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中国游客在日本可全面用微信支付!PayPay“投靠腾讯”
9月4日,一则消息让日本金融科技圈炸开了锅:日本移动支付巨头 PayPay 宣布与中国腾讯旗下的 WeChat Pay(微信支付)达成合作。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中国游客在日本全国的 PayPay 加盟店内,都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结账。
这看似顺理成章,实际上却是一个足够“掀桌子”的大动作。
为什么说是“掀桌子”?要知道,PayPay 一直被认为是 阿里巴巴系 的成员:是由软银集团和LINEヤフー 共同出资成立;软银正是靠早年投资阿里巴巴发家,孙正义和马云更是“世纪好友”;PayPay 的技术路径,追溯起来和支付宝同源,来自阿里投资的印度支付公司 Paytm。
换句话说,PayPay 原本是“亲阿里”的。但如今,它却和阿里的最大竞争对手腾讯系的微信支付握手言和。这样的结盟,被不少业内人戏称为 “掟破り”(破戒之举)。
如果只看表象,这次合作完全可以理解。2025年1月至7月,中国访日游客 569万人,同比增长近五成,数量甚至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消费总额 5160亿日元,占整体的 20.4%,位居第一;
在日本,中国游客人均消费额远高于其他国家,尤其在奢侈品、家电和药妆领域。
对 PayPay 来说,这是一块不能错过的蛋糕。对微信支付来说,日本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之一,支付便利度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
为什么 PayPay 愿意跨阵营合作?小编认为有三点原因:日本本土支付市场饱和,日本人对现金依赖度仍然很高,本地支付市场红利有限。要寻求增量,只能在“外国游客的钱包”上动脑筋。
竞争加剧,急需差异化。日本国内还有 d払い、楽天Pay 等竞争对手。PayPay 若能独家对接微信支付,就能在中国游客支付领域占据优势。
另外软银和阿里的资本关系早已淡化。相比资本情谊,实际利益才是驱动因素。短期来看,这次合作会让 PayPay 在旅游旺季赚得盆满钵满,中国游客也能更轻松“买买买”。
但大家要注意几点:初期只支持用户扫码模式(即用微信扫店铺的 PayPay 二维码),在便利店等需要“店员扫码”的场景还不适用;后续若不能快速完善体验,效果会打折扣;更大的问题还有日本移动支付市场仍缺乏统一标准,外国支付巨头的进入,可能让格局更复杂。
从“阿里阵营”到“拥抱腾讯”,PayPay 的这次转身,折射出一个现实:资本背景和历史渊源,都抵不过真实的市场需求。
在全球化和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支付公司最看重的不是站队,而是谁能帮我把钱赚到手。或许,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阿里系”还是“腾讯系”的对抗,而是 “能不能在海外落地”的竞争。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这次合作意味着:去日本旅游时,掏手机打开微信支付,就能畅快买单。看似只是付款方式的改变,但背后,却是全球支付格局的一次悄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