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白玉京: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美国对登月的这种理解过于肤浅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09-15 09:11:26 围观 : 评论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白玉京】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罕见地用中文发声,直言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把美国人重新送上月球,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甚至声称“中国企图这次超越我们,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话,无异于当众下了一封“战书”,让中美登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美方言论极其不负责任。图片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起步确实早一些,但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比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犹如在六代机上犯下的大错。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中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美国依赖SLS超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猎户座”载人飞船,再加上“星舰”改造的登月器,中间还需要多次在轨加注,链条冗长复杂。中国则用两发长征十号重型火箭分头把载人飞船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在轨对接后直接登月,路径简洁明了。起跑早晚未必决定胜负,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任务架构的复杂与简洁对比。

更关键的是,美国人谈登月,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说实话,这种理解过于表面。

载人登月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否把一次行动变成一种长期能力:从月球极地的科学探索,到水冰资源的利用;从生命支持系统的考验,到深空通信与重型火箭的检验。登月,不该是网红打卡式的到此一游,而要成为常态化的存在。

阿波罗计划实际上是围绕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展开的。图片来源:NASA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登月架构对比

六十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开创了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它的技术路径其实极为简洁:一枚土星5号火箭,将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整套一次性送入地月转移轨道。3名宇航员中,2人乘登月舱下降到月面,1人留在月球轨道值守,任务结束后再会合返回。这种方案的好处是链路短,环节少,没有在轨加注,也不需要多箭配合,风险虽然集中但一目了然。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完全依赖超大运力火箭,成本极高,重复执行的代价惊人,美国最终也只完成了6次登月就偃旗息鼓。

相比之下,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首次载人登月,选择的是一种“双箭合体”的方案。一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飞船“梦舟”,另一枚长征十号发射登月舱“揽月”,两者分别进入月球轨道后完成对接。宇航员由“梦舟”转入“揽月”,实施月面着陆和科学考察,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并会合,最后由“梦舟”将航天员带回地球。优点在于不需要走美国的老路,建造性价比极低的中国版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而是由2发技术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长征十号分担任务,风险点可控。

美国新一轮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极为复杂。它的主体是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用来把宇航员送到月球轨道。但猎户座并不能直接登月,还需要与另一套登月器对接。登月器由星舰改造而来,体量巨大,必须依靠多次在轨加注才能获得足够的燃料前往月球并返回。根据NASA和业界分析,至少需要4至6次加注,部分估算甚至认为可能接近10次。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换句话说,美国的流程是:1发SLS大火箭送人入轨,多次星舰在地球轨道接力加注,再把登月器推送到月球附近,与猎户座会合后才实施真正的登月。这条路线冗长繁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拖延,都会牵动整体。考虑到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不断跳票,双双成为鸽神,工程节点能否保住很不好说。星舰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试飞刚刚成功,离验证接力加注还早。

如果把这三种载人登月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差异。阿波罗计划最直接,但成本高昂难以维持;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简洁清晰,符合当前国力与技术条件;阿尔忒弥斯计划最复杂,政治与商业力量交织,寄希望于仍未完全成熟的体系,一旦成功或许会开启新的可能,但不确定性极高。

阿波罗11号把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宇航员向美国国旗敬礼。图片来源:NASA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进度与风险分析

从时间表看,美国仍然是起跑较早的一方。2022年,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已经执行了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试飞,算是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美国计划在2026年实施阿尔忒弥斯2号,由4名宇航员绕月飞行;2027年前后再执行阿尔忒弥斯3号,让宇航员通过猎户座与星舰登月器对接后,首次重返月球表面。更远一步的阿尔忒弥斯4号、5号,则要依托“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把登月与长期驻留结合起来。

但这套时间表正不断被现实拖慢。猎户座的防热盾在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中出现烧蚀异常,NASA不得不重新设计并进行冗余测试。SLS大火箭本身造价过高,每次发射超过4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次烧一条航母。至于星舰登月器,目前还没有一次完全成功的入轨与回收试飞,更遑论多次在轨加注与月球任务。可以说,美国的进度表写得很美,但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时间节点设定在2030年前,但进度稳健而明确。长征十号已完成7机并联地面试车,验证了重型火箭的动力核心。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版在2020年飞行成功,为梦舟定型型号积累技术,返回舱热防护和回收环节表现正常。揽月登月舱的起降验证也在推进,前不久刚完成了一次系留试验。整体而言,中国方案的研制路径清晰,任务链路也较为简洁,没有在轨加注等高风险环节。只要长征十号首飞成功,载人登月的技术闭环基本就能形成。

