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炸弹拆城,倚强凌弱的标配战法!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在乌克兰东部的战场地图上,红军城已被血与火重绘轮廓。
这里不仅是前线的一个点位,更是俄乌战争中最密集的毁灭实验场。
俄军在这一战场上,几乎将现代战争中“倚强凌弱”的所有战法演示了一遍。
进入2025年以来,俄军攻坚战的核心手段,就是三种型号的FAB500、FAB1500、以及重达三吨的FAB-3000滑翔制导炸弹。
一、拆城开始!
俄军筹备红军城战役已经半年之久,目前围三阙一,外围摆了11万大军,坐等乌军来援。
所谓围点打援,真实的目的就是消灭的人的有生力量。
随着红军城战役的展开,俄军侦察与破坏小组,不断渗入市中心和北部,为俄空天军和无人机指引打击目标。
在俄军特种作战小组背后,是是全天候运转的各型无人机——天竺葵、天鹰、天狼星。它们在上空像猎鹰般盘旋,实时锁定乌军阵地、炮位与补给线。
每一次坐标上传,都可能换来一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或远程爆炸无人机的精准降临。
然而,无人机只是开胃菜。
真正改变战场态势的,是FAB-3000频繁登场。
FAB-3000弹体3吨,爆炸部1吨,挂载在苏-34或苏-35战机上,加装了滑翔制导挂件,在几十公里外就能投放,能够精确命中建筑、堡垒或集结区。
红军城里,换防上来的乌军第63机步旅刚刚布置阵地,就被一轮FAB-3000覆盖打击摧毁了大半火力点。
随着炸弹落地,整条街道都在颤动,世界瞬间变得安静,因为所有人都被震聋了耳朵。
乌军派进城区的德国豹2在被炸塌的街区中寸步难行。
俄军战术十分清晰:先用侦察无人机锁定目标,再用大当量精确制导炸弹直接拆除防御据点。根本不和乌军不打巷战,直接拆掉这个巷子多简单。
不过,乌军也在加大力度清除俄军特战小队。最新视频显示乌军俘虏了6名渗透的俄军。
这些都是敢死队,被俘了也是英雄!

二、战争工业!
要把FAB-3000这种级别的炸弹作为日常轰炸弹药,需要强大的生产能力。
按照测算,俄军2024年在俄乌战场用了4万枚FAB系列炸弹,但今年4月,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5000枚FAB炸弹。如果2025年还不停战,也许俄军将投放6万枚FAB滑翔制导炸弹。
这个数据极其惊人,比起大口径炮弹洗地的攻击效果好太多了。
俄军过去一年中,无人机、制导炸弹的产量成倍增长。
天竺葵、天鹰、天狼星等无人机的产线昼夜不停,FAB系列炸弹也在持续增产。
俄军已经为FAB系列加装UMPK(通用滑翔制导套件),让这种本该由重轰炸机低空投放的傻大黑粗摇身一变成了几十公里外的精确制导武器。
爆炸效果可怕到什么程度?
一枚FAB-3000爆炸,半栋楼瞬间坍塌,街道震动,防御阵地连同地面掩体一并被掀翻。
这种打击不仅消灭了有生力量,更直接摧毁了乌军士气。

三、乌军死守!
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明知道俄军在围城打援,但不得不派援军前来阻击。因为一旦红军城失守,俄军中央军区16万大军将迅速突破顿涅茨克西部,进入到滴捏菠萝彼得罗夫斯克州,直接逼近到第聂伯河,乌军将损失一百多公里的领土空间。
为此,乌军在红军城外围建立了几公里范围的无人机杀伤区,试图用廉价无人机与地雷延缓俄军推进节奏,让俄军付出时间成本和小股部队的消耗。
俄军并不急于求成,只是班排级小组推进几十米就停下清理阵地。
在这种消耗战下,乌军的弹药和人力困难不断被放大。

四、俄军战法!
俄军在红军城的打法有几个显著特征:
不打硬碰硬的集团冲锋,大规模的装甲突击已不再是首选,因为那会成为无人机蜂群攻击的目标。俄军改用小分队、无人机、炮兵和航空炸弹组合,逐步削弱防线。
以大当量制导弹药取代步兵攻坚,拿下一个城区,传统方式可能需要几千人轮番攻入,付出巨大伤亡。现在俄军直接用FAB-3000炸平整片街区,省去了血腥的巷战。
消耗战与心理战并行,乌军兵源有限,补给依赖西方。俄军的目标是先耗空对方的人力,再通过心理震慑迫使防守方撤退。
这种战法对于装备不足、兵力短缺的一方几乎是致命的。
即便有先进防空系统,也难以拦截从几十公里外投下的滑翔炸弹。
俄军在红军城的表现,也给其他潜在冲突地区提供了样板。
如果未来在亚太地区发生大规模作战,这种炸弹拆城的战法同样适用。任何顽强抵抗的据点,都可能在几枚大当量炸弹下化为废墟。
红军城之战,可能并不会在战史上留下与斯大林格勒那样的宏大叙事,但它会成为21世纪城市攻防战法转变的注脚。
在这里,俄军用工业与火力,展示了倚强凌弱的标配打法,不求一日夺城,但求日复一日削弱对手的筋骨与意志。
战争的结局或许要在更长的时间线里才能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