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法国政坛再现“短命总理”魔咒!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9-11 07:20:08 围观 : 评论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

法国政坛再次上演权力更迭。

图片

当地时间9月8日晚,法国国民议会举行了一场决定政府命运的信任投票。

投票结果残酷而明确:364票反对、194票支持。

显而易见,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未能通过信任投票。预计9日贝鲁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正式递交辞呈,结束其不到9个月的执政生涯,成为马克龙任期内又一位匆匆下台的政府首脑。

这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究竟从何而起呢?

一切还得从贝鲁政府那个备受争议的财政紧缩方案说起。

近两年,法国政府一直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压力。去年法国的财政赤字几乎是欧盟规定的3%经济产出上限的两倍,公共债务达到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3.9%。

图片

为了防止公共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整个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局。今年7月,贝鲁提出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紧缩计划:削减438亿欧元支出、取消两个法定假日、提高退休年龄、缩减医疗支出。

然而,该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左翼政党"不屈法国"领导人梅朗雄斥责这是"对工人阶级的宣战",极右翼"国民联盟"领袖勒庞则呼吁"捍卫法国传统"。

图片

更让政府措手不及的是,连执政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声音。多位议员表示,如此激进的改革方案在当前政治环境下"根本不现实"。

眼看预算计划无望通过议会投票,贝鲁在8月25日宣布,马克龙已经同意于9月8日召集国民议会举行特别会议,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试图以此扭转当前执政困局,打破因预算案争议引发的政治僵局。

甚至贝鲁在最后的演讲中仍然试图力挽狂澜:"我知道这些措施令人痛苦,但我们的国家需要勇气和团结"。

然而这句话在分裂的议会中显得苍白无力,他的呼吁很明显未能打动反对派议员们。

贝鲁的离去,延续了法国近年来的政治不稳定态势。他成为马克龙2017年就职以来的第六位总理,也是近三年内第四位离职的政府首脑。

图片

自2022年起,法国总理就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先是2022年至2024年,伊丽莎白·博尔内作为法国首位女总理执政一年有余;接着2024年初,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以史上最年轻总理身份上任,却仅在任9个月就递交了辞呈;随后米歇尔·巴尼耶接任,但任期更是不足百日;如今,第四位弗朗索瓦·贝鲁也是走上了前辈们的老路,仅执政9个月就黯然离场。

为何在这短短两年间,法国总理更换的频率如此之高呢?

首先,法国独特的半总统共和制政治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体制下,总统掌握着广泛的权力,包括任命总理。然而,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较为微妙。当总统所在政党在议会中不占多数时,总统与议会之间容易产生分歧,总理则往往成为这种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图片

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中居少数地位,这使得政府的政策推行面临重重阻碍,总理需要在总统的施政目标与议会的反对意见之间艰难斡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信任危机。

特别是去年6月议会选举后,法国政坛形成左翼、中间派和极右翼"三足鼎立"的局面。没有任何一派能够单独掌控议会多数,每个派系都拥有改变力量平衡的选票,这导致组建稳定执政联盟变得异常困难,每个重大法案都需要艰难的跨党派谈判。

其次,法国社会内部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分歧。不同政治派别、利益集团之间在经济政策、社会福利、移民等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贝鲁政府提出的预算紧缩计划,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引发了广泛的反对,导致政府在议会中失去支持。

最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压力也对法国政治产生了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使得法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政府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稍有差池,就容易引发政治动荡。

这场“法国总理轮换门”大戏的持续上映,又将引发什么后果呢?

其一,政策连续性断裂,政府行政低效。

一方面,频繁更换总理导致政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严重破坏,政策难以有效推行。例如,贝鲁政府提出的2026年预算计划、巴尼耶政府的医保支出削减计划,均因执政周期过短、议会反对而流产,政策反复使法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图片

另一方面,新总理上任需重新组建团队、协调部门权责、制定相关政策,面对紧迫问题时,新政府极易出现反应迟缓,政治效率低下等问题。

除此之外,短期执政周期使新政府难以推进实质性改革,如阿塔尔任总理仅半年便辞职,其推动的“恢复留级制度”等教育改革尚未落地便搁置。

图片

其二,影响投资者信心,阻碍经济复苏和发展。

法国本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政府频繁更迭将致使企业和投资者对法国经济前景愈发担忧,不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评级机构Fitch表示,法国信贷评级存在下调风险。

