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普特会”改变世界格局,欧洲会联合起来对付美国?他们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特朗普和普京的这次会晤,并不是一场正常的外交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美俄是打了三年多代理人战争的敌对国家,正常情况下互访根本不可能,不具备氛围,正常情况下也不具备那样的价值,他们的会晤一定是对彼此都有重大利益机会的可能性才会出现这种会晤。二是双方面上明确交易的部分是清晰的,都是他国的国家利益,但最核心的还不是这一点,核心是美俄在政治上都没有达到此前的政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意味着两点:一个点是他们有当下交易获得他国利益的机会,但这一点并不足以让两国元首突然像“兄弟”一样;另一个点是,他们这次会晤会给彼此带来很多机会利益,也就是说,两国虽然会晤,仗依然大概率会长期持续打,很多他们谈的也根本不可能落实,但他们能从谈的过程中发现因为他们会晤带来的变化而激发起来的新机会。那么,这次会晤后会发生什么?表面上看,不一定说立刻会真正改变什么,但实际上美俄的这种互动方式,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实施对相关对象的瓜分,以及通过两国的力量把水搅浑,从而获得新的机会。因此,占豪认为,“普特会”是会改变世界格局的,会加速大国博弈和百年变局的进程。在美俄元首会晤谈判前后,我们看到欧洲多国一会是会晤,一会是联合声明,一会又是大家一起陪泽连斯基出访来彼此壮胆······总之,欧洲显现出了少有的“团结”。那么,欧洲“团结”起来会发生什么?会联合对付美国吗?占豪的观点可能又会让大家大吃一惊了!其实,这场美俄元首的会晤,不仅让欧洲感受到被边缘化、被瓜分自身利益的巨大压力,也暴露出西方联盟内部的深层裂痕,这种裂痕充分证明,按照当前形势发展,从长远来看,美俄的战略利益并不一致。但是,欧洲这些国家总体如一盘散沙,面对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博弈和全球地缘政治的激烈碰撞,欧洲不但不会真正联合起来对抗美国,更值得警惕的是他们反而可能联合起来将矛头转向中国!下面,占豪就对此问题展开剖析!一、“普特会”撕开西方联盟裂痕:欧洲被架空的“盟友”身份“普特会”的最大冲击,是欧洲发现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决策权被彻底边缘化,别说参加会晤,特朗普甚至连信息都不向他们透露一点,他们只能跑到和美国最亲近的兄弟——英国那里寻找一点安慰。从会晤前特朗普对泽连斯基“必须同意领土交换”的施压,到会晤后欧洲领导人集体赴美要求“必须有泽连斯基参与三方会谈”,这场博弈的本质已暴露无遗——美俄试图绕过欧洲直接交易,而欧洲则拼命维护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存在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八位领导人联合声明中,明确划出三条红线:乌克兰领土完整不可谈判、俄罗斯无权否决乌克兰加入北约、欧洲主导的“志愿联盟”愿意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对特朗普的回应,更是对美国长期忽视欧洲利益的警告。欧洲国家这是一幅我们联合起来和美俄掰腕子的样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切首先还是得看实力、看勇气。特朗普政府已明确表示不会承担援乌成本,这意味着欧洲既要承受俄乌战争的经济压力,又要在政治决策中让渡主权。想想看,哪怕欧洲都愿意被美国抽血,北约都通过了国防预算10年内达到GDP 5%的水平,结果还被特朗普政府如此轻视,想想他们是不是都要抓狂了?那种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力感让这些欧洲国家已经陷入了严重焦虑。相比特朗普亲自机场迎接普京,欧洲盟友看起来连个仆从国都不配当了,真是赤裸裸的羞辱!无论如何,“普特会”这一把,会让美西方内部出现严重撕裂,而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要的效果就是,俄罗斯要扮演欧洲最让他们害怕的敌人!尽管欧洲多国在声明中展现出团结姿态,但内部裂痕早已显现,或者说欧洲从来没有真正团结过。法国主张通过军事援助强化乌克兰战力,德国则更倾向经济重建与长期和平谈判;波兰等东欧国家强烈反对任何领土妥协,而意大利、匈牙利则对持续军援持保留态度,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甚至强烈建议欧盟国家领导人尽快与普京直接会晤,把欧盟领导人甩在一边。在欧盟内部,各国领导人发生争执的场面并不鲜见,各种不同意见在媒体上满天飞。虽然一些具体细节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但东欧和西欧的战略立场也有明显不同的,甚至德法之间在对俄政策上也有差异,这些都是公开的正在被美俄利用的点。更关键的是,欧洲缺乏独立的军事与外交行动能力。军事方面,即便欧洲试图联合,其安全架构仍深度绑定于美国主导的北约体系,他靠什么联合?他们自己能制造的武器都不多,还得靠美国支持。