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俄罗斯生死局:26国联军入乌,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9-09 07:20:14 围观 : 评论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9月5日,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普京在记者会上罕见放话:任何出现在乌克兰境内的外国部队,都将成为俄军合法打击目标。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已正式承诺组成保障部队,将在未来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进驻乌克兰。

至此,俄乌冲突已经不再是俄乌之战,而是欧洲列强与俄罗斯正面碰撞的序幕。

图片

一、26国联军踩红线!

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

马克龙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起召开了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线上会议。

马克龙试图用一种和平安全的论调来掩饰其危险的军事冒险意图。

尽管马克龙强调多国部队不会部署在前线,但在俄罗斯看来,这是西方赤裸裸的军事介入。

无论是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敖德萨,还是首都基辅,只要有外国军队踏进乌克兰国土,就等于直接把西方的军靴踩在俄罗斯历史领土上。

普京的表态异常强硬:如果26国军队进入乌克兰,俄军将动用匕首、锆石、口径、X-101等远程打击武器,对外国军队营地进行毁灭性打击。

显然,这已经不是外交辞令,而是赤裸裸的战争警告。

俄罗斯的战略立场一直非常明确:宁可与西方硬碰硬,也不能容忍核心安全空间被侵占。

要知道,在俄罗斯的历史叙事里,乌克兰不是邻国,而是300年一体的兄弟联盟。在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乌东四州已经成为“新俄罗斯”的一部分。

26国联军若进入乌克兰,莫斯科必定视为对俄罗斯的致命威胁。

欧洲人如果真敢走到这一步,意味着战争从地区冲突升级为到欧洲大战!

图片

二、战场态势暴露乌克兰颓势!

在访华期间,普京介绍了俄乌战争的现状和趋势,展现了俄罗斯的战略逻辑。

第一,俄军攻势占优。

普京直言俄军在几乎所有方向推进,乌军已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部队满编率仅剩47%-48%,临近崩溃边缘。正是因为这种现实,西方才意识到乌克兰已经支撑不住了。

第二,和谈之路已死。

普京称俄方所有和平尝试失败,特朗普要求他与泽连斯基会谈,但泽连斯基身份不合法,而且毫无妥协之意,俄乌峰会无路可走。换句话说,俄方不再指望谈判,准备用战争彻底解决问题。

第三,安全不可牺牲俄罗斯。

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想要安全保障没问题,但不能建立在牺牲俄罗斯安全的前提下。

这就是俄乌冲突的根源,乌克兰要加入北约获取安全保障,而持续了20年的北约东扩踩了俄的生死线。

第四,不是为了领土,而是为了人民。

普京强调,俄军作战是为了保护说俄语、延续俄文化传统的人民。这种叙事是俄罗斯对内对外合法性的关键。

就在近日,乌克兰还在国内强行推广语言法,要求所有人在公共场合必须讲官方语言乌克兰语。很多讲俄语的人遭到攻击,甚至还被警察警告处罚。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毫无疑问是侵犯人权之举,但西方已经视而不见。

第五,尊重公投结果。

2022年,乌东四州公众举行的“入俄公投”结果,普京称必须被承认。这是俄罗斯扩张正当化的政治依据。

第六,看特朗普,不看欧洲。

普京公开称赞特朗普团队推动俄乌和谈的诚意。这意味着普京只把美国视为真正的谈判对手,而欧洲只是附庸。

普京关于俄乌战争的表态,既是对西方的警告,也是对俄罗斯国内的交代:战争已不可逆转,唯有胜利才是出路。

图片

三、欧洲的赌局!

马克龙和泽连斯基的联合声明背后,隐藏着欧洲的焦虑。欧洲国家已经深陷战争的语言陷阱:

一旦乌克兰垮掉,欧洲整个战略防线就将崩溃。

于是,26国高调宣布出兵,看似是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实际上是试图绑架美国。欧洲向特朗普摊牌:你不能在大西洋彼岸看戏,必须跟我们一起下水。

但问题在于,欧洲真的能承受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碰撞吗?

第一,军事实力差距悬殊。

欧洲大多数国家几十年没有经历过高烈度战争。法国、德国、意大利甚至缺乏足够的弹药储备。相比之下,俄罗斯拥有超过200万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军官和士官体系经过多年血战磨炼,这是欧洲根本比不了的。

第二,经济危机阴影浓厚。

欧洲通胀高企,能源成本激增,民众早已厌战。法国农民、德国工人频繁上街抗议。欧洲领导人若强行升级冲突,极可能点燃国内民意的反噬。

第三,美国态度暧昧。

第四,特朗普口口声声要与普京通话,释放善意,但并没有明确承诺会派美军进入乌克兰。显然,美国在考虑让欧洲人先去鹬蚌相争,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这意味着欧洲正在进行一场豪赌,要么拖垮俄罗斯,要么先把自己拖垮。

图片

四、俄罗斯的新打法!