其三,民众信任度下降,社会不满情绪加剧。

频繁更换总理会让民众觉得政府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对政治体制产生怀疑,可能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此前就因政府政策引发了多轮民众抗议活动。

图片

其四,引发欧洲连锁反应,欧盟领导力与外交话语权弱化。

在国际谈判中,领导层频繁变动使法国难以形成稳定立场,欧盟预算谈判、对俄政策协调等事务中,法国的决策效率与可信度均受质疑。

欧盟委员会已委婉表达关切,要求法国"尽快恢复政治稳定";德国总理肖尔茨也与马克龙进行了紧急通话,强调"一个稳定的法国对欧洲至关重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则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分析人士警告,若法国持续动荡,可能影响欧盟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的使用效率,甚至拖累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并且金融市场已经作出反应,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8%,法国CAC40指数下挫2.3%,银行股跌幅尤为显著。

话说回来,此次贝鲁的下台能解决法国的政治僵局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如今的局面下,马克龙要找到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的新总理难如登天。

目前可能的总理接任者名单上,包括前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国民议会议长娅埃尔·布朗-皮韦、甚至欧盟央行前行长德拉吉。

但无论谁接手,都将面临同一个无解难题:如何在分裂的议会中推行必要的财政改革?

图片

分析显示,若无法有效控制赤字,法国债务比例到2030年可能飙升至125%。更糟糕的是,最新民调显示49%的民众要求马克龙本人辞职,总统的政治资本正在快速流失。

贝鲁的辞职只是法国政治动荡的一个缩影。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制度能否经受住这场空前考验?新总理能否力挽狂澜,打破当前的政治僵局?未来,法国又将走向何方?

图片

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 法国政府垮台,会到来多大的恶劣影响?
    法国政府垮台,会到来多大的恶劣影响?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8日举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贝鲁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总理弗朗索瓦·贝鲁 以 364 票对 194 票的压倒性优势被赶下台。注意是:364 票对 194 ,那不是少一票两票的结果,是少170票,快一半了,也就是说根本没救了。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少见政府有因为议会信任票倒台的,信任票倒台的只有三次,他们是:2024,加布里埃尔·阿塔尔,议会严重分裂,预算案无法通过,信任票失败倒台。2024,米歇尔...

    2025-09-11 07:20:10
  • 法国政坛再现“短命总理”魔咒!
    法国政坛再现“短命总理”魔咒!

    作者:有里儿有面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法国政坛再次上演权力更迭。当地时间9月8日晚,法国国民议会举行了一场决定政府命运的信任投票。投票结果残酷而明确:364票反对、194票支持。显而易见,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未能通过信任投票。预计9日贝鲁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正式递交辞呈,结束其不到9个月的执政生涯,成为马克龙任期内又一位匆匆下台的政府首脑。这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究竟从何而起呢?一切还得从贝鲁政府那个备受争议的财政紧缩方案说起。近两年,法国政府一直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压力。去年法国的财政赤字几乎是欧盟规定的3...

    2025-09-11 07:20:08
  • 要直接打主人,不要打狗!
    要直接打主人,不要打狗!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我们是应该感谢内塔尼亚胡的,因为内塔尼亚胡在不断刷新如今战争的形态和道德的下限。这就是好事。 因为如今的国际社会就是这么个东西,有自己的规则,美国谴责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因为美国会带着一堆仆从国谴责。 美国人经常谴责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谴责新疆的人权问题,但是新疆显然没有人权问题,要是真制造了人权问题,反而落人话柄。 美国反对的事情最好立马做,美国反对拥核,那就应该立马研发核武器,美国反对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那么应该立马抓紧生产这样的武器,...

    2025-09-11 07:20:06
  • 马克龙宣布向乌克兰派兵几天后,法国瘫痪了!
    马克龙宣布向乌克兰派兵几天后,法国瘫痪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9月4日,在马克龙和斯塔默的主持下,35个国家召开了一场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联盟”线上会议。会议结束之后,马克龙和到访的泽连斯基共同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马克龙慷慨激昂的表示: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已经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马克龙说,这些部队虽然不会部署在前线,但却是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他们将在未来俄乌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后完成部署,目的是“确保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和能力不受限制”。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小泽你们在前线放心的打,部队...

