详解特朗普上任100天!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
来源:码薯学人
也许这篇文章在不少朋友看来很长很无聊。但是读完后大家会对美国的现状和可能的未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内政
从开始竞选到现在,特朗普一直把大量口舌花在美国内政上,上任后也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解决内政问题上。
综合特朗普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可以判断,特朗普政府认为解决美国内政问题要从这3处入手,分别是经济、清算和治安。
这里经济是首位。
经济是特朗普赢下大选的核心因素之一。这里不是说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有多有说服力,而是相比哈里斯,特朗普算是对中间派有说服力的。
拜登4年的糟糕表现,加上哈里斯换汤不换药的经济政策,再加上特朗普第一任期前三年的经济繁荣,衬托出特朗普的相对靠谱。

而对于特朗普来说,他在22年11月宣布参选更多是为了自保。但是到了24年11月胜选后,他参政的目的变成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维护自己的政治遗产。
经济议题把特朗普推上总统大位,那么同样是经济议题也是他保住政治理想和政治遗产的核心支柱。
只要经济好,特朗普赢下26年中期选举的概率就更高。赢下中期选举就可以保证27年到28年按特朗普的想法走,从而保证28年大选可以按特朗普心意走。
而28年大选的走向决定了特朗普的政治理念能不能延续。
这里插一句,现在有不少传闻认为特朗普想再来4年,也有阴谋论说奥巴马也在蠢蠢欲动,这些都是阴谋论,有自己的逻辑自洽,成不成为事实大家都当听个乐子就好。
回到特朗普。因为经济对特朗普的重要性,无论是总统特朗普,还是商人特朗普,现在振兴经济都是第一要务。
但是这100天过去,特朗普的经济表现堪称灾难。
在2025年一月初,多数观点在明确知道特朗普经济政策大纲的大前提下(包括疯狂的海湖庄园计划),依旧相信美国在2025年至少可以保证和2024年一样2.8%的增长率。
结果到了25年5月,现在多数观点对美国2025年度GDP增长率的预算降到了不到1%,不少甚至是负值,比如亚特兰大联邦储蓄银行和高盛。
美国官方的202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是负的0.3%,注意了,这个数据还没有算上贸易战全面开始的4月,算上4月这个数据只会更惨。
但是,25年1月中到2月中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历史最高点,甚至就算是现在,道琼斯、标普500和纳斯达克也还是处在历史最高位区间里。
这里可以理解为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到特朗普4年和拜登4年的持续放水造成的金融虚假繁荣。
另一种解释是,和我在24年11月时说关注黄金一样,市场在抢寒冬来临前的最后一波的油水,区别是华尔街比我有胆子,真敢险中求富贵。
所以,现在美国金融繁荣和经济衰退处于一个共存状态。如果特朗普不在4月初挑起对全世界的贸易战,这个共存状态还可以继续跑下去。
结果特朗普还是不忘初心发起了贸易战,贸易战把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和美国公司的运营成本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把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拉入前所未有的深渊。
特朗普现在明确宣布的经济政策有3点,分别是减税、去监管和关税战。
其中,减税连草案都没有。根据特朗普自己的爆料,他现在计划砍掉所有美国人的个人所得税。这是一个相当疯狂的计划,具体如何减税我们静观其变。
去监管部分给企业的影响还需要时间发酵,同时现在的去监管更多是政治挂帅的内斗,而不是给企业减负的刺激经济的行为。
而关税战是现在最直接也最容易量化影响的。问题是,关税战本身就是个悖论,那么关税战失控就是必然。
