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国债滞销拍卖遇冷,美国再次股债汇三杀!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5-23 14:08:28 围观 :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36.2万亿美元,没人指望过美国能还清这些债务的本金,美国自己也没打算还过。

不打算还本金,又要维持债务信用,那就必须保证还得起利息,同时不断的借新还旧,发新国债借到新钱,把老国债到期的本金给支付了。

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美国财政部进行了20年期国债的拍卖,准备募集160亿美元的资金。

没写错,本轮拍卖的国债规模是160亿美元,就这么点。

拍卖前,二级市场交易的2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4.9978%,但公开拍卖预计的发行利率约为5.035%,高于直接在市场买入的国债收益率,诚意已经给的很足了。

但最终拍卖结果宣布后,最终中标利率却是5.047%,比市场预期利率还高出了1.2个基点,也就是0.012%。

图片

好像没啥差别啊,这有啥影响?

影响就是美国瞬间股债汇三杀,资本市场瞬间全面大跌。

图片

中标利率只高了预计利率一点点,凭啥能引发资本市场全面大跌啊?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对国债这东西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抛开利率高低对经济的宏观影响之外,去掉那高大上的滤镜,回归本质,国债只是一个普通的金融商品,和公司债一样,只是信用度和国家绑定而已。

任何公司发债募集资金的时候,都是希望利率越低越好,不得不同意高利率的唯一原因,是没有这么高的利率那就没人愿意借给公司钱。

国家也是一样,这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主动希望以更高利率借国债的,都是希望利率越低越好,同意高利率的有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率不给这么高就借不到足够多的钱。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的中标利率最后结果是5.047%,那就说明美国必须出到5.047%这个利率,这个地球上才会有人愿意拿出160亿美元借给美国,购买美国发行的20年期国债。

美国的国债拍卖制度也可以和大家说一下,整体完全就是奔着以最低利率发行债务而设计的。

在拍卖开始前,希望购买国债的资金首先被分为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由投资者自行选择。

竞争性投标通常由机构投资者(如银行、基金)组成,具备一定资金门槛,投标金额通常也很大,但可以自由出价。

非竞争性投标通常由个人和小型投资者组成,放弃出价权,自愿接受竞争性投标得出的最终利率,也就是无论美国财政部最终宣布的利率多低都承诺一定购买,换来的是一定会被给予购买额度,单笔上限为500万美元。

划分好之后,竞争性投标就开始了,以便市场化的得出公允利率,采用的是“荷兰式拍卖法”。

假设总共需要募集的资金是120亿美元,非竞争性投标已经承诺购买了20亿美元,那就只剩下100亿美元了,此时共有5家机构出价。

A投标20亿美元,给出的收益率是4.9%

B投标40亿美元,给出的收益率是4.95%

C投标30亿美元,给出的收益率是5%

D投标50亿美元,给出的收益率是5.05%

E投标100亿美元,给出的收益率是5.1%

而还剩下未被认购的总额度只有100亿美元,所以ABC全部得以全额认购,然后D只能买到10亿美元的国债,E则被淘汰出局,啥都买不到。

最终拍卖结束,美国财政部会宣布这次拍卖的中标利率是5.05%,按D的出价来。

但ABC不会吃亏,他们最终买到手的国债收益率也是5.05%,和D一样高,但买到的数量远高于D,这次报价里面最吃亏的就是E,其次是D。

这种制度就是在尽可能卖出最多国债的同时,让美国财政部承受的利息支出最小,引诱机构投资者报出尽可能低的期望收益率。

这次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的中标利率最终是5.047%,那就说明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宁可不买美国的国债,也不接受比5.047%更低的收益率,他们报出的期望利率实际上比5.047%还要高。

但这次的国债拍卖实际上规模只有160亿美元啊,这和美国需要借新还旧的国债规模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就这么点钱都凑不出来?

