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金灿荣:别再迷信纠错力,现在的美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08-16 09:10:27 围观 : 评论

谈及美国,人们常想到自由、民主、机会之地等词汇,这些构成美国对外形象,塑造世界认知。但观察当下美国,总统权力扩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泛滥等现象,与“自由灯塔”形象不符,让人质疑美国是否真是自由主义典范。

普利策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者史蒂文・哈恩在《自由之困》中,以严谨研究和细腻笔触呈现不同的美国历史画卷,帮助我们从历史根源理解美国当下困境。该书打破传统自由主义主导的美国历史叙事,指出非自由主义贯穿美国250年历史,是塑造其政治发展的结构性部分,扎根于国家建构、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今年7月,中信出版集团邀请金灿荣教授、李翔及译者袁野举办《自由之困》新书分享会。对谈中,深入探讨美国为何一面标榜“自由灯塔”,一面深陷非自由困境,如何从历史看清其表象下的复杂肌理,读懂当下美国社会撕裂与制度困境的缘由。对话旨在以新视角理解美国,也为思考自身社会发展提供镜鉴。

以下内容基于金灿荣教授的讲述整理而成:

01美国的双重性: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的长期并存

美国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最早讲这个特点其实是法国人,就是托克维尔,他到美国转了一圈,写了一个《论美国的民主》,说美国这个国家跟欧洲不同,自由本色特别强。但是,很长时间内美国人其实不认这个东西,因为当时大部分美国学者其实是跟随欧洲的,没真正地让美国学界独立出来。

我很同意这个作者的说法,其实是到了19世纪末进步主义,出来一个学派,弗雷德里克·特纳的新边疆学说,通过强调自身更强的自由主义传统,美国学术传统才与欧洲分开。说美国有欧洲因素,但是美国的整个环境跟欧洲不一样,不断地开拓新边疆,这个就造成了美国跟欧洲本质上的不同。

亚历克西-夏尔-亨利·克莱雷尔,托克维尔伯爵,通称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曾担任法国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著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美国其实一开始就是混杂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自由主义传统只是一面,另外一面不说,但它在一直在,只不过没有凸显出来。这本书就系统地梳理了,它为什么存在?表现形式怎么样?比如说白人至上主义、等级制排他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开始就有,现在也有,从来没变过。

美国本来就有两个传统,既有自由主义,也有非自由主义,但为什么自由主义这一面会凸显出来?除了理论上,特别是在实践中,美国更需要凸显这一传统。比如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制度遇到了挑战:欧洲有法西斯、纳粹这些意识形态,还有他们视为对手的斯大林模式——30年代西方陷入困境时,苏联却蒸蒸日上。面对这些20世纪的新模式挑战,美国为了凸显自身与它们的不同,有了更强的动机去强调自由主义传统,威尔逊主义就起了很大作用。而随着冷战的展开,这种需求就更迫切了。

到了冷战后,美国人觉得历史都结束了。大家都知道弗朗西斯·福山(日裔,哈佛毕业)写了《历史的终结》,意思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管理形态已经达到最高级,就是自由民主,无论怎么折腾,管理形式都超不过它。在政治哲学意义上,人类历史终结了——人类还在,但治理模式已达顶峰。这其实是美国在冷战中获胜后,为巩固成果,把自由民主抬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地位。

但这个判断其实是错的。美国其实很复杂,你能看到它自由主义的一面,却没看到它内心的复杂和阴暗面。美国学界过去总藏着这一面,只强调自由主义,其实挺有误导性。而实践中,问题也渐渐暴露:比如很多国家照搬美国模式追求自由民主,最后得到的却是非自由的民主。

我应该是中国学生中比较早注意到美国民粹主义传统的,最早的像托马斯·杰弗逊,后来的西奥多·罗斯福,再后来就是小布什。美国社会当中经常有一种很强的民粹主义,仇恨精英或者怀疑精英,认为这些精英都是帮坏人,他们带有反智主义色彩,对知识分子有内生的强烈怀疑。另外有白人至上主义这种东西,特别排他。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这种东西其实挺重的,但我很早就注意到美国教科书基本上回避这一点,只强调自己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美国特别爱讲的,潜台词就是美国比一般国家更有道德感、更有人文关怀、更包容。这当然是美国的一面,毕竟美国发展得好,有条件展现这些“善心”。但美国其实很复杂,除了这一面,还有民粹主义那一面。