从2月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发起贸易战的时候,美国经济就已经开始走向衰退了。
特朗普对关税战的定义是要消除全世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角度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等于美国从外国买东西花的钱比卖东西给外国赚回的钱要多。这个差值可以被理解为制造业流失导致的工作流失,这也是特朗普政府的解读。
讽刺的是,美国现阶段的经济繁荣,乃至欧洲现阶段的经济繁荣,都是基于去工业化的新自由主义架构。繁荣的制造业和繁荣的经济在现在的西方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所以,如果特朗普的目的是恢复美国往日的辉煌,那他这条路从最开始就错了,制造业回归和经济繁荣在美国是互相矛盾且对立的。
而对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来说(我国、欧洲和日本),本来经济就处于下行状态,美国贸易战的理由和诉求又如此离谱,再加上这事从根本上就是悖论,那这关税战是一点谈判余地都没有。
所以,这次特朗普的关税战卡死,即使是盟友都是嘴上说要合作实际上都在抵抗,我国直接放话不降关税不谈判,小国虽然直接投降但是背地里都有自己的算盘。
现阶段,在减税计划出来前,特朗普需要用关税这一个疯狂的手段,同时应对美国就业、通胀和美债3大核心问题。
理论上,制造业确实是最高效创造就业的方式,用关税倒逼制造业回归也确实合乎逻辑。用就业促进消费,再让消费实现经济正循环,这是经济学中最健康也最稳定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方式。
但是,拜登在他的4年任期中已经尝试过用大规模政府投资刺激就业(基建、绿色能源和芯片),结果堪称灾难。拜登的撒币也让特朗普不能通过政府投资这个显而易见的方式去拉动就业。
同时,美国现在的营商环境只能容得下高附加值的高精尖制造业,因为只有高精尖制造业可以负担起美国如此高昂的运营成本。
然而,美国的教育和劳工素质无法支撑起高精尖制造业,这点波音和台积电都已经用实例证明给你我看了。
而关税战是必然会拉高通货膨胀。这点美联储已经说了快5个月了。
现阶段特朗普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砍个人所得税来对冲关税战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不输海湖庄园协议的疯狂计划,但是我个人并不看好这事能办成。
而美债是特朗普一直以来的心病。
根据爆料的海湖庄园协议,特朗普现在对全世界的底牌就是用美国主动让美元贬值逼迫全世界承认特朗普疯狂的关税计划。
理论上主动贬值确实可以缓解美债危机,这比美国事实违约对美国经济的伤害要相对小一些。
但是这等于特朗普要亲手把美国带入经济衰退,所以我会说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做这个决定只能在美债最危机的时刻。
结果就是现在特朗普面对经济困境束手无策,用贸易战倒逼制造业回归在特朗普看来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正是因为全世界都看到了特朗普的困境,所以现在所有的主要经济体对美国的关税战都采取抵抗的姿态。
而现在特朗普急切需要的是第一个和美国成功达成协议的国家。那么关税战未来的发展,就要看第一个达成协议的国家具体同意了什么。
讽刺的是,美国参院在5月1日尝试过投票否决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后是平局靠万斯的最后一票让特朗普险胜。
这里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特朗普对共和党参议院确实有统治力(相比第一任期这算进步);要么参院知道特朗普的行动细节所以支持。
再说清算。
这里的清算包括了特朗普对联邦政府官僚的清算(裁员),对联邦资助的项目的清算(砍项目),以及从联邦层面不再支持和庇护进步主义议程。
特朗普从他第一次竞选开始就表现出了浓厚的保守主义和反进步主义色彩。
但是,特朗普是个纽约人,他从小就在多元化环境中长大,他第二任期内阁中的多元化程度远比进步的奥巴马和拜登内阁要高。所以,特朗普真的有他表现的那么反进步吗?