理解了这个逻辑后,假设你是美国投资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一反应就是市场的底牌已经被试出来了。

在这次国债拍卖之前,美国财政部并没有低估募集资金的困难性,公开宣布的市场预期利率是5.035%,这已经是往高了报,给市场充分准备时间,以利相诱,吸引更多的资金前来参拍。

但最终中标利率比这个还高,达到了5.047%,那就说明无论再怎么准备宣传,都没办法以5.035%的利率募集资金了,心理价位低于5.047%的市场资金只有不到160亿美元这么一丁点,而且这次已经一口气全部被美国财政部吸走了。

既然如此,那整个市场上剩下的资金,其收益率心理预期自然肯定全部高于5.047%,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

于是在美国财政部宣布中标利率结果后,美国的20年期国债瞬间价格崩盘,以便把收益率提升到足够高的位置。

一夜之间美国20年期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从4.9978%暴涨到了5.1299%,远高于财政部的中标利率。

收益率暴涨所带来的就是国债价格的暴跌,因为二级市场上交易的都是已发行国债,其账面收益率是不能动的,要提升实际收益率,那就只能贱价销售了。

这种情况会带来恶性循环。

如果你图高息购买了美国的国债,看似拿到了一个高息,但如果美国后面发行了更高息的国债,那你手里的国债价格就会暴跌,本金大幅折损,你购买的国债期限越长,本金亏损就越严重。

举个例子,假设你以4%的利率购买了1万美元的20年期国债,结果第二年市场上到处都可以随便以5%的利率买20年期国债。都是1万美元,都持有到期的话,你到手的利息会比别人少20%还多,也就是2000美元以上。

那你觉得你去年花费1万美元购买的国债,今年还想以1万美元卖出去,可能吗?

新买家很公正,你把实际收益率给我折算成5%就行了,我不占你便宜,但也不想吃亏,毕竟市面上到处都可以随便买5%收益率的国债。

你同意了,那大家折算一下,你这笔国债的价值就变成了8793美元,你持有一年收到了400美元的利息,但本金亏损了1207美元。

图片

结果就是你把资金借给了美国,不仅白借一年,最后还倒亏807美元。

干啥都比借钱给美国强啊,挣点钱不容易。

只要大家预期后面国债利率还会涨,那就不会愿意购买如今的美国国债,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美国财政部募集区区160亿美元都困难的原因。

但大家越是这么想,越是不愿意购买如今的美国国债,那美国财政部就必须出一个更高的利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供自己所需。

然后这个更高的利率就会导致之前购买国债的人亏钱,然后就导致后面的人更不愿意买国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越是长期国债,这种亏钱效应就越严重,资金就越难募集。

所以在疫情之后美国急需大量资金应急,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当时的低利率不可持续的时候,发行的几乎全是短期国债,1年以内的那种短期国债。

图片

对这种国债来说没啥亏不亏的,反正时间短,持有到期就能按账面约定得到本息,急需用钱的时候甩卖也不可能亏太多,流动性高,所以好卖很多。

但短期国债过过多,就导致美国财政部募集资金的压力太大,始终都有国债到期,需要频繁的借新还旧,而且等自己前些年低息募集的长期国债都陆续到期后,都置换成这种高息的短期国债,利息支出压力还会大增。

所以美国政府从2024年中就开始酝酿降息了,准备在2025年的时候把市场利率给压下来,趁机换一笔低息的长期国债。

但没想到特朗普上台后一顿乱砸,把一切都给搅黄了。

区区160亿美元的国债,就算是20年期的又怎样,居然需要高达5%以上的利率去购买,也就是说未来20年美国政府都需要按这个利率去支付利息,就这市场还不愿意买!

