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日韩欧明显在敷衍特朗普!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10 07:20:14 围观 : 评论

作者:风雨如歌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2025年8月4日,日本国会议事堂内,气氛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议员们向首相石破茂抛出无数个问题,核心只有一个:那份沉甸甸的《美日贸易协议》,那些对日本有害的条款,日本应该怎么执行?

面对围攻的议员,石破茂说出了一句令外界惊讶的话:“要执行这一协议的条款,可能要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

言外之意,便是协议难以落实。

难以落实的,何止《美日贸易协议》,还有《美欧贸易协议》以及《美韩贸易协议》。这些特朗普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签订的协议,很可能沦为一张废纸。

这三份令特朗普“大赢特赢”的贸易协议,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核心有四条:接受美国关税、投资美国、购买美国能源、对美国开放市场。

关税上,美国给欧盟、日本、韩国统一定为15%,但钢铁、铝和铜的关税另算,一律50%;

投资美国上,欧盟承诺6000亿美元,日本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美元,全部砸向美国制造业,而投资所获利润,美国将分得九成;

购买美国能源上,欧盟7500亿美元,韩国1000亿美元,日本的金额虽未明确,但要掏的钱显然不会少于韩国;

对美开放市场的重点,则聚焦于农产品和汽车两大行业。

简而言之,特朗普的盘算一目了然:以关税为施压手段,迫使欧盟及日韩购买美国的能源、农产品和汽车,并向美国制造业注入巨额投资。

若全部落实,美国自然是“大赢特赢”。可协议才达成没几天,变数已然浮现。

最直接的分歧,在于投资美国的资金来源。

特朗普称,这些资金将由欧日韩官方出资,成立一个由美国管理的投资基金。

但根据《政客》杂志的报道,7月28日下午,两名欧盟官员表示,“这些资金将完全来自私营部门的投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对此没有管辖权。”

也就是说,这6000亿美元,欧盟官方一分都不会出,而是由私营企业自主决定。

石破茂也表态:“这一计划将由私营部门决定,日本政府无权强制企业签署相关合同。”

私营企业的投资变数极大,或许今天承诺投资十亿美元,明天就可能因市场行情波动而变卦撤资。这么一来,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还怎么落实?

此前“星际之门”计划面临烂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5年1月22日,特朗普上任次日,甲骨文、软银与Open AI联合启动“星际之门”计划,计划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以满足人工智能行业的需求。

该计划中,软银负责出资,甲骨文提供技术支持,Open AI则负责运营。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笔数千亿美元的投资无疑是重大利好。

特朗普对“星际之门”计划极为重视,在白宫亲自宣布计划启动。

然而,7月2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星际之门”计划已濒临夭折,原因是甲骨文、软银和Open AI之间,存在诸多分歧难以解决。

这5000亿美元投资,大概率是没了。

再比如,日本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乍听之下,似乎日本农业要陷入困境。

但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说得很明白,“进口大米的总量并不会增加。”

这话什么意思?

日本每年进口大米的配额为77万吨,其中美国大米占45万吨。在45万吨这个基础上,进口量可能会增加到55万吨或60万吨,但不会超过77万吨。

这些增加的大米配额,原本属于东南亚国家。日本不过把东南亚国家的大米配额挪给了美国,根本谈不上开放市场,本土大米的销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有一个细节,很能反映欧日韩的心态。

日本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并无书面文本,仅是口头承诺。

有过谈判经验的人都清楚,若真心想落实协议,怎会连书面文本都没有。

不仅美日协议如此,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透露,美韩协议和美欧协议,同样没有书面文本。

显然,各方都想敷衍了事。


各方不愿落实协议,直接原因是内部的强烈反对。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法国总理贝鲁直言,协议达成之日是个“黑暗的日子”。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毫不客气地说,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成早餐“吃”了(美欧协议是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谈的)。

他们的愤怒,源于协议的“慷他人之慨”。

农产品是法国和匈牙利的核心出口产业,尤其是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小麦、蔬菜、水果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美欧贸易协议的本质,是为保全欧洲汽车产业,选择牺牲欧洲农业。

巧了,冯德莱恩是德国人,汽车又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于是在法国看来,“美欧协议”就是德国出卖法国。