特朗普是真保守还是真进步我们不得而知,知行不合一在这地球上不新鲜。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对进步主义的清算是认真的。
从上任第一天到现在5月初,特朗普的触手几乎伸到了美国联邦层面所有部门,涉及到了所有科研和涉外合作项目,其中不少都是被广泛认为不可触碰的。
比如裁员裁到中情局,比如裁科研关了飓风监控和山火预警,还比如USAID这个很明显是对外口的黑手套。
特朗普政府的裁员行动是鲁莽的,但是只有鲁莽才能达到特朗普想要的效果,按规矩来以美国官僚的能量只能多招人裁员是不可能的。
到目前为止,清算行动没有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无论是特朗普希望的削减联邦开支,还是反对特朗普的进步派期望的美国乱作一团,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发生。
现在唯一能看到的影响是进步主义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式微。
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可能的影响。
现在有大量官僚被特朗普政府开除,其中不乏熟悉业务的专家。
有消息称,被辞官僚中有一部分被彼得蒂尔的帕兰迪尔公司雇佣。帕兰迪尔本身是为美国政府提供数据分析业务,现在又有了这些怀恨特朗普和共和党的资深官僚,彼得蒂尔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大。
同时,失去了大量业务专家意味着一旦该领域出现问题,特朗普政府就必须付出相对更高的成本来解决问题,但是特朗普明显不关心这部分。
除开官僚,砍科研项目让海量在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离开美国寻找其他出路,鉴于美国的科研体系中本来就有海量拿签证的移民,甚至不少美国籍的科学家都是双国籍。
结果就是现在已经有大量本来会留在美国的科研人才流往其他国家,比如我国,美国科研体系本来就有海量华人,在特朗普之前美国体系就对华人不友好,现在特朗普执政后这部分人员流失只会更快。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清算虽然是特朗普本人授意和决策,但是特朗普本人和特朗普政府对于清算有则完全不同的理解。
在特朗普看来,这次清算的目的是报复民主党和民主党代表的理念;
在特朗普政府成员看来,这次清算是为了打击进步主义。
这二者有区别,如果朋友你希望能长期从美国获利,那你最好较个真,意识到特朗普本人、特朗普内阁和共和党是3个独立且割裂的利益群体。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这次清算造成的影响远远不止是进步主义玩不转了这么简单。
再说治安
特朗普在选举时就把美国现在的治安问题归结到非法移民身上。这个归因并不科学,即使我们看到拜登的4年中非法移民显著增多,而美国的社区治安有显著的变坏。
讽刺的是,根据拜登政府的治安年报,美国的治安是在逐年变好的。这里的治安年报统计方式有两种,一是司法部问卷,二是汇总基层警局报案,这两种统计严格来说都有点儿戏,但是这是世界在美国这个体制下唯一可以量化美国治安的方式。
理论上,如果拜登政府在之前4年的治安年报中做了假,我们要到25年10月的24财年治安年报中才能看出端倪,标志是10月的年报中对往年数据做修正。
但是,在10月之前,我可以下一个判断,非法移民和美国现在的治安紊乱大概率没有强相关。
去制造业后无业工人为了生计开始犯罪;大公司入驻后导致生活成本飙升人为制造流浪汉群体和犯罪群体;从上世纪开始针对性把黑人送进监狱人为创造罪犯。这些都是在美国社会真实发生的事情。
所以,治安崩溃肯定不是简单的来了一群外乡人所以治安乱了这么简单,在非法移民大潮涌入前美国的治安就存在巨大隐患。
但是,特朗普不管这些,他这次借着非法移民的幌子,开始在全美范围内进行所谓的打击犯罪。
用所谓这个词,是因为特朗普当局确实拿着非法移民的借口打破法律正当程序直接打击移民犯罪团体,这些团体在以前定罪难度极大,但是有了非法移民这个帽子程序正义就不是问题。
但是,除开真的非法移民和罪犯,特朗普当局还抓捕了不少压根就不应该被抓的人,比如学生和科研人员,不少留学生被牵连,其中不光有我国公民,还有欧洲公民,甚至是有美国国籍的双国籍公民。
对留学生的猎巫现在演变成了大量本来应该为美国添砖加瓦的人到现在开始选择其他国家。往日爆火的美国留学和科研项目现在反而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选项。
讽刺的是,特朗普同时还在通过移民金卡直接卖美国国籍。据特朗普说金卡卖得挺好,给美国财政带来不少收入,我判断这大概率不是真的。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通过特朗普的大规模非法移民抓捕行动,现在美国的非法移民数量应该得到了控制。
但是美国治安会不会好还不清楚。25年第一季度负的GDP增长率说明美国大概率会在5月迎来一波失业大潮,以美国几乎没有的基层治理能力,这波失业大潮有大概率会变成犯罪大潮反噬美国社会。
到时候特朗普要怎么解释治安问题?怎么解释非法移民问题?以及如何解释白人和移民的关系?这乐子可就大了。