后面还有几万亿的国债到期等着续啊,总国债规模已经36万亿了啊。

所以债市瞬间就崩了,然后拖累了股市以及美元指数。

图片

但其实还有比美国国债更离谱的,那就是日本国债。

日本国债曾经和中国楼市以及美国股市并称为世界三大金融泡沫,因为日本国债的规模极其庞大,达到了GDP的263%,远远超过正常国家的数值。

之所以还能维持,是因为利息压力极低,付息没有问题,而利息压力极低的原因是日本常年执行零利率,只有长期国债的利率才能勉强比零高,所以没啥利息可言,国债随便借。

而在疫情之后,日本30年期的国债利率已经从0.2%,突飞猛进到了约3.2%,利率暴涨。

图片

日本国债的利率暴涨,代表的不是日本经济腾飞了社会投资收益率暴涨,而是代表日本不出那么高的利率,就没人愿意再买它的国债了,为了借新还旧不得不提升利率,和美国国债是一个道理。

美国今年需要借新还旧的几万亿美元,怎样才能在不出那么高利率的前提下从市场上借到,我们先放一边不管。

但日本已经被老龄经济给拖垮了,财政压力很大,还能继续维持全靠借来的庞大国债基本没有利息压力。

如今在已经借了这么庞大债务的前提下,国债利率疯狂提升,止不住的暴涨。

美国渡过这一关只是很难受而已,就算多出点利率也撑得住。

日本的国债利率再这么飙升下去,那就不是难受不难受的问题了,有财政崩溃,触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日债崩了,这是给美元捅刀子啊!
    日债崩了,这是给美元捅刀子啊!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不愧是本子,关键时候永远能捅人一刀。美国人曾经为了对付日本组织人力物力写了一本《菊与刀》,好日子过久了,只看到本子一脸谄媚舔菊的柔媚,全然忘了人家把吕布当偶像来拜,身上随时带着小刀,等的就是你虚弱的时候,好捅你菊花一刀。好几年前写过一篇《》,那时候大约连本子都没想过,平时高高在上的美帝能衰成今天这个样子,在中东被人用拖鞋反复揍,还得舔着脸假装一切安好,去中东讨饭,明知道拖鞋是大户家豢养的,也只能忍了。以色列想吃掉加沙那么小一块地,...

    2025-05-24 07:20:19
  • 国债滞销拍卖遇冷,美国再次股债汇三杀!
    国债滞销拍卖遇冷,美国再次股债汇三杀!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36.2万亿美元,没人指望过美国能还清这些债务的本金,美国自己也没打算还过。不打算还本金,又要维持债务信用,那就必须保证还得起利息,同时不断的借新还旧,发新国债借到新钱,把老国债到期的本金给支付了。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美国财政部进行了20年期国债的拍卖,准备募集160亿美元的资金。没写错,本轮拍卖的国债规模是160亿美元,就这么点。拍卖前,二级市场交易的2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4.9978%,但公开拍卖预计的发行利率约为5.035%,...

    2025-05-23 14:08:28
  • 为什么“白宫严选”是英雄榜?
    为什么“白宫严选”是英雄榜?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讲一个道理,为什么“白宫严选”可信?因为白宫制裁的只有一种情况——“某项技术处于将要突破的状态,并且未来将会对它的科技霸权产生巨大的威胁”。白宫确实不会制裁低端产业、通过购买和租赁产生的下游产业、经过层层包装实际上被美国控制的“国际资本”……另外,白宫也不会制裁那些已经取得突破、并且领先美国、供应链不受任何制约的产业,因为没意义。简而言之,白宫是坏批,不是傻子,它只制裁“制裁了有用的”东西,它是有备而来,不是乱打的。比如说,制裁某科技公司有用,因为这家公司通信领...

    2025-05-23 14:08:24
  • 特朗普下狠手了,这是要彻底废了哈佛啊!
    特朗普下狠手了,这是要彻底废了哈佛啊!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特朗普下狠手了,感觉这是釜底抽薪,要彻底废了哈佛大学啊。5月22日,美国政府下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现在的数千名留学生,你们要么转学,要么就失去合法身份。你没看错。这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堂而皇之的命令,就登在网站上。我看到,法新社的感叹: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为什么会这样?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说法,哈佛校园现在不安全,对犹太学生充满敌意,对哈马斯表示同情,而且“采用了种族主义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做法”。对哈佛下手,也是在杀鸡儆猴。国...