俄罗斯并非没有底牌。

事实上,经过两年多战争的消耗,俄军反而展现出两个关键优势:

一是战斗经验。

乌东战场就是世界最大“实战实验室”。

无人机对无人机,巡飞弹对防空网,电子战对信息链。

俄军几乎每天都在打科技实战演习。

欧洲26国军队如果贸然下场,必然是新手对老兵,输多赢少。

二是廉价智能化武器。

俄军大规模使用系列巡飞弹、ZALA侦察无人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精确打击。这种打法特别适合消耗战,把对手拖进无休止的消磨。

俄罗斯已经明白,现代战争不再是钢铁洪流,而是小股力量、精准打击、持续蚕食。

正因如此,乌军才会在前线一点点被挤压,防线千疮百孔。

五、战争走向何方?

普京说:“出现在乌克兰的北约部队,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这是赤裸裸的最后通牒。

马克龙说:“俄罗斯无权否决我们的决定。”这是欧洲的强硬宣言。

泽连斯基说:“我们欢迎!”这是乌克兰的绝望豪赌。

特朗普在白宫晚宴上笑着说:“我很快会与普京通话。”这是美国的复杂心态。

接下来,战局可能出现三种走向:

第一,欧洲虚张声势。

26国联军最终只停留在政治承诺层面,派不出实质部队。这种情况下,俄军将趁机发动秋季大攻势,全面压垮乌军防线,年底前可能攻下顿巴斯全境。

第二,有限入驻。

如果欧洲派出保障部队进入利沃夫等西部地区,俄军不会立即动手,但会持续警告,并通过导弹袭击乌克兰其他目标施压。战局进入长期对峙。

第三,全面碰撞。

如果欧洲联军深入前线,直接参与作战,那就是与俄军硬碰硬。

届时,俄方将毫不犹豫动用高超音速武器,对外国军营发动毁灭性打击。

这一步,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图片

六、全球视角!

俄乌战争的延宕已经改变了全球战略格局。美国疲于乌克兰,难以全力布局印太;欧洲深陷泥潭,更不可能与中国硬对抗。

中国获得了战略窗口期,应该加快在亚太、非洲和中东的布局。

与此同时,俄中在能源、军技、金融结算上的合作进一步加深。朝鲜的军事支援,让中俄朝这条潜在防线逐渐清晰。

世界大概率正在重回冷战阵营对抗。

显而易见,世界和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国和美国不要入场参战。

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战争是继续升级,还是出现转机?

这场博弈,已经不只是俄乌之间,而是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

风暴前夜,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



相关文章

  • 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能说未来已来!
    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能说未来已来!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只待国会批准。特朗普表示,“战争部这一名称听起来更有力,更合适。国防听起来太过保守,我们当然要防御,但必要时也要能进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则说得更加露骨,“我们要进攻,而不只是防守。我们要最大化杀伤力,而不是不温不火的合法性。”“我们要暴力效果,而不是政治正确。我们要培养战士,而不只是捍卫者。”这里面透着一股杀气,闻起来有一股血腥味。有人为此感到震惊,觉...

    2025-09-09 07:20:15
  • 俄罗斯生死局:26国联军入乌,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生死局:26国联军入乌,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9月5日,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普京在记者会上罕见放话:任何出现在乌克兰境内的外国部队,都将成为俄军合法打击目标。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已正式承诺组成保障部队,将在未来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进驻乌克兰。至此,俄乌冲突已经不再是俄乌之战,而是欧洲列强与俄罗斯正面碰撞的序幕。一、26国联军踩红线!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正式承诺向...

    2025-09-09 07:20:14
  • 劫掠高高手!
    劫掠高高手!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2025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梅赛德斯-奔驰总裁奥拉·康林松具有瑞典和德国双重国籍,而且本质上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瑞典人。他自小出生在瑞典,也是在瑞典上学并服了兵役。一年多时间的兵役服完后,经过四年时间的经济学院深造,于1993年加入戴姆勒-奔驰公司,成为一名实习生。并在短短五年之后,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美国公司企业控制高级经理。此后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奔驰的最高掌权人。不过,康林松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中国汽车制造商们在新能源上的异军突起,虽然...