美国计划于2026年执行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是一次用于验证的绕月飞行。图片来源:x.com/InfographicTony

这样一对比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抢先一步,但走的是一条极为复杂的路线,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体推迟。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路径简洁、关键节点明确,工程延期的可能性反而较小。换句话说,美国靠的是“先进但冒险”,中国走的是“稳妥而可控”。最终谁能先登上月球,未必取决于谁先立项,而更可能取决于谁的方案更能抗住现实中的风险。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变量,就是成本与可持续性。阿波罗当年只维持了6次登月,美国财政就难以承受。如今阿尔忒弥斯的每次发射依旧昂贵,叠加复杂的政治因素,持续性堪忧。中国的“双箭合体”架构简洁成本较低,未来具备批量执行的可能性。一旦2030年前成功登月,就能在后续的科学探索和资源利用中迅速形成节奏。

因此,如果仅从谁先把旗子插上月球的角度看,中美差距并不大,中国完全可能凭借简洁的路线实现反超。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可控的风险,把登月变成可持续的深空活动,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政治表演。

长征十号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不起飞的点火发射。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结语

登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美之间的差别,也正在这里逐渐拉开。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是否要建“月球门户”轨道空间站的关键问题上,至今仍存在争论。NASA一方面强调门户是未来深空任务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预算和合作伙伴承诺不足的现实。很多构想停留在PPT里,短期内难以落地。

而中国的路线已经走得更扎实。按照现有规划,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着陆,执行资源勘察和科学实验;嫦娥八号则会带上更完善的设备,与七号实现联合,构成一个最初级的月球科研站雏形。这意味着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不仅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还会同步展开月球基地建设的前期验证。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换句话说,美国还在讨论是否需要月球门户,中国已经在实践如何建月球基地。这不是口号的差别,而是执行力的差别。真正的竞争,正在从“能否抵达”转向“能否驻留”。在这条路上,谁能率先把月球基地从概念变为现实,谁就将在未来几十年的深空探索中,占据无可替代的战略高地。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白玉京】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罕见地用中文发声,直言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把美国人重新送上月球,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甚至声称“中国企图这次超越我们,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话,无异于当众下了一封“战书”,让中美登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美方言论极其不负责任。图片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美国起步确实早一些,但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比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犹如在六代机上犯下的大错。

中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美国依赖SLS超重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猎户座”载人飞船,再加上“星舰”改造的登月器,中间还需要多次在轨加注,链条冗长复杂。中国则用两发长征十号重型火箭分头把载人飞船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在轨对接后直接登月,路径简洁明了。起跑早晚未必决定胜负,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任务架构的复杂与简洁对比。

更关键的是,美国人谈登月,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说实话,这种理解过于表面。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载人登月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否把一次行动变成一种长期能力:从月球极地的科学探索,到水冰资源的利用;从生命支持系统的考验,到深空通信与重型火箭的检验。登月,不该是网红打卡式的到此一游,而要成为常态化的存在。

阿波罗计划实际上是围绕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展开的。图片来源:NASA

登月架构对比

六十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开创了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它的技术路径其实极为简洁:一枚土星5号火箭,将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整套一次性送入地月转移轨道。3名宇航员中,2人乘登月舱下降到月面,1人留在月球轨道值守,任务结束后再会合返回。这种方案的好处是链路短,环节少,没有在轨加注,也不需要多箭配合,风险虽然集中但一目了然。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完全依赖超大运力火箭,成本极高,重复执行的代价惊人,美国最终也只完成了6次登月就偃旗息鼓。

相比之下,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首次载人登月,选择的是一种“双箭合体”的方案。一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飞船“梦舟”,另一枚长征十号发射登月舱“揽月”,两者分别进入月球轨道后完成对接。宇航员由“梦舟”转入“揽月”,实施月面着陆和科学考察,完成任务后再返回并会合,最后由“梦舟”将航天员带回地球。优点在于不需要走美国的老路,建造性价比极低的中国版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而是由2发技术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长征十号分担任务,风险点可控。