俄乌战争后的欧盟,本就风雨飘摇,隐隐有分崩离析之态,若法国蒙受重大损失,欧盟内部的裂痕,恐怕会进一步扩大。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同样高涨,农协的不满最为突出。

美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严重损害农协利益,而农协是执政党自民党的核心票仓,其上下游体系涉及上千万人。

自民党无论得罪谁,都不敢轻易触碰农协的利益。

2015年日本加入TPP谈判时,美国曾向安倍政府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

而安倍始终未让步太多。要知道,安倍是强势首相,连他都不敢在农产品问题上过多让步。石破茂作为弱势首相,更难有底气得罪农协。

不愿落实协议的根本原因,是财政困难。

这些年大环境欠佳,尤其是疫情与俄乌战争之后,各国囊中羞涩,财政赤字持续攀升,看不到扭转的迹象,都只能咬牙硬撑。

以日本为例,其国债规模占GDP的比例已突破260%,即便利率较低,利息支付的压力依然巨大。

按照日本政府的预估,2025年的国债利息支出,将占到总预算的25%。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美国。自身都难保,日本政府上哪找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

欧盟的状况差不多。

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2024年GDP负增长0.2%,这是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另两个核心法国和意大利,GDP增长率常年在1%上下徘徊。

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刺激了极右翼的崛起。

为援助乌克兰,欧盟省吃俭用了三年,给乌克兰的资金合计也不到6000亿美元。

如果还要向美国支付6000亿美元,别说勒紧裤腰带,欧盟就算把自己勒死也挤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即便欧日韩有心推动协议落地,以美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

单说能源订单,仅欧日韩给美国的能源订单,明面上就不低于9500亿美元,还没算其他国家,美国的油气企业有这么大产能?

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CNBC,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人士说,特朗普的欧盟贸易协议是基于大规模的能源采购,这不太可能实现》。

图片

文章认为,如果欧盟要达成三年向美国采购7500亿能源产品的目标,则每年至少采购2500亿美元。

考虑到2024年,美国对欧盟的能源总出口额度是800亿美元,要达到2500亿美元得增加三倍以上,一时半会哪来的产能?

那么,能不能增加产能?

理论上可以,但变数太多。产能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形成,建厂需要时间,工人培训需要时间,审批流程以及杂七杂八的事情,都需要时间。

一番折腾下来,怎么也得一两年后才能有产出,可市场瞬息万变,万一到时候客户不要了呢?有多少人敢冒这个险?

美国企业竞争力衰退也是个问题,以美国汽车企业为例。

特朗普一直认为,欧日韩的汽车品牌,在美国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而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却未能占据同等份额,这一定是它们的贸易或非贸易壁垒在作祟。

只要把壁垒拆掉,美国汽车便可长驱直入。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美国汽车品牌在欧日韩市场的失利,虽有非贸易壁垒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自身竞争力不足。

欧洲的人口密度高,街道较狭窄,大型汽车不吃香,消费者更青睐小型车;欧洲油价偏高,消费者对车辆的省油性能尤为看重。

而美国地广人稀,街道宽阔,民众更倾向于选择空间充裕的大型车。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美国的油价较低,汽车耗油量高点也无关紧要。

欧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明显,理论上,美国车企应投放不同的产品,但它们只是简单地将美国生产的车型,运往欧洲销售,没有任何针对性改进,自然不受市场欢迎。

今年2月,BBC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欧洲人为什么不买更多的美国汽车?》

文章明确指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缺乏本土化能力,不愿意针对欧洲市场的情况,做出改进,而是机械地照搬美国市场的经验。

类似的错误,早在90年代,美国车企便已在日本市场犯下过,导致美国汽车退出了日本市场。不提升竞争力,简单地把锅甩给非贸易壁垒,无疑是自欺欺人。

阻碍协议落实的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

本来,日本和美国谈好的关税税率,是15%,这个数字在承受范围内。

结果,8月6日,特朗普突然变卦,表示15%,不是只收你15%,而是在现有关税数字的基础上,加15%。

这么算的话,日本大部分输美商品,就要面临不低于25%的关税税率。

这下,日本是真麻了。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强烈要求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特朗普可没那么容易妥协。毫无疑问,类似的变卦后续还会有。

