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谢幕:美俄各取所需,欧洲泄愤中东!
来源:良文师(ID:fcd101)
该来的,终究要来。
随着乌克兰和美国签订完矿山合作协议,泽连斯基最后一丝剩余价值被吃干抹净,特朗普在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就像对待狗一样,一脚把斯基踢开,转身和普京来了一场精神上的双向奔赴。
当地时间19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甜蜜通话”,随后懂王在白宫对记者发表讲话称,他对美国此前“疯狂”介入乌克兰冲突的做法表达不满。
两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就在当天,特朗普还跟多位欧洲领导人通了话,包括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跟这些人的通话时间加起来也都没到两小时。
由此可见,普京确实是特朗普的最爱。
据悉,普京在通话中开启彩虹屁模式,多达十几次称赞特朗普,给了懂王极大的满足感,情绪价值简直拉到爆棚。
这也就难怪在通话结束之后,特朗普会火力全开,猛烈抨击拜登,指责他将美国纳税人的巨额资金投入到“本应属于欧洲的冲突”之中,并称俄乌冲突“与我们无关”。
特朗普说:这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们让自己介入了不该插手的事务。这是欧洲面对的情况。它应该一直是欧洲的情况。
当有记者提问称,美方此前设定的俄乌30天达成停火的目标并未实现时,特朗普回应说:这不是我的战争,我只是来帮忙的。
他补充说:假如我认为普京不想结束这件事,我就不会再谈论它,因为我将会直接退出。
说白了:这事我不管了,任由普京看着办!
此刻的泽连斯基,心里估计结了百丈寒冰——当初签署矿山协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协议一到手立马拔屌无情,连牛夫人的待遇都没有了。
泽连斯基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大家都很难的时候,要看到底谁站在胜势一边、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胜利;而谁又站在劣势一边,无论怎么挣扎也都无力回天。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胜利的曙光无疑属于俄罗斯,而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正面临极其严峻的四大困境:
一、美国施压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乌克兰展开极限施压:一边切断300亿美元军援和90%的情报共享,瘫痪乌军目标识别能力;一边抛出“矿产殖民协议”,要求乌克兰以50%矿产资源、港口和能源收益“偿还”美国援助。
这份被英媒称为“凡尔赛式勒索”的协议,暴露了美国将乌克兰视为耗材的本质——战争可以结束,但利益必须收割。
二、欧盟划水
俄乌战争后期,欧盟诸国的援助承诺大多是空头支票:35亿欧元特别基金到账不足3亿,防弹插板交付量不足3%,连炮弹也被重新包装为“需偿还的贷款”。
当泽连斯基呼吁欧洲派遣维和部队时,回应他的只有布鲁塞尔会议厅里空洞的掌声。
三、弹尽粮绝
随着美欧军援的枯竭,乌军弹药库存出现断崖式下跌。
截至今年4月,美国对乌重型武器援助同比下降92%,155毫米炮弹库存仅为去年同期的7%。
在这种情况下,近日库尔斯克防线的崩溃,成为压垮乌军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支曾突入俄罗斯腹地、被西方誉为“百战老兵”的部队,在俄军的多线围剿下几乎全军覆没。
随着这最后一支能组织有效战略反击的机动力量损耗殆尽,俄军在东线顿涅茨克、北线哈尔科夫、南线扎波罗热三路并进,乌军的防御已经千疮百孔。
四、穷途末路
在库尔斯克战场失利之后,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经跌至52%,大幅低于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后者以高达72%的支持率,成为了泽连斯基连任的最大威胁。
泽连斯基深知:倘若顿巴斯完全失守,他的政治生命将随防线一同崩塌。
于是乎,斯基选择了服软。
当地时间19日,泽连斯基表示,愿意接受普京的说法,俄乌先签署一份备忘录,之后再签署一项协议从而结束全面冲突。
要知道,在刚结束的俄乌土耳其谈判中,俄罗斯想要什么,可是说得清清楚楚。
据悉,在该提议遭到乌方的拒绝之后,俄方代表冰冷地放出狠话说:那么下次将是8个。
俄方之所以如此强势,说到底还是因为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战争只要继续打下去,越晚停火就对俄罗斯越有利。
所以,他这次所作出的表态,也就意味着他明知俄方的诉求,还是选择了妥协。
某种程度上,此刻认怂,也是为了避免军队哗变。
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正在考虑举行一次由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和欧盟参与的联合会议。
这种心态,只能说是最后的幻想和挣扎。
因为在这场瓜分乌克兰的饕餮盛宴当中,他其实根本就上不了桌。
利益到底怎么分,最终是美俄说了算。
美国求财,毛子要地。
美国方面,特朗普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随时可以把斯基一脚踢开,拍屁股走人。
欧洲方面,法德有心无力,虽然很想分一杯羹,但既缺乏上桌吃饭的实力,也没有跟俄罗斯彻底撕破脸的勇气,最终只能干瞪眼。
同样上不了桌的马克龙,盛怒之下将满腔愤懑,全面宣泄到了中东。
19日,法国、英国和加拿大法表联合声明,强烈反对以色列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呼吁以政府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立即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
三国领导人还表示,反对以色列任何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企图。以色列必须停止非法定居点建设。
如今,围绕着加沙的归属,以色列、美国、法塔赫、哈马斯,阿拉伯国家,以及英法等国家,正在展开激烈的博弈。
以色列想要吞并加沙扩张领土;美国想要接管过来搞地产开发,同时美以还都想把加沙难民赶去埃及和叙利亚。
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则希望以军能够撤出,将加沙交由法塔赫接管。
而英法此时的介入,则是出于地缘层面自身利益的考量。
以色列的两个邻居黎巴嫩和埃及,对于英法来说非常重要。
黎巴嫩因为历史原因,一直被英法视作势力范围,而以色列一旦拿下加沙,下个目标就将是黎巴嫩。
此外,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通往地中海的关键水道,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贸易的重要通道,一旦此处被以色列拿捏,法国和欧洲将彻底失去话语权,只能被美以牵着鼻子走。
所以在加沙归属的问题上,英法必然要给以色列上压力。
至于哈马斯,由于前些天伊朗的滑跪,被抽干了最后一口真气,已经失了斗志,无心继续恋战。
如今的中东,山雨欲来风满楼。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未雨绸缪。
5月18日,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布了关于提醒赴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的通知。
通知称,自2025年5月16日起,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作出调整。现有部分地区为红色(极高风险),其他地区为橙色(高风险)。

怎么说呢?
只能说铁幕坠落后的三十年间,人类并未走出霍布斯丛林。
当加沙的硝烟与顿巴斯的血火在地球仪上交相辉映,我们看见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新罗马帝国征伐路上,被战车履带碾碎的万千蝼蚁。
这世界千疮百孔,而中国在缝缝补补。
当霸权角逐的硝烟散去,唯有刻在东方民族脊梁上的自强基因,方能穿透历史周期率的迷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空下闪耀永恒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