美国新一轮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极为复杂。它的主体是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用来把宇航员送到月球轨道。但猎户座并不能直接登月,还需要与另一套登月器对接。登月器由星舰改造而来,体量巨大,必须依靠多次在轨加注才能获得足够的燃料前往月球并返回。根据NASA和业界分析,至少需要4至6次加注,部分估算甚至认为可能接近10次。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换句话说,美国的流程是:1发SLS大火箭送人入轨,多次星舰在地球轨道接力加注,再把登月器推送到月球附近,与猎户座会合后才实施真正的登月。这条路线冗长繁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拖延,都会牵动整体。考虑到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不断跳票,双双成为鸽神,工程节点能否保住很不好说。星舰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试飞刚刚成功,离验证接力加注还早。

如果把这三种载人登月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差异。阿波罗计划最直接,但成本高昂难以维持;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简洁清晰,符合当前国力与技术条件;阿尔忒弥斯计划最复杂,政治与商业力量交织,寄希望于仍未完全成熟的体系,一旦成功或许会开启新的可能,但不确定性极高。

阿波罗11号把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宇航员向美国国旗敬礼。图片来源:NASA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

相关文章

  • 白玉京: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美国对登月的这种理解过于肤浅
    白玉京:只盯着谁先把国旗插在月球上,美国对登月的这种理解过于肤浅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罕见地用中文发声,直言在特朗普任期内,要把美国人重新送上月球,赢下“第二次太空竞赛”;甚至声称“中国企图这次超越我们,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话,无异于当众下了一封“战书”,让中美登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美方言论极其不负责任。图片来源: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起步确实早一些,但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比如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犹如在六代机上犯下的大错。中美走 从时间表看,美国仍然是起跑较早的一方。2022年,SLS大火箭和猎户座飞船已经执行了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试飞...

    2025-09-15 09:11:26
  • 安东·尼尔曼:乌克兰人啊,这就是“没有祖国”的代价!
    安东·尼尔曼:乌克兰人啊,这就是“没有祖国”的代价!

    2025年8月22日,23岁的伊琳娜·扎鲁茨卡娅(Irina Zarutskaya)坐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一列火车上,用手机浏览着社交媒体。这个年轻女孩逃离了乌克兰并定居美国,伊琳娜自在地乘坐火车,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捅了三刀。监控录像展现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伊琳娜走进车厢,坐下。她身后坐着一位34岁的黑人男子,小德卡洛斯·布朗。他毫无预兆地站起身,从连帽衫里掏出一把折叠刀,朝女孩的脖子 2024年3月,在德国霍根海姆,有一对夫妇杀害了两名乌克兰女性,受害者是27岁的玛格丽特·拉扎斯和她51岁的母...

    2025-09-15 09:11:13
  • 韩笑鹏:墨西哥的手在签字,真正握笔的,可能在白宫
    韩笑鹏:墨西哥的手在签字,真正握笔的,可能在白宫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9月3日刚刚结束对墨西哥的访问,墨西哥政府就开始推动对未与其签署自贸协定国家的商品加征10%至50%关税,目标主要锁定中国制造。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进口汽车的关税将从20%直升至50%,达到了WTO允许的最高水平;钢材、玩具、摩托车等产品关税为35%,纺织、服装等商品则高达10%至50%。墨方估计,此次关税调整将影响约1400个税号的商品,约占墨西哥总进口额的8.6 中国汽车企业在墨投入的动力车产量和销量近年剧增,墨西哥已成为重要出口市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对墨汽车出口超过1...

    2025-09-15 09:11:00
  • 印尼视角|印尼财政换将:一场关乎国运的转向?
    印尼视角|印尼财政换将:一场关乎国运的转向?