变卦越多,协议告吹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即便最终不能全部落实,特朗普的一番折腾也并非全无意义。

在特朗普二次上台前,美国每月的关税收入,不过50-60亿美元,但今年6月,经过特朗普加税,美国的关税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272亿美元。

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2025年的关税收入,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财政收入来源(前两大是个税和工资税)。

若一切顺利,未来十年,关税能为美国财政带来两万亿美元收入,在债台高筑且要通过《大而美法案》进行大减税的背景下,这笔钱至关重要。

所以,美国媒体普遍预测,即便2029年上台一个民主党总统,也不会轻易降低关税。


美国能把一众盟友拢在身边,靠的不只是航母和美元,更关键的是那扇敞开的市场大门。

过去很长一段世界,美国愿意把自家市场让出一部分,盟友们能承接产业分工,靠出口赚到钱,日本的汽车、欧洲的机械,都能顺顺当当打进美国市场。

有了这层好处,大家自然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盟友体系也就稳当了几十年。

可特朗普把关税的闸门拉下来后,盟友们再想把东西卖到美国,成本凭空高了一大截,利润薄了不少。

更棘手的是,这道关税闸门恐怕很难再重新开启。正如前面所说,在财政压力与社会情绪面前,即便四年后换一位民主党总统,关税也很难再降下来。

美国的盟友体系,地基从来不是所谓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利”字,是产业分工下,美国的让利。但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下,让利换盟友效忠的模式,便难以为继。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美国的盟友体系上,裂开了一道深深的缝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忠心耿耿”的盟友们也会琢磨:

既然好处没了,凭什么还要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呢?




相关文章

  • 特朗普剑指一带一路!
    特朗普剑指一带一路!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特朗普要对一带一路动手了,这是因为搞了半天终于认识到了问题在哪。人的工作对象是不可能和你谈好的,对着工作对象谈工作,就好比下象棋,对面始终是对手盘。 政治的问题在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关键在于交朋友,不在于搞对手盘,对手盘是不可能脱鞋的,就算是下象棋,对手也没有扔了老帅就认输的,起码要下一会再说。 以前的特朗普就是因为一直在跟对手盘干,搞得水平很差,就像一个智障,上台大半年后,特朗普的水平突然大幅提高,现在美国纵横捭阖的恢复到了和拜登时期布林肯...

    2025-08-10 07:20:24
  • 日韩欧明显在敷衍特朗普!
    日韩欧明显在敷衍特朗普!

    作者:风雨如歌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2025年8月4日,日本国会议事堂内,气氛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议员们向首相石破茂抛出无数个问题,核心只有一个:那份沉甸甸的《美日贸易协议》,那些对日本有害的条款,日本应该怎么执行?面对围攻的议员,石破茂说出了一句令外界惊讶的话:“要执行这一协议的条款,可能要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言外之意,便是协议难以落实。难以落实的,何止《美日贸易协议》,还有《美欧贸易协议》以及《美韩贸易协议》。这些特朗普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签订的协议,很可能沦为...

    2025-08-10 07:20:14
  • 美俄开始反转?
    美俄开始反转?

    作者:阿旦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特朗普准备跟普京见面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任何成果,他们基本上就没有见面的必要,所以这大概率是之前美国的中东特使访问俄罗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后就等着双方见面之后,就可以拍板了。从美国和俄罗斯两边的表态来看,对于阶段性的合作,双方都还是有这个意愿的,尤其是美国,对于俄罗斯的诚意高度赞赏,其实主要是因为现在特朗普急需一个台阶,俄罗斯这个事情,哪怕只有一个阶段性进展,对他来说也是个就坡下驴的机会,就怕俄罗斯完全不买账,还好的是,俄罗斯还是善解人意...

    2025-08-10 07:20:13
  • 日本上了美国餐桌,还在蹦跶!
    日本上了美国餐桌,还在蹦跶!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这几天让我看到最有乐子的新闻,就是美国和日本在达成的关税税率出现认知偏差的事情。这个事情之前短评有提到过,今天有了新进展。8月8日表示,美国确认将停止对日本叠加征收普遍性关税,并按照承诺削减汽车关税。对这件事情,本文会做个详细分析。(1)8月6日早上,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对记者表示,美国方面公布的8月7日开始征收关税的官方公告与此前日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日本要求美方予以纠正。赤泽亮正表示,此前与美方反复确认,针对现有税率低于15%的商品...