    2025-05-23 14:08:22
  • 战机神话破灭,马克龙急电北京释放三个重磅信号!
    战机神话破灭,马克龙急电北京释放三个重磅信号!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战机神话破灭,马克龙急电北京释放三个重磅信号!法国总统突然主动打电话到北京,很多战友问:马克龙这个嘴上没毛的家伙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这是突然想明白了,还是另有他图?在分析讨论这一通电话一年,占豪想和战友们多聊几句法国的情况。近几年错过百年变局这个战略机遇最大的西方国家是谁?占豪认为,毫无疑问是法国。为什么是他?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说明这一点:一、对美战略依附导致法国错失承接大国权力良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解构美国独家霸权是大势所趋。对大国而言,这是战...

    2025-05-23 14:08:19
  • 特朗普急眼了,开启全球追杀令,新的挑战来了!
    特朗普急眼了,开启全球追杀令,新的挑战来了!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土豆说:特朗普狗急跳墙,对中国的昇腾芯片下达了全球追杀令。现在的状态,是美国一看,正常的手段已经竞争不过中国了,将在政策上可能做出重大调整,而我们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今天,聊聊最新科技战的状态。我在过去的几年一直说,中国科技不怕封锁,只怕倾销。为什么我个人一直是希望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原因很多。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科技战,相当于是旗帜鲜明的告诉中国企业:你们只能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还想用美国的技术吗?门都没有!在特朗普的助攻之下,曾...

    2025-05-23 14:08:17
  • 见招拆招!
    见招拆招!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特朗普声称要解决俄乌问题,上任一百多天来确实也做了几轮努力,对此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对乌克兰施压特朗普调停俄乌冲突是以“对乌施压”作为起手式的,他自称“以为泽连斯基比较好对付”,这一阶段的高潮事件即2月28日在白宫发生的激烈吵架。特朗普和万斯以“二打一”的姿态当着记者面怒怼泽连斯基,诞生了诸如“不知感恩”“不穿西装”“你无牌可打”等一系列金句。同期俄罗斯方面非常兴奋,认为形势大好,在美俄沙特会谈以及普京特朗普通话期...

    2025-05-23 14:08:14
  • 现场视频公布,中国海警依法对菲非法闯入船只采取管控措施
    现场视频公布,中国海警依法对菲非法闯入船只采取管控措施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21日,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非法闯入渚碧礁、铁线礁附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采取管控措施。5月22日晚,中国海警发布现场视频。据中国海警22日早前通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5月21日,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中国南沙渚碧礁、铁线礁附近海域,并组织人员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控措施,并...

    2025-05-23 09:11:09
  • 毛克疾:“赢学”翻车,印度外交官成了“卖国贼”
    毛克疾:“赢学”翻车,印度外交官成了“卖国贼”

    印度与巴基斯坦宣布停火后,印方代号“辛杜尔”的军事行动也告一段落。然而,停火协议的达成并未带来国内舆论的平静,反而引发了一场针对印度外交人员的大规模网络暴力事件。成功达成停火后,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和外交秘书(相当于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唐勇胜(Vikram Misri)组成的外交团队不仅没有收获掌声,反而被印度“爱国网民”打成“卖国贼”“民族耻辱”,甚至他们的生活细节和家庭...

    2025-05-23 09:11:05
  • 黄靖:美国“加速主义”风头无两,但真正的危险还没来到
    黄靖:美国“加速主义”风头无两,但真正的危险还没来到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如何有效管控人工智能出现了两大派别之争:“技术管控派”和“资本加速派”。这一分歧也折射出了更深层的意识形态对立:前者倾向民主制度下的分权管理,后者则与右翼保守主义结合,支持集权以提升效率。在本文作者看来,AI发展的核心问题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平衡平等与自由、权力与资本的关系,否则人类可能面临比AI失控更严峻的内部分裂危机。本文根据作者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 所以皮特·蒂尔和埃隆·马斯克这些人反对对人工智能进行管理,要让人工智能自由自在地发展。他们认为,我们只要紧紧...

    2025-05-23 0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