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对特朗普的内政成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经济是一切的遮羞布,而美国现在急需的就是遮羞布。
外交
说完内政,再来聊聊外交。
这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美国核心利益区来划分,分别是东亚、东欧和中东。总得来说,特朗普在这3个区域也是寸步难行。
这里有件趣事,3月的群聊泄密事件有了替罪羊,特朗普开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国家安全顾问一职由国务卿鲁比奥暂任。
国家安全顾问相当于特朗普在对外事务上的顾问和首席执行者。我是不信群聊事件中这个群是沃尔兹亲自拉的,但是他给自己的副手背了锅。
所以国安顾问换人大概率不是简单因为御下不严或者华盛顿政斗,而是特朗普对外交现状和沃尔兹本人的能力不满。
先聊东欧
东欧现在的核心事件是俄乌冲突。俄乌冲突现在涉及到三方势力,现在占军事优势的俄罗斯,疲惫不堪的美国,以及没有胜算的乌克兰。
现阶段的俄乌战场上,乌军只有最后的乌东要塞群加红军村一线可以防御俄军长驱直入;预计俄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吃下整个要塞群。
俄军在24年6月接触到乌东要塞群的最南端捷尔任斯克,在24年10月正式接触乌军红军村防线,在12月正式两面合围红军村。
现在是2025年5月,等于俄军打了快一年的乌东要塞群现在才将将拿下捷尔任斯克;打了快5个月的红军村现在还在红军村外围阵地没有进入城市战。
那我估计俄军还要1年才能吃下乌东要塞群其实是高估俄军了。等于现阶段俄军和乌军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也就是和谈没有任何基础。
所以,现阶段俄乌冲突的破局点在美国手里,也就是特朗普手里。
特朗普对俄乌的态度始终如一,他要求俄乌停火。因为俄乌在消耗美国捉襟见肘的资源,而且钱花了无法变成美国的实际利益。
但是这里的停火有两种解读,一种是美国抽身事不关己;一种是真的停火美国赢得促和的名声。
很明显,特朗普只能做到前者,因为即使俄军占据着战争主动权和整体优势,但是俄罗斯军事上的优势无法换成谈判桌上的优势。
在俄罗斯已经为俄乌冲突付出如此多代价的前提下,俄罗斯只有在谈判桌上有优势了才会开始和谈,所以俄罗斯现在的态度是继续打。
现在俄军的动作也证明了我的观点,俄军先是在4月完全夺回库尔斯克,然后在4月底在多处主动发起攻势。
这些攻势本身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特别是库尔斯克,在库尔斯克给乌军留下渺茫的希望可以帮助俄军削弱乌军有生力量。所以俄军打其实是为了降低乌克兰的谈判筹码。
但是,这里的筹码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谈判的筹码,到了现在这个局面,俄乌双方除了打到一方服气没有任何筹码可言。
这里的筹码是乌克兰在和欧洲谈判,以及更重要的和美国谈判的筹码。俄军在通过反攻告诉美国和欧洲,现在的乌军守不住也打不了。反过来就是让乌克兰无法用战绩说服欧洲或者美国继续全力支持乌克兰。
即使算上5月1日刚签的美乌矿产协议,特朗普离说服俄乌停火,甚至离从俄乌冲突中体面脱身,都距离甚远。
但是,特朗普在美乌矿产协议签署后的公开表态很有意思。他公开指责普京没有和谈的诚意,同时承认需要调整应对普京的方式。
注意了,美俄会谈远远早于美乌会谈,特朗普一直在标榜他和普京的私人关系,某种意义上普京是特朗普内心中理想的男子形象或者说对手形象。
现在可以证实的是特朗普和普京在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就已经间接交换过意见,传闻是两人在11月胜选前就已经有接触。
同时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已经和俄罗斯举行了多轮会谈,每一轮会谈后双方传达出的消息都是美俄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
发现没,这两件事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了,所以特朗普肯定在背地里达成了某种逻辑闭环。
所以我判断,特朗普现在计划在俄乌破罐子破摔,正如他在中东一样。
破罐子破摔分3步,第一步是先分别和俄乌会谈;第二步是分别和俄乌达成有利于美国的协议;第三步是破罐子破摔不再管乌克兰。现在特朗普处于第二步。
我这么判断是因为美乌矿产协议本质上什么都不代表。
美乌矿产协议确实可以保证美国回收援助乌克兰的成本,但是,乌克兰在苏联时代就经历了严密的地质勘探,现在乌克兰高价值的矿产都集中在靠近前线或者就是俄控区的乌东。
现在我们只听到美国和乌克兰能从美乌矿产协议中如何如何获利,却听不到一丝一毫乌克兰勘探到新矿产的新闻,等于美国能回收多少收益完全要看俄罗斯的态度。
所以美乌矿产协议完全无法支撑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那为什么特朗普要费心费力签这个美乌矿产协议?又为什么要在美俄快要达成协议时出来骂普京呢?