    2025-09-09 07:20:12
  • 石破茂的觉悟!
    石破茂的觉悟!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了。据日本广播协会(NHK)9月7日报道,在自民党8日将决定是否举行临时总裁选举之前,日本首相石破茂以“不愿党内分裂”为由,决定辞去职务。这意外么?当然不意外在去年11月石破茂“意外”当选后,我写了一篇题为的文章,在文章中我说:……内有心存不满的本党人士,外有虎视眈眈的在野党,再叠加要发动贸易战的特朗普蓄势待发,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扩展。不知道石破茂午夜梦回的时候,会不会想起38年前,他29岁当上日本众议院议员时的意气风发……...

    2025-09-09 07:20:11
  • 国防部更名战争部!特朗普也信“改名改运”?
    国防部更名战争部!特朗普也信“改名改运”?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9月5日,据《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200号行政命令,决定将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由于国防部仍是法律上的名称,所以“战争部”暂时只能作“次级称谓”使用。等国会批准后,估计到明年美国建国250周年之际,“战争部”就将变成正式名称。9月3日,中国刚刚举行了隆重的九三大阅兵。很多网友调侃美国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其实特朗普在大选前就想更改美国一些部门名称,而拜...

    2025-09-09 07:20:09
  • 这首相谁爱来谁来!
    这首相谁爱来谁来!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9月7号,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宣布,为了自民党内部团结他决定辞职。表面上,石破茂辞职是为自民党在今年7月的日本参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负责。实际上,是石破茂和自民党各大派系大佬压不住自民党内部的内斗。石破茂在自民党党内是不合群的异类,他基本上把日本职场和政坛所有不该踩的雷都踩了。这样的人在日本政坛是混不出头的,所以石破茂在连续4次党首选举后,到了24年自民党贪污大丑闻后才在去年8月当选随后成为首相。可以说石破茂完美阐释了什么叫“混乱是阶梯”。他能当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民党内...

    2025-09-09 07:20:06
  • 活跃的敏昂莱大将!
    活跃的敏昂莱大将!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与许多来去匆匆的朋友不同,缅甸敏昂莱大将有一种来了中国就不想回去的感觉。在此次“上合+阅兵”组合活动中,他很可能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位。敏昂莱从缅甸出发前,缅军军官和中国驻缅使馆人员为其送行。专机抵达天津滨海机场。8月30日下午1点,敏昂莱乘机抵达天津,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缅甸并不是上合成员国,它属于“对话伙伴”那一类,按道理没必要搞太大阵仗。但考虑到这是自2021年政变以来敏昂莱最重要的一次...

    2025-09-08 14:08:24
  • 乌克兰搅局南海火药桶,菲律宾踩红线勾结台湾!
    乌克兰搅局南海火药桶,菲律宾踩红线勾结台湾!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随着菲律宾在仁爱礁坐滩的破船马德雷山号补给断绝115天,南海局势正急速升温。近期,菲律宾在仁爱礁非法搁浅破船不断试图强行补给,所有图谋均遭到中国海警强硬制止。然而,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在挑衅中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险,南海局势已经十分危险。最过分的是,菲律宾政府邀请台湾方面高官访问,而正在欧洲惨遭蹂躏的乌克兰,竟然提出向菲律宾提供军用无人机。对于这些宵小之辈无知狂妄的行径,中国外交部连续发声警告,强调任何挑衅必将付出代价。南海,这片本该和...

    2025-09-08 14:08:22
  • 驳斥“9·3”阅兵后西方对中国军力的三种错误解读!
    驳斥“9·3”阅兵后西方对中国军力的三种错误解读!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9·3”阅兵来说,西方真正的军事专家看了之后,绝对会非常严肃地对待中国军事实力。网上有朋友开玩笑说,在“9·3”阅兵前进行演练时和阅兵当天,美国“五角大楼”点外卖披萨的量激增——美国国防部(战争部)在加班加点研究中国的各种新式装备。我们不管这个玩笑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毫无疑问,没有一个真正的美国军事专家会“看不起”中国在“9·3”阅兵中展示的各种军事装备。相反,他们一定会反反复复对着屏幕确认中国...

    2025-09-08 14:08:12
  • 近期中美出现的3件“怪”事!
    近期中美出现的3件“怪”事!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第一件,美国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美媒曝五角大楼“重大转向”。美国“政客新闻网”9月5日披露,五角大楼正起草一份最新的《国防战略》,建议优先保护美国本土和西半球安全,而非继续将重点放在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上。这里其实涉及到美国的战略性问题。像美国那样老是通过遏制而不是努力提升自己来获得领先,如果卡住别人了,一切美好,如果卡不住,自己就完了。中国如今成功突围,其实是上述美国战略的失败,如今美国已开始意识到这一错误。我们在东边,很可能不止是解决台湾问题,而是要一次性解...

    2025-09-08 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