    2025-09-10 14:08:24
  • 这是美西方污蔑中国最歹毒的一句话,却忽悠瘸了很多人!
    这是美西方污蔑中国最歹毒的一句话,却忽悠瘸了很多人!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这是美西方污蔑中国最歹毒的一句话,却忽悠瘸了很多人。哪一句?洋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句话极其的荒谬,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想骂娘,这群人真的是恬不知耻。今天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中国人没有信仰?首先什么是信仰?在西方语言中,比如以英语为例,信仰即Faith,这个词和宗教有极强的联系,高度捆绑,往往就指代于宗教,尤其指对超自然力量和神的深信不疑。其实我们可以这么说:洋人有宗教,但却从来没有信仰;而中国,是全球最有信仰的国度,没有之一!我们首先来看,究竟什么是宗教,这玩...

    2025-09-10 14:08:22
  • 刚刚,韩国又出大事了,但悲剧才刚开始!
    刚刚,韩国又出大事了,但悲剧才刚开始!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最近韩国出大事了,但他们的屈辱才刚刚开始,正在加速滑向悲剧的终点。今天我们聊聊韩国,为什么说韩国的宿命只能是悲剧。最近几天,韩国遭受了极其屈辱的一连串暴击。本来在最近,和美国的关税谈判已经达成一致,被迫答应了一系列的条件。比如开放汽车和医药市场、4年内向美国采购1000亿美元的能源、钢铝等产品需要被征收50%的高额关税.......其中还有一条要命的,韩国企业需要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这基本上就是明说了,要把韩国企业搬到美国去。现在的韩国经济本来就不景气,压...

    2025-09-10 14:08:11
  • 300名韩国工程师奉命建设美国工厂,被拴上铁链带走
    300名韩国工程师奉命建设美国工厂,被拴上铁链带走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重振美国制造业是特朗普提出的口号,而且为此努力了很多年。软的不行来硬的,暗的不行来明的,不要面子了甚至都无所谓,反正特朗普就是要把制造业弄回美国。绝大多数企业其实没兴趣去美国开工厂,可实在招架不住,只能被迫同意,但磨磨唧唧,毕竟是被迫的。但也有积极的,比如韩国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就是,不仅真正投资了美国,而且工厂都快建好了。不仅仅是厂房建好了,所有生产设备都安装完毕并进入了调试阶段,2025年底就要投产,没几个月了。该工厂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一旦建成将让美国拥...

    2025-09-10 14:08:09
  • AI与稳定币:中美之间术与道的认知差异!
    AI与稳定币:中美之间术与道的认知差异!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现代科学发源于哲学,科技的背后一定有科技哲学的支撑。站在人类文明的视角,从自然法则向社会法则演绎或演进是一个客观的历程。科技尽管更多遵从自然法则,但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社会法则的干预和影响。正因如此,科技哲学的内核依然是对“术”与“道”的认知,这决定了科技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与局限。今天以及可眼见的未来,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发明及其应用,显然是两个东西,一个是AI,一个是稳定币,或者说一个是科技,一个是金融。如何正确认识...

    2025-09-10 14:08:08
  •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法国的大麻烦来了。特朗普正咄咄逼人,乌克兰在望眼欲穿,欧洲最需要坚强的时刻,法国却又疲软了。马克龙眼睁睁地看着,他三年里任命的第四位总理又垮台了。这更换频率,都快赶上巴黎时装的新品发布了。9月8日,法国议会对政府的信任投票,194:364,上台还不到一年的贝鲁政府,只能鞠躬下台。留下一个马克龙,在风中凌乱。为什么要投票?因为贝鲁政府也不想干下去了。他必须制定财政预算,必须削减财政开支,否则法国难以为继,但相互争吵的议员们,这一次一致反对...

    2025-09-10 14:08:06
  • 林允穿吊带裙气场全开 头戴薄纱造型别致好似女王
    林允穿吊带裙气场全开 头戴薄纱造型别致好似女王

    近日,林允的一组时尚大片释出。图中,林允轻拨头纱露出精致五官,黑色美甲时尚吸睛,眼神凌厉。...

    2025-09-10 09: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