再结合美俄之间从2月开始没断过的多次和谈,可以肯定美俄双方在美乌矿产协议上达成了共识,也在俄乌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双方通过牺牲乌克兰和欧洲实现了共赢。
具体实现方法是,特朗普通过美乌矿产协议收割一边乌克兰价值,同时有乌克兰的矿产营收继续支撑美国本土军火商赚钱。
注意,特朗普现在要求减少美军军费,裁军意味着军火商失去订单工人失去工作,那不如用乌克兰养美国军火商给自己拉选票,还不用美国出钱增加国债。
这里,协议的核心在于俄军需要自己啃下乌东要塞群吃下乌军最后的有生力量。
突破后,美国不会在乌克兰加码,任由乌克兰自己崩溃,美俄双方实现共赢。
判断我猜测的正确与否要看美俄会达成什么协议,以及俄罗斯会在5月9号的胜利日阅兵中传达出什么信息。
当然,肯定有朋友会问,那欧洲的意见呢?很遗憾从欧洲从2022年就证明其在东欧事务上没有资格有发言权。这里不得不赞叹拜登不愧是从冷战一路历练出来的政客。
对于我国而言,俄乌冲突本身就是我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巨大机会,其不仅让我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更加紧密,也向全世界证明了美国和北约的脆弱。
但是,现阶段下场物理介入到俄乌冲突不符合我国的国际利益。介入俄乌冲突打破了我国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庄严承诺,但是介入中能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弥补我国破戒造成的国际声誉损失。
相反,现在是我国能获益的最佳状态。俄罗斯和美国都想打破这种状态,所以我国要做的其实是保持。
在这个部分的最后。关注俄乌冲突的朋友估计会听到一个观点,说现在是普京把特朗普当猴耍。
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特朗普外交上确实有自己的固执,但是第二任期中特朗普对美国盈亏的执着让特朗普在外交上更加理性。
而普京本人其实也意识到,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无力和我国还有美国竞争,相比和美国硬抗直到把俄罗斯完全推向我国,不如和美国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诚然,我们不能高估政客的智慧,也不要妄想所有的政治决策都是精英们深思熟虑后的最优解,但是国际政治中仍旧有理性的决策。
再说中东
美国在中东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伊朗。
现阶段,特朗普对于以色列是完全放任的状态,放任以色列破坏25年1月19日签订的巴以停火协议,放任以色列攻击加沙、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和叙利亚。
但是,这里的放任到底是支持以色列?还是任由以色列自生自灭?
注意,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覆灭后,美国就暂时不再需要以色列来维持其在中东的利益,即通过以色列保证中东没有一个霸主能操纵油价。
那么,这个时候任由以色列胡作非为,不仅对美国的中东利益没有伤害,以军的采购还提供了军工订单,同时支持以色列也能赢得美国国内犹太人群体的好感。
但是,特朗普是德裔,经历了美国崛起到巅峰的全过程,这样老式又帝国主义的特朗普是真心支持犹太人吗?还是支持犹太人只是政治上的决策?
