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摩根:10万人走上伦敦街头,一场跨越大西洋“内战”正在展开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09-17 09:11:01 围观 : 评论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摩根】

过去的这个周末,伦敦爆发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极右翼集会。超过十万人参加了英国极右翼活动人士汤米·罗宾逊发起的“联合王国”游行,马斯克则通过视频连线“现身”并为其打气。

然而,这场抗议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英国本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刺,掀起了一场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大撕裂。可以看出,一场跨越大西洋的“内战”正在展开——不是用枪炮与军队,而是通过文化、身份和政治的对抗。

从本质上看,伦敦的游行是一场对全球化的拒绝。示威者挥舞着米字旗和圣乔治十字旗,但同时也举着以色列国旗,戴着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红帽子。

当地时间9月13日,英国爆发大规模反移民示威。 伦敦警察厅X