    在印尼,财政政策的走向始终牵动着两类群体的神经:一端是紧盯汇率与股指的国际投资者、金融从业者,另一端是关心燃油价格、粮食补贴的普通民众。这种分歧在本次财政部长人事变动中被推向极致——当“财政纪律”的践行者到“民生优先”的推动者的权力交接,本质上是印尼在“稳定”与“公平”之间做出的艰难抉择。斯里·穆利亚尼在卸下财政部长职务,并与财政部的国家公务员告别后落下眼泪。 视频截图 雅加达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 推动这场转向的核心人物,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这位73岁的政治人物,身上带着鲜明的“民族主义”标签,而...

    2025-09-15 09:10:43
  • 扬之:拉拢印度对华“去风险”?德国这是想给自己增加新风险
    扬之:拉拢印度对华“去风险”?德国这是想给自己增加新风险

    近日,默茨在德国外交部的驻外大使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德国外交旨在维护本国的自由、和平与繁荣。内政、经济、贸易、国防和外交政策不应再被割裂开来考虑,“而必须将一切置于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维度中”。在谈到对华政策时,默茨重申,德国政府尽可能寻求合作,例如在气候保护政策和全球危机领域。但与此同时,与中国的制度性竞争正在加剧。他指出,为了“长久保障德国的安全及竞争力”,出于战略主权的考虑,“实现贸易和 在战略布局方面,新德里秉持着“海上通道优先、区域互联互通为辅”的原则。随着全球航运网络和能源运输线路的战略重要...

    2025-09-15 09:10:26
  • 匈牙利官员:屈从美国,欧洲大陆正走向崩溃
    匈牙利官员:屈从美国,欧洲大陆正走向崩溃

    匈牙利总理政治政策主任欧尔班·鲍拉日在当地时间14日播出的一则采访中表示,由于受意识形态束缚、屈从美国压力以及放弃自身利益,欧洲大陆正走向崩溃,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孤立的权力中心。他表示,俄乌冲突无法在战场上解决,西方已将冲突转化为与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此外,他还将乌克兰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称为针对匈牙利的恐怖主义行为。他表示,匈牙利家庭不愿为他人的战争支付更高的能源价格。(总台记者 卜卫...

    2025-09-15 09:10:22
  • 特朗普“选择性失明”:都是左翼的错,和右翼无关
    特朗普“选择性失明”:都是左翼的错,和右翼无关

    近日,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刺身亡,引发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左右互搏”。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其政治对手煽动暴力,将制造不和谐氛围的责任归咎于左翼,同时声称右翼不存在暴力问题。“问题出在左翼,而非右翼。” 特朗普在返回华盛顿途中于新泽西州对媒体表示。他补充道:“看看那些煽动者,看看那些恶意诋毁我们国家的言行,再看看四处焚烧美国国旗的...

    2025-09-15 09:10:18
  •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正式访问。9月13日,他在出席“雅尔塔欧洲战略”年度会议时,再度炒作俄乌冲突问题,甚至朝中国“泼脏水”。据《基辅独立报》当地时间9月14日报道,凯洛格在会上宣称,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的支持,且充当着这一“联盟关系”中的所谓“小老弟”(junior partner)角色。“我认...

    2025-09-15 09:10:13
  • 9月14日分析
    9月14日分析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周末没有太多重磅消息,就一个特朗普哈气的新闻。大概就是特朗普呼吁北约国家一起对我们加关税,来以此增加俄罗斯的压力。这个本质上是9月14日开始的中美今年第四次会谈前,特朗普一贯的谈判前哈气的套路。所以这个哈气对股市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影响大的应该是会谈结果出来的时候。这个会谈结果是9月17日出来,也就是周三。而且刚好美联储议息会议是9月18日凌晨出结果。虽然这次美联...

    2025-09-15 08:50:09
  • 波动到底是风险还是收益?一文说清各种应对波动的策略!
    波动到底是风险还是收益?一文说清各种应对波动的策略!

    作者:人神共奋来源:思想钢印(ID:sxgy9999)波动=风险?波动=收益?1/5不是风动是心动A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5%,但在大盘调整时,经常出现超过20%的回撤;B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0%,但每次大盘调整,回撤不会超过5%,你觉得哪一个基金更好?这个问题类似下面的图,我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引用过,几支股票的收益率完全相同,但在那些波动更小的股票上,普通投资者更容易赚到钱。波动是一个容易...

    2025-09-15 08: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