特朗普怎么想不重要,但是他对以色列的放任现阶段反而把以色列推入了更绝望的深渊。
现在以色列有两个热点,一是前防长加兰特公开作证并指责内塔尼亚胡说谎;二是以色列情报部长辞职风波。
这两个热点指向两件事,一是针对内塔尼亚胡的内斗烈度升高,导致内塔尼亚胡被迫通过战争缓解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政治压力;二是以色列的暴力部门开始和内塔尼亚胡切割。
那么,这个时候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利益反而就和以色列的国家利益相悖了,因为战争反而会让阿拉伯世界团结,而以色列最不该出现的区域局势就是阿拉伯世界大团结。
所以,特朗普表面上在支持以色列,实际上在放任以色列自取灭亡,反正特朗普是口头上行动上都支持犹太人,以色列自己作死可怪不上特朗普。
那么,假设以色列利益和美国相悖,你说特朗普会怎么选?美国会怎么选?
而伊朗是特朗普现在迫切想赢下的,但是现阶段传出的消息并不利于美国。
现在的美伊谈判中传出两点,一是美国已经放松口径允许伊朗继续发展远程武器(包括弹道导弹);二是伊朗在核武器问题不再松口。
有趣的是,在5月1号,我国对伊核问题做出公开表态,表示重视伊朗不发展核武的承诺,同时尊重伊朗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力。
注意,伊朗在每次美伊伊核谈判前都会派出外交部高级官员到俄罗斯或者我国先行磋商和一致口径。
这意味着,现阶段伊朗成功绑上了我国和俄罗斯的战车,把伊核谈判复杂化,从简单的区域问题,升级到了中美对抗和美俄对抗的大局中。
所以现在伊朗也硬气起来,把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底线拥核问题当成了谈判筹码,要知道在25年年初,伊朗的对外口径是愿意通过放弃核武研发换取对伊朗的解禁。
有趣的是,以色列一直在积极关注伊核谈判,但是美国显然在谈判中无视了内塔尼亚胡的声音,甚至在4月初的贸易战中给以色列也加了关税。
现阶段,美国没有能力实际威慑到伊朗,相反伊朗反而很希望美国选择地面进攻伊朗,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缓解伊朗国内对保守派的压力。
另外,伊朗最近出了一次港口爆炸事件。有朋友认为是美国的阴谋,也有朋友会认为是以色列的阴谋。这些阴谋论都有漏洞,爆炸的港口本来就是伊朗第一大港,伊朗有80%的货物要在这个港口中转,出事几乎是必然。
同时,这次港口爆炸对伊朗的损害远远大于以军的空袭和美军的威慑,既然有这么好的手段,为什么要在特朗普急切需要一个伊核协议的时候使用?而不是在2024年11月前那个以色列危急存亡的时间使用?
所以,现阶段伊核谈判遥遥无期,反而是美国一直在松口让步,而不是伊朗在松口让步。伊朗通过合纵连横把自己绑上了世界范围的博弈,而不再是简单的区域博弈。
对于我国来说,把伊朗纳入博弈,会分散和美国对抗的压力,相比冒着大风险当这个出头鸟,大家一起上反而是更稳妥的选择。
最后聊聊东亚。
从特朗普1月上任到现在,特朗普针对东亚的只有贸易战。
但是,这不代表着特朗普不准备针对我国,相反,从裁军不裁亚太这点上看,特朗普是在计划先稳定局势再集中力量对付我国。
当然,指望通过不裁亚太司令部保障美军对华战力,这件事本身就不科学。但是在特朗普清洗了空军后,现在美军中大概率也没人敢站出来讲实话。
或者特朗普其实也清楚,但是他无所谓,顺着这个思路,这意味着特朗普准备专注美国国内,完全放弃国际博弈。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现阶段是中美博弈烈度最高的时刻,中美在贸易战上完全撕破脸。
但是,不同于被贸易战瞬间拉高通胀和破坏商业体系的美国,我国在对外出口上不止美国(甚至欧洲)这一个选择。
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强国,拥有着海量的战争潜力,这点北约已经通过俄乌冲突验证了其在战争潜力上的缺失。
所以,现阶段美国在和我国的对抗中,缺少对我国的压倒性优势,一旦对抗从短时间极限施压变成长时间消耗战,美国其实劣势一方。
我国近期在强调双循环,即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不忘继续扩大内需。相比于在经济问题上束手无策的美国,我国在刺激经济上依旧有着巨大的活动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一直在明确的释放信号,我国现阶段不和美国谈关税,也不按美国的议程设置走,美国想要谈就得按照我国的规矩来。
相反,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肯定意识到来自我国的反抗,但是他大概率没有料想到有如此大的反抗,以及随着我国的反抗所带来的世界范围的反抗。