只不过随着特朗普上台,我才感觉到自己之前还是有点低估了这种传统的影响力。这种低估可能源于我对美国的了解不够全面,毕竟我接触到的美国人大都是精英,比如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毕业的学者,他们嘴里讲的是抽象的“人类之爱”,实际上可能连邻居都不怎么关心。

02特朗普现象的根源:深厚社会基础与历史必然性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出现特朗普现象,起初确实显得有些例外。我记得2016年他刚出现时,我认识的美国学者都感到很意外,他们也纳闷“怎么会出现特朗普呢?”当时好几个美国朋友跟我讲,“the only thing certain is uncertain(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特朗普带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2016年他当选或许有偶然因素,但2024年他能“二进宫”,就绝非偶然了。从很多数据来看,甚至有说法认为2020年他其实赢了,只是被“做票”做掉了。如此说来,他实际上相当于三次获胜,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背后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

特朗普的权力基础主要有三派。第一派是MAGA派,以白人蓝领工人为基干群众,万斯就是这一派的代表;第二派是华尔街的传统右翼,代表人物包括卢比奥和财政部长贝森特,原本以为他们会与特朗普闹矛盾,现在看来融合得很好;第三派是硅谷的科技精英,以马斯克为代表,不过现在已经闹翻了。所以可以说,特朗普能进入白宫,靠的就是这三股力量,目前万斯派和他关系依旧紧密,华尔街派也还算融洽,主要问题出在硅谷精英这边。

今年2月,白宫社交媒体账号转载了特朗普引述据说出自拿破仑·波拿巴的一句话:拯救国家之人不违反任何法律。

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些近期的解释,比如美国精英层过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民主党。以前美国政治领导人都讲究平衡派系,照顾各方利益,这样才能让政府运作顺畅。但特朗普却完全不同,他不管别人怎么想,只图自己“爽”,结果还真就当选了。而且上台6个月以来,他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很高,尽管在整个社会的支持率不算高。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再看民主党,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特朗普的民调基础开始下滑,但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很低,至今拿不出一个像样的领军人物。比如纽森,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行,高铁项目花了400多亿美元却一寸没建,最后干脆取消,还没人负责,这也是美国制度可怕的地方。而且民主党内部还在往更左的方向走,在纽约市的内部选举中,乌干达裔的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就比以前的左派更激进。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特朗普现象的出现并非不可理解。按照相关逻辑,现在的美国产生特朗普现象其实很正常:他整体偏右,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都很强烈,本质上带有白人至上主义——你看他现在的内阁,基本没有有色人种,和之前的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政府那种多元化的构成完全不同,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这也正是我们看《自由之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现象的根源,所以说这本书的选题确实很好。

这种政治生态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高度撕裂:今年3月特朗普在国会进行国情咨文演说,一边共和党议员没等特朗普把话说完就站起来鼓掌,一句话能被打断好几次;另一边民主党议员则根本不认同,还举着“liar(骗子)”的牌子抗议,这就是当下美国的现实。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03美国社会的深层分裂:经济不平等与政治极化

美国内部治理显然出了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上的不平等:美国在全球化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大部分利润都被华尔街的经济精英拿走了,1%的人占据了绝大部分财富。这也正是2010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原因,当时参与者的口号直指这种现实:“林肯总统说错了,美国不是民有、民治、民享,而是1%的有、1%的治、1%的享。”

除了经济问题,政治上的弊端也很明显:左派过于偏激,无视基层民众(尤其是白领群体)贫困化这样的真实议题,反而去炒作一些虚无的话题,导致真正的社会主体被严重忽略。当然,从这些现象出发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深度不够。而《自由之困》这本书,深度就很足够,它从美国建国的历史源头去寻找这些问题的根源。

过去三四十年来,美国金融机构崛起,他们热衷于讲述普世价值的故事,用漂亮的辞藻掩盖背后的私利,在全球赚取利润。但这种发展模式是有牺牲品的,那就是美国的制造业——金融行业太容易赚钱,导致制造业不断衰败。

制造业衰败的必然结果是什么呢?是大量白人社区的衰败,万斯他们家所在的社区就是如此。那里原本有工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繁荣,社区氛围很好,工人们上班下班都聚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但从90年代开始,工厂没了,社区也随之衰败,很多人搬走了,人口不断减少,留下的多是老人或没有竞争力的人。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让万斯一举成名,它让美国社会意识到,作为社会主流的白人当中,竟然有这么大一群人过得如此糟糕。要知道,白人毕竟是美国的多数群体,而他们的中下层现在混得很惨,这显然说明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把社会主体搞成这副样子,肯定会出事。白人中下层的愤怒,让他们推出了特朗普,而特朗普恰恰把美国历史上被掩盖的那一面翻了出来。