    2025-08-10 07:20:11
  • 介入台海,菲律宾的“底气”在哪?
    介入台海,菲律宾的“底气”在哪?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印时大放厥词,说台海要是打起来,菲律宾将不得不介入。一个南海小国,突然蹦到台海问题上瞎嚷嚷?菲律宾的“底气”在哪?要说马科斯这波操作,得先看看他家底,菲律宾现在日子可不好过。国内经济半死不活,家族政治斗得你死我活,前总统杜特尔特留下的“反毒战争”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国际刑事法院又盯着他不放。这时候,马科斯急需找个“外部敌人”转移国内矛盾,美国递来的“橄榄枝”正好成了他的救命稻草。而军方那些个大佬,早就眼馋美国的军火和钞票,巴不得抱紧美国大腿。说白了,马科斯为...

    2025-08-10 07:20:09
  • 普京有大动作!
    普京有大动作!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8月8日,很特殊的一天,美国最后通牒日到期,普京则有大动作。看了一下,一天之内,他连打五个电话。分别打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印度总理莫迪,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以及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前的8月7日,普京还跟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了电话。主题都一样,通报俄美最近接触沟通的情况——8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会见了访问俄罗斯的美国特使维特科夫。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冲突确实已到了重大转变时刻,俄美关系也正发生重大而...

    2025-08-09 14:08:27
  • 字少事大:中俄紧急通话,释放重大信号!
    字少事大:中俄紧急通话,释放重大信号!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字少事大,中俄紧急通话,释放重大信号!普京还是知道轻重的。在确定与特朗普会面后,8月8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应约与普京通了电话。在与特朗普会晤前,普京给北京打电话这事很大,但两国元首通电话的新闻却很短,这是典型的字少事大,实则暗藏玄机。这通电话,发生在俄美接触频繁、中东局势动荡的敏感节点,其背后释放的信号值得战友们细细品味。可能很多战友立刻会问?为啥“普特会”前普京要致电北京呢?普京主动向中方通报了与美国总统特使威特科夫的会晤成果,并强调“俄中全面战略协...

    2025-08-09 14:08:25
  • 苏林和梁强的出访规格!
    苏林和梁强的出访规格!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近几个月,越南“四驾马车”中排名前二的苏林和梁强都有频繁外访。梁强4月份去了老挝,刚刚又访问了埃及和安哥拉。苏林5月份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四国访问,8月10日又将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自李在明6月当选总统以来首位访韩的外国领导人。据越媒报道,苏林将与李在明讨论地区安全、高速列车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等战略问题。以此为引子,本篇从一个细节出发聊聊梁强和苏林的出访规格。这则苏林即将出访的新闻报道截自越南“人民军队报”官网(越、英、中三语)...

    2025-08-09 14:08:21
  • 台湾韩国芯片行业遭重创,美国宣布征收100%关税!
    台湾韩国芯片行业遭重创,美国宣布征收100%关税!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又整新活了,在8月6日宣布美国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的进口关税,这个关税不针对某个特定国家,所有美国进口的半导体和芯片均要征收这个关税。消息放出后,菲律宾立刻炸锅了,声称这将对菲律宾的出口产业构成“毁灭性影响”,因为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金额占到了菲律宾出口额的53.4%。看起来比例很吓人,但实际上不算什么,无论以哪种口径计算,菲律宾都不属于半导体行业的大国强国。美国本土半导体和芯片产能占全球比重,已从1990年的37%跌至现在的12%。目前全球7...

    2025-08-09 14:08:19
  • 印度走投无路,去投八路?
    印度走投无路,去投八路?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短短几天,美印关系便急转直下,从战略伙伴关系演变为公开对抗。8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对等关税,8月7日生效,印度国内一片哗然。8月6日,特朗普又以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再加25%关税。50%,印度成了全球被美国加征关税最高的国家。而印度对美国却毫无还手之力,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一张像样的牌来反制美国。印度多家媒体愤怒的宣布:不再喜欢特朗普!说得好像特朗普在意印度人对他的感受似的。在外部,莫迪除了与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之外,也无计可施。而巴西跟印...

    2025-08-09 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