特朗普的理论大概率是,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除了美国没有国家可以满足我国的制造业,所以特朗普敢用如此夸张的税率和荒唐的理由来威胁我国。
这里插一句,最近马斯克和华尔街大佬达利欧杠上了,争的就是到底谁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大家听听就好。
但是,达利欧是真大佬,他的著作很指得读读。请朋友们花点时间读读他的书和文章。
回到中美博弈。现阶段特朗普失去了威慑我国的底牌,两个都处于经济困境的大国为了未来开始对抗。
讽刺的是,现阶段美国没有牌对付我国并不是大事,现在美国在东亚的另一个隐患是美国拿捏不住日本和韩国。
先说日本。现在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是一个满身反骨的政客,他被自民党推选为首相更多被认为是背锅,而不是作为党首领导自民党度过难关。
石破茂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对日本也有自己的野心勃勃的期待和计划。问题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日本已经以年为单位出现贸易逆差了。
不同于美国的逆差顺差不是问题,日本的长时间逆差反应出日本制造业的衰退和萎靡,这对于日本来说是灭顶之灾。
而特朗普现在在要挟全世界消除对美贸易差额。就算是有美军驻军的日本,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谓的美日同盟也出现了分歧。
如果特朗普坚持他的贸易战策略,他很有可能把日本逼迫到和我国站在同一战线,注意,所谓的右翼思想在经济利益面前不值得一体,更何况日本政客其实很清楚所谓的右翼是生意不是主义。
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警惕日本利用这个逻辑来反向利用我国,通过搭我国便车反向威胁特朗普在贸易战中低头,别的日本政客做不出来,但是石破茂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就很有可能。
韩国在5月1号把针对李在明的调查打回去进行三审,等于李在明好不容易靠着尹锡悦扳回的一局又回到了原点。
这是韩国内斗的结果,这代表者韩国各大派别的势均力敌,也代表着韩国政坛未来至少十年内的动荡。
在尹锡悦之后,韩国政坛没有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这是韩国法治的幸运,却是韩国政治和经济的悲哀。
这话在自由派看来大逆不道,但是在如此危机关头,韩国人想的是内斗,而不是解决现有的问题,也难怪韩国是现在这样一个压抑阴刻又绝望的社会。
在韩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前,美韩之间也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特朗普没有这个手段,也没有一个韩国政客有这个胆子,或者说气魄。
问题是,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在特朗普拉平贸易差额的政策下,韩国同样也会被逼到和我国站在一边,因为这也关系到韩国的生死。
有趣的是,现阶段美海军在计划把海军军舰建造外包给韩国。这一决定可以解决美海军军舰的缺口,也可以解决韩国制造业的危机。问题是,美国的造船业和造船业代表的选票同不同意。
所以,以选票为导向的特朗普大概率只能放弃这个计划,或者说这个正确的选择。而韩国也大概率会被美国逼到我国一边。
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东亚没有任何爆点,但是东亚反而是美国局势最惨烈的地方,也是特朗普大概率会输得最惨的地方。
路在脚下
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对美国现在的困境,也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困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美国现在的悲剧正如当年的古罗马和大英帝国一样,多年的积重难返让让这个曾经伟大繁荣的国家只能走向灭亡。
对于我国来说,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叠加美国和欧洲的衰退趋势,指望短时间恢复到2019年的盛况是不可能的,经济在2025年甚至到2026年都会处于一个低迷期。
但是,大局势和大趋势不等于个人的得失,朋友们依旧可以通过抓住细微机会赚到钱。
关键在于,不要放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