政治外交层面,欧洲的外交方向竟然被欧盟把持,而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完全站在美国一边,这让欧盟陷入很大的被动,但他们并没有发现这一点。试问,这种状态下,欧盟又如何“联合”?他们内部分歧就能让他们继续一盘散沙,然后被美国不断压制和“抽血”。当欧洲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影响美俄博弈时,一个危险的转向正在酝酿——将乌克兰危机与“中国威胁”强行挂钩。怎么挂钩呢?其实欧盟在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想引导美国干一件事,那就是欧盟愿意与美国一起共同对付中国。然而,对此特朗普好像并不感冒。其实,特朗普并非真不感冒,而是他知道,欧盟这帮家伙想做的事情只是站脚助威,而特朗普想要他们出工出力共同对付中国,所以特朗普现在要的都是欧盟的真金白银的利益。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现在美国和欧盟没有团结起来针对中国,就认为他们不会针对中国。恰恰相反,美国的终极目标是中国,而欧盟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只是特朗普想按自己的方式来推进而已。首先,美国正通过“台湾牌”迫使欧洲在涉华问题上选边站。从欧盟通过所谓涉台法案,到现在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窜访台湾,以及欧洲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摇摆,这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也就是说,在美俄元首会晤后,欧盟为了讨好美国,可能向美国出卖中国的利益以换取特朗普的认可,这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其次,欧洲内部经济压力加剧其对华焦虑。欧盟对华的经济压力加剧焦虑主要源于中国制造对欧盟高端制造的替代,尤其是像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汽车形成了冲击等,总之中国让欧洲很不爽。但是,欧洲必须清醒认识到,将中国视为“乌克兰危机的潜在干预者”绝对是重大战略误判。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客观公正的和一贯的”,中国是讲是非曲直的,并没有站在任何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最好的选择是不要在政治上与中国对立。至于经济上,其实都是可以谈的,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去展开对未来收益的分配,譬如欧洲汽车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以及允许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这些都能提升双方的经济合作水平。正如占豪不久前在分析中说的,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与经济韧性,足以让任何试图拉帮结派对抗中国的图谋付出代价,也不需要与谁拉帮结派,且不会替谁背锅。欧洲如果清醒,这个时候是应该和中国交好的,因为中欧没有任何战略矛盾,合作增加利益是最好选择。面对可能的欧洲联合施压,中国需坚持两条主线:一是强化中俄战略协作,对中俄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决定了俄罗斯没办法背叛中国;二是深化与欧洲务实合作,但不要过于强求,只是大门敞开,以及多沟通协调即可,对于欧盟的各种抹黑与攻击,那是一定要打回去的。在能源领域,中俄天然气管道在加速推进建设,这将巩固双方在对抗西方能源制裁中的共同利益;在金融领域,数字货币结算试点在不断扩展,这种“去美元化”合作正在重塑全球贸易体系。对欧洲的“两面性”,中国既要揭露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虚伪——欧盟对乌克兰主权的“捍卫”从未包括提供主战坦克与战斗机,也要抓住其经济理性和务实的一面,该加强合作的就要加强合作。这个世界正在进入“去美国化”时代,这个趋势绝对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普特会”的真正冲击,是让世界看清美国作为“不可靠盟友”的本质。从阿富汗撤军到俄乌博弈,从对欧制裁到对华关税反复,美国的“信誉赤字”已不可逆转。至于欧洲,若想真正维护自身利益,就必须摆脱对美依赖,与中国等新兴力量构建平等伙伴关系。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彻底的战略边缘化——毕竟,在百年变局中,抱残守缺的旧秩序终将崩塌。战友们,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唯有坚持战略定力,深化合作、扩大共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中国的老百姓,坚定支持国家向前参与大国博弈,为我们争取更多利益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