美国不只有东西海岸那些光鲜的面孔,华尔街的金融权力、洛杉矶和硅谷的科技力量固然强大,但它还有另外一面,白人中下层正处于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可怜的境地,这是当今美国社会极其重要的现实。

特朗普2024年在艾奥瓦州参加竞选活动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04重新认识美国:超越片面印象,把握其复杂性

美国毫无疑问是中国未来的长期对手,所以理解美国的变化至关重要。不理解就没法跟他打交道,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学者对近期现象的解释,还得找历史原因。我认为这本书很有价值,它从历史和哲学层面解释了一个完整的美国,也是目前我看到的对特朗普现象最好的历史溯源,读完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恰好看到了一个特别好的美国,尤其是80年代,美国如日中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展现出的自信、开朗、幽默,民众的高参与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正因如此,我们临时形成了对美国的美好印象,以至于对今天的美国难以理解:特朗普显得格外“怪异”,他完全不像我们印象中的美国精英层,讲话粗鲁,用人也怪里怪气。他现在的内阁成员,多是当年无条件支持他的强硬派,不管管理能力、专业度如何,只要他看着顺眼就行,这在美国政治中真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这个国家其实相当成功,从13个小殖民地发展成世界第一,有很多原因,其中运气肯定是重要的一点。但现在,这种运气能不能延续就不好说了,再有机会,美国还能不能抓住?我从1984年在中国社科院美国所读研究生开始研究美国,至今40多年了。以前我和多数美国研究学者一样,觉得美国有个特点:纠错能力特别强,再大的挑战都能应对得不错。但现在,我对这一点没把握了。

就像人作为有机体有生老病死,国家也一样。18岁时得个感冒不吃药睡一觉就好,80岁时一场感冒可能就扛不住了,不同阶段应对问题的能力天差地别。现在的美国,感觉有点“老”了。如果还坚信美国和过去一样纠错能力强,觉得特朗普现象会自动消失,那就太乐观了。美国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否还有纠错能力、能否克服当前的“病症”,都是个大问号。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其实从19世纪就开始有译著,20世纪也一直很重要,但高质量的系统研究主要是改革开放后这40多年。不过,过去的研究有个根本缺陷:带有美国中心主义,过于崇拜美国。而现在美国变得复杂了,原来那套认知已经不适用了,必须跳出来——这本书正是一个起点。

通过这本书我们会知道,美国很复杂:它既有宣扬的自由主义传统,这是事实,但绝非全部;它还有“暗面”,而且这“暗面”的分量可能并不轻。就像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明物质只占4.9%,暗物质占25%,暗能量占70%一样,我们过去从历史中读到的美国,可能只是一个片段。

既然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国家的复杂性,我们也得用更复杂的视角看待它。以这本书为起点,努力深化对美国的研究,了解真正、全面的美国,才能更好地跟他打交道。说实话,我研究美国40多年,至今仍有很多地方搞不懂,但看了《自由之困》这本书后,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

《自由之困》/(美)史蒂文·哈恩 著;袁野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5-6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

谈及美国,人们常想到自由、民主、机会之地等词汇,这些构成美国对外形象,塑造世界认知。但观察当下美国,总统权力扩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泛滥等现象,与“自由灯塔”形象不符,让人质疑美国是否真是自由主义典范。

普利策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者史蒂文・哈恩在《自由之困》中,以严谨研究和细腻笔触呈现不同的美国历史画卷,帮助我们从历史根源理解美国当下困境。该书打破传统自由主义主导的美国历史叙事,指出非自由主义贯穿美国250年历史,是塑造其政治发展的结构性部分,扎根于国家建构、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今年7月,中信出版集团邀请金灿荣教授、李翔及译者袁野举办《自由之困》新书分享会。对谈中,深入探讨美国为何一面标榜“自由灯塔”,一面深陷非自由困境,如何从历史看清其表象下的复杂肌理,读懂当下美国社会撕裂与制度困境的缘由。对话旨在以新视角理解美国,也为思考自身社会发展提供镜鉴。

以下内容基于金灿荣教授的讲述整理而成:

01美国的双重性: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的长期并存

美国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最早讲这个特点其实是法国人,就是托克维尔,他到美国转了一圈,写了一个《论美国的民主》,说美国这个国家跟欧洲不同,自由本色特别强。但是,很长时间内美国人其实不认这个东西,因为当时大部分美国学者其实是跟随欧洲的,没真正地让美国学界独立出来。

我很同意这个作者的说法,其实是到了19世纪末进步主义,出来一个学派,弗雷德里克·特纳的新边疆学说,通过强调自身更强的自由主义传统,美国学术传统才与欧洲分开。说美国有欧洲因素,但是美国的整个环境跟欧洲不一样,不断地开拓新边疆,这个就造成了美国跟欧洲本质上的不同。

亚历克西-夏尔-亨利·克莱雷尔,托克维尔伯爵,通称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曾担任法国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著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其实一开始就是混杂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自由主义传统只是一面,另外一面不说,但它在一直在,只不过没有凸显出来。这本书就系统地梳理了,它为什么存在?表现形式怎么样?比如说白人至上主义、等级制排他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开始就有,现在也有,从来没变过。

美国本来就有两个传统,既有自由主义,也有非自由主义,但为什么自由主义这一面会凸显出来?除了理论上,特别是在实践中,美国更需要凸显这一传统。比如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制度遇到了挑战:欧洲有法西斯、纳粹这些意识形态,还有他们视为对手的斯大林模式——30年代西方陷入困境时,苏联却蒸蒸日上。面对这些20世纪的新模式挑战,美国为了凸显自身与它们的不同,有了更强的动机去强调自由主义传统,威尔逊主义就起了很大作用。而随着冷战的展开,这种需求就更迫切了。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到了冷战后,美国人觉得历史都结束了。大家都知道弗朗西斯·福山(日裔,哈佛毕业)写了《历史的终结》,意思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管理形态已经达到最高级,就是自由民主,无论怎么折腾,管理形式都超不过它。在政治哲学意义上,人类历史终结了——人类还在,但治理模式已达顶峰。这其实是美国在冷战中获胜后,为巩固成果,把自由民主抬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地位。

但这个判断其实是错的。美国其实很复杂,你能看到它自由主义的一面,却没看到它内心的复杂和阴暗面。美国学界过去总藏着这一面,只强调自由主义,其实挺有误导性。而实践中,问题也渐渐暴露:比如很多国家照搬美国模式追求自由民主,最后得到的却是非自由的民主。

我应该是中国学生中比较早注意到美国民粹主义传统的,最早的像托马斯·杰弗逊,后来的西奥多·罗斯福,再后来就是小布什。美国社会当中经常有一种很强的民粹主义,仇恨精英或者怀疑精英,认为这些精英都是帮坏人,他们带有反智主义色彩,对知识分子有内生的强烈怀疑。另外有白人至上主义这种东西,特别排他。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这种东西其实挺重的,但我很早就注意到美国教科书基本上回避这一点,只强调自己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美国特别爱讲的,潜台词就是美国比一般国家更有道德感、更有人文关怀、更包容。这当然是美国的一面,毕竟美国发展得好,有条件展现这些“善心”。但美国其实很复杂,除了这一面,还有民粹主义那一面。

只不过随着特朗普上台,我才感觉到自己之前还是有点低估了这种传统的影响力。这种低估可能源于我对美国的了解不够全面,毕竟我接触到的美国人大都是精英,比如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毕业的学者,他们嘴里讲的是抽象的“人类之爱”,实际上可能连邻居都不怎么关心。

02特朗普现象的根源:深厚社会基础与历史必然性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出现特朗普现象,起初确实显得有些例外。我记得2016年他刚出现时,我认识的美国学者都感到很意外,他们也纳闷“怎么会出现特朗普呢?”当时好几个美国朋友跟我讲,“the only thing certain is uncertain(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特朗普带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2016年他当选或许有偶然因素,但2024年他能“二进宫”,就绝非偶然了。从很多数据来看,甚至有说法认为2020年他其实赢了,只是被“做票”做掉了。如此说来,他实际上相当于三次获胜,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背后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

特朗普的权力基础主要有三派。第一派是MAGA派,以白人蓝领工人为基干群众,万斯就是这一派的代表;第二派是华尔街的传统右翼,代表人物包括卢比奥和财政部长贝森特,原本以为他们会与特朗普闹矛盾,现在看来融合得很好;第三派是硅谷的科技精英,以马斯克为代表,不过现在已经闹翻了。所以可以说,特朗普能进入白宫,靠的就是这三股力量,目前万斯派和他关系依旧紧密,华尔街派也还算融洽,主要问题出在硅谷精英这边。

今年2月,白宫社交媒体账号转载了特朗普引述据说出自拿破仑·波拿巴的一句话:拯救国家之人不违反任何法律。

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些近期的解释,比如美国精英层过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民主党。以前美国政治领导人都讲究平衡派系,照顾各方利益,这样才能让政府运作顺畅。但特朗普却完全不同,他不管别人怎么想,只图自己“爽”,结果还真就当选了。而且上台6个月以来,他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很高,尽管在整个社会的支持率不算高。

再看民主党,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特朗普的民调基础开始下滑,但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很低,至今拿不出一个像样的领军人物。比如纽森,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行,高铁项目花了400多亿美元却一寸没建,最后干脆取消,还没人负责,这也是美国制度可怕的地方。而且民主党内部还在往更左的方向走,在纽约市的内部选举中,乌干达裔的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就比以前的左派更激进。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特朗普现象的出现并非不可理解。按照相关逻辑,现在的美国产生特朗普现象其实很正常:他整体偏右,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都很强烈,本质上带有白人至上主义——你看他现在的内阁,基本没有有色人种,和之前的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政府那种多元化的构成完全不同,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这也正是我们看《自由之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现象的根源,所以说这本书的选题确实很好。

这种政治生态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高度撕裂:今年3月特朗普在国会进行国情咨文演说,一边共和党议员没等特朗普把话说完就站起来鼓掌,一句话能被打断好几次;另一边民主党议员则根本不认同,还举着“liar(骗子)”的牌子抗议,这就是当下美国的现实。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相关文章

  • 埃及学者阿穆:作为埃及人,我怎么看“西方伪史论”?
    埃及学者阿穆:作为埃及人,我怎么看“西方伪史论”?

    历时13个月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将于8月17日圆满收官。这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在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埃及热”。在尽情享受古埃及文物带来的文明、知识和视觉冲击之后,更多人也想要对埃及文明有更深的了解,当然也会对民间、互联网上的争论有更多好奇。近日,埃及历史和考古学专家阿穆(Amr Salah)做客观察者网,一起聊了这场丰富多彩的高水平展 观察者网:在“萨卡拉的秘密”展厅开始,有一小段时评介绍了中国考古队参与萨卡拉考古的情况,可以看到进入墓穴后有大...

    2025-08-16 09:10:40
  • 金灿荣:别再迷信纠错力,现在的美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金灿荣:别再迷信纠错力,现在的美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谈及美国,人们常想到自由、民主、机会之地等词汇,这些构成美国对外形象,塑造世界认知。但观察当下美国,总统权力扩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泛滥等现象,与“自由灯塔”形象不符,让人质疑美国是否真是自由主义典范。普利策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者史蒂文・哈恩在《自由之困》中,以严谨研究和细腻笔触呈现不同的美国历史画卷,帮助我们从历史根源理解美国当下困境。该书打破传统自由主义主导的美国历史叙事,指出非自由 美国内部治理显然出了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上的不平等:美国在全球化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大部分利润都被华尔街的经济精...

    2025-08-16 09:10:27
  • 被指涉种族歧视,这家瑞士手表品牌翻车了
    被指涉种族歧视,这家瑞士手表品牌翻车了

    照片中,一位男模特摆出夸张的“眯眯眼”造型,这一形象被认为具有对东亚人的种族歧视意味。对此,不少中国消费者表示强烈抗议。目前,Swatch中国官网已经找不到相关照片。据@四川观察 报道,Swatch官方客服针对上述事件回应称,“这个问题我们非常重视,将记录并转交给相关部门。”事实上,诸如向上拉眼角等故意形成“眯眯眼”“吊眼梢”式表情效果,已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华人乃至亚裔的歧视动作。这一符号起源于1...

    2025-08-16 09:10:23
  • 美俄总统小范围会谈持续超两个半小时 俄称进展“非常顺利”
    美俄总统小范围会谈持续超两个半小时 俄称进展“非常顺利”

    当地时间8月15日,据克里姆林宫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小范围会谈已经结束。双方会谈超过两个半小时。俄罗斯负责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事务的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当天表示,俄方已准备好恢复与美国航班联系的相关文件,目前正在进行讨论。本次小范围会谈为双方的“三对三”会谈。特朗普与国务卿鲁比奥和特使威特科夫一同出...

    2025-08-16 09:10:19
  • 正常调整,无须过度解读!
    正常调整,无须过度解读!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亲,说好的8月份不发动指数行情,这盘是必须得砸的。鉴于大盘最近强的可怕,主力也只能在整数关口来整点活吓唬吓唬人了,不信往回看,3600,3500差不多都有类似的剧本。所以有啥可怕的呢?如果明天继续调的话,那也正常,其实调整本来就是8月份该干的活,怎奈大盘太强,很多调整当天就完成了。还是那个话,既然积累了很久的情绪,又能在适...

    2025-08-16 08:50:14
  • 国补2.0对经济的影响!
    国补2.0对经济的影响!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国补2.0来了。8月13日,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中央首次官宣了居民消费贷和消费经营贷的贴息政策。随着上半年以一己之力拉动中国消费的国补在部分省份渐渐退潮,新一轮试点的消费贷若是被验证可行,将有可能成为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消费的新引擎,国家也会给与更大力度和更长周期的财政贴息。政策介绍网上很多,我就不复述了,只分析一下逻辑,并推演后续可能发生什么。先说一下...

    2025-08-16 08:50:12
  • 沈阳网友KBS门口遇到“沈阳财阀千金”沈佳润,朝网友比心很热情
    沈阳网友KBS门口遇到“沈阳财阀千金”沈佳润,朝网友比心很热情

    最近有个咱沈阳的老铁去韩国旅游,溜达到韩国放送公社(KBS)那大楼门口了。KBS啊,在韩国那可是响当当的国家电视台,明星爱豆们进进出出的地方。这个网友就偶遇了最近在韩国闹出大动静的“沈阳财阀千金”——小沈阳他闺女沈佳润,只见她一点儿明星架子没有,特别自然地、笑盈盈地就朝着咱这位沈阳网友的方向,比了一个大大的心! 那动作,又甜又真诚,一点儿不扭捏,就跟碰见老朋友似的。脸上那笑容,绝对不是营业假笑,...

    2025-08-16 08:40:33
  • 澳洲兰兰的天,日本兰兰的片
    澳洲兰兰的天,日本兰兰的片

    我的死党,高中时候有个女朋友,名叫兰兰。因为年代久远,两人早已分手,我自然不记得兰兰贵姓,只依稀通过仅有的几面保存在脑海中些许印象。所以你可想而知,近期当我看到新闻——7月26日凌晨约3:30,澳大利亚悉尼东郊Rose Bay区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23岁的华裔女子兰兰(音译,Lanlan Yang)驾驶一辆价值约60万澳元(约430万人民币)的蒂芙尼蓝色劳斯莱斯Cullinan SUV,在Ne...

    2025-08-16 08:30:53
  • "四年三换马甲!凪光:从粗壮妹逆袭成'业界第一车灯'的封神之路"
    "四年三换马甲!凪光:从粗壮妹逆袭成'业界第一车灯'的封神之路"

    老司机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凪光老师。今天要聊的这位,可是业界最励志的"变形记"女主角!一、身份档案:四年三换马甲的迷惑操作先上硬核数据(懂的都懂):曾用名:有栖花绯→汐世→凪光(改名比换衣服还勤)出生:1999年(正值当打之年)身高:160cm(娇小但"有料")车灯:K杯(业界天花板级别)事务所:Eightman(懂的都懂)2020年10月出道,四年换了三个艺名...这操作就问还有谁?二...

    2025-08-16 08:30:50
  • 你信吗?韩前第一夫人百万项链竟是「A货」? 沦落看守所一餐6元
    你信吗?韩前第一夫人百万项链竟是「A货」? 沦落看守所一餐6元

    韩前总统尹锡悦的妻子金建希因涉及滥权、收贿等罪名被捕,创下南韩史上首见前总统夫妇同时遭收押的局面,金建希已穿上编号「4398」囚服在看守所拍了大头照,南韩媒体关注过去金建希曾配戴的价值25万元精品项链,可能是她收受贿赂的证据,她却自称那是「仿品」;而另有报导揭露,金建希的收容所的囚餐,一顿只要1500韩元(约6元)。金建希13日正式度过收容所的第一天,她住有女性收容设施的单人拘留室,明天会接受侦...

    2025-08-16 08: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