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5架战机被击落!这场中国家门口的战争,正式开打!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通告媒体,巴基斯坦空军已经击落5架印度空军战机。被击落的印度空军战机中包括3架“阵风”战斗机,以及苏-30和米格-29战机各一架。这些战机都是在印度领空被击落的。巴方没有战机被击落。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世界有必要意识到,第四次印巴战争已经正式开打!

一、空战之猜测!
巴基斯坦空军没有公布印巴空战的参战机型,这是军事斗争的保密需求。
不过,外部普遍推测,巴基斯坦方面大概率是使用歼10战机和JF-17“枭龙”Block3战机发射PL-15E导弹实现了超视距压制。
此前,4月29日深夜至30日凌晨,印度空军4架“阵风”战斗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空域升空巡逻,巴基斯坦空军战机紧急升空采取行动。双方发生对峙,印军战机连续被锁定,只能仓促逃离。
从两国空军纸面实力来看,巴基斯坦方面在直接对抗中能锁定并击落阵风的就是歼10和JF-17枭龙。
印度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比巴基斯坦强,但空军并不占优。
巴基斯坦空军之所以如此坚决的反击印度,是因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距离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只有100公里,印度阵风战斗机在最高时速状态只需要3.5分钟就能抵达。
如果考虑到印度空军空射导弹80公里到100公里的射程,印度空军从克什米尔的斯利那加一起飞就能威胁到伊斯兰堡。
因此,对巴基斯坦来说,空中防线不容有失,必须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二、印度的耻辱记忆!
2019年2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空战,这场空战成为两国空军实力较量的关键节点。
2月27日凌晨,印度空军出动12架幻影-2000战斗机,在预警机引导下越过印巴实际控制线,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目标实施空袭。
事后,印度宣称袭击摧毁了位于巴控克什米尔的恐怖组织营地,但实际上炸弹并未击中目标,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印度空军的打击误差在30米左右,这在各国普遍追求精确制导打击的年代,显得相当落伍。
就在这次越境袭击中,巴基斯坦空军迅速反击。
巴基斯坦空军第11战斗机中队飞行员诺曼·阿里·汗驾驶一架F-16战斗机,发射AIM-120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击落印度空军第51中队的一架“米格-21”战斗机,残骸坠落于巴基斯坦境内,飞行员阿比南丹·瓦尔塔曼跳伞后被巴基斯坦军方俘虏。
巴基斯坦方面为了纪念2.27空战中胜利,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引起了中国军迷的热议,从碑文来看,巴基斯坦击落两架印度战机所使用的战机全部为F16战斗机。此前,巴基斯坦宣传的枭龙战机击落两架印度战斗机,不知为何信息发生了这样的落差。纪念碑文显示,击落的两架印度战机,除了一架“米格-21”战斗机,另一架是苏30MKI。
不过,巴基斯坦只展示了米格21战斗机的残骸,没有展示苏30MKI的残骸。有说法是苏30MKI战斗机的残骸坠落于印度一侧,但是印度方面始终没有承认有苏30MKI战斗机被击落。
如果考虑到空战的激烈和复杂性,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机不可能缺席这次空战,至于最终战果,似乎不必纠结。
2.27空战后,印度空军拼命提升装备水平和指挥能力。
印度军事装备万国造的现实,使印度空军在作战指挥、情报获取以及战斗机性能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无论面对何种失败,都不妨碍印度网民期待用阵风战斗机对抗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的美好幻梦。

三、印巴大战开始!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随后印度直接下令针对巴基斯坦展开报复。
这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在印度访问。
印度莫迪政府的强硬立场,肯定是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虽然巴基斯坦名义上依然是美国的盟友,但现在大国关系全变了,美国需要印度对抗中国,必然纵容印度的野心。
莫迪一直野心勃勃,试图扩大在南亚的霸权,但这次估计是踢到铁板了。
5月5日,巴基斯坦军方成功试射了“法塔赫系列”地对地导弹,此次导弹试射射程为120公里。
2021年8月、2023年12月和2024年5月,巴基斯坦军方成功试射了“法塔赫”制导多管火箭系统,最高射程可达400公里。
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导弹袭击,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的苏布汉清真寺被炸,造成3人死亡,14人受伤。
当天,在克什米尔控制线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开始交火,地面和空中作战行动全部展开。
来自巴基斯坦媒体的消息称,巴基斯坦军队在行动中摧毁了印度的一个旅级指挥部。
这是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发生后,双方在实控线附近连续第13天进行交火。

四、大国博弈在南亚!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英国宣布放弃对印度的统治。根据英国“蒙巴顿方案”分治后,克什米尔土王哈里·辛格(印度教徒)选择加入印度,引发巴基斯坦支持的部落武装入侵,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归属爆发冲突。
印度空运部队抢占斯利那加机场,巴军依托地形死守要隘。
1949年联合国介入,以停火线(LoC)划分控制区,印度控制65%领土,巴基斯坦控制35%。
从此,克什米尔成为印巴之间的火药桶,埋下长期争端的根源。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1965年2月,印军在制空权占优势的情况下,一举侵占了印巴之间的中立区域库奇兰恩。面对势如破竹的印军,巴方毫无招架之力,几乎被打到亡国的地步。巴基斯坦的盟友西方国家全部选择袖手旁观。危急时刻,巴基斯坦向中国求援。中方强烈谴责,印度害怕1962年惨败重演,就选择缓和地区局势。在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大批武器弹药送达之后,巴基斯坦夺回了军事优势,印度不断败退。从此,中巴两国关系日渐加深。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当时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因政治压迫爆发独立运动,印度以人道干预为由介入。
1971年8月9日,印度和苏联正式签订了“印苏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第9条规定,双方“保证不向参与另一方发生的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立即共同协商以消除这一威胁”。
通过条约,苏联保证在当时看来几乎势在必打的印巴战争中向印度提供援助。如果美、中站在巴基斯坦一边进行干涉,就有危险把两个比较落后国家之间的有限战争大大升级。
在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后,印度发动攻击。
印度三路大军迅速进军东巴合围达卡,切断了东巴基斯坦守军的补给线,9万巴军投降。
巴基斯坦被印度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确立了南亚霸权,孟加拉国成立。
1971年战争后,美印关系恶化,印度转向苏联,美国转而强化与巴基斯坦合作以平衡苏联南下。
当时,中国正处于10年动荡中,无力干预印巴冲突。
这是南亚局势急转直下的重大转折点。

五、中国不会坐视不理!
近年,中巴两国不断深化全面合作,中巴经济走廊(CPEC)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军事合作越来越深入,有力的支持了巴基斯坦的独立和发展。
印度在美国的拉拢下,一直幻想可以同时对抗中巴。
但事实上,中国在巴基斯坦推动的经济合作,有利于稳定中亚局势,将周边地区都纳入经济合作的框架。这一点符合周边国家的利益,但不能满足印度控制南亚的野心。
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目前边境局势刚刚缓和。关键就是因为莫迪政府狂热的民族主义和强硬立场。
第四次印巴战争如果全面开打,中印两国之间的历史恩怨,也将迎来解决的最佳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