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老师和小姐姐
7月7日,人报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标题叫《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是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
乍一看,我还以为有敌特渗透,把那套多元平等包容DEI从美利坚变废为宝移到了咱们这。
再一看,这位同志确实写的仅仅是同志。
与之相对应的,同志呼吁同志完没几天,7月9日,郑州有17人因为在人民公园打人被抓(其中5人因未满16周岁不予执行)。
通报中没说,这17位同志打的都是他们认为的同志,受害者中有些可能是同志,有些可能不是同志。
写到这里,我诗性大发,决定来一句绕口令:
老五和老四说老三的老二老大啦!
我要在公众号写一篇正视各类对人称呼的文章,读者一定认为我吃饱了撑的取关;人报这么操作,换来超400万浏览量。
所以同样的事在不同的平台是有不同结果的。
比如你在短视频平台直播跳舞,一堆老色批评头论足饶有兴致;你要在爱情动作电影里光跳舞,人快进条都给你拉到底。
比如你在B站当老师,按照如今的广告收益,那就真是用爱发电;你要在P站当老师,嘿你还别说,观赏者众,流量分成效果显著!
正所谓,老师不应该叫同志,老师也可以是同志。
我对同志的观点,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不喜欢和不允许》。
当一个社会全都整齐划一统一思想了,我建议这样的社会就别造人了,改克隆得了。
在一个对女性都没有足够尊重的土地,争辩小姐和小姐姐哪个称谓更庸俗,就像脱裤子放屁。
如果一个称呼就能体现是否尊重,那尊重也未免太廉价了,廉价到人民都形同人名。
风气有没有淳朴,那是环境决定的。环境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我们只能选择干。
都谈到干了,还淳朴个鸡毛?
不过这篇文章并非一无是处。
它唯一的作用是:
今后当我打出同志二字,系统一定会犯难,这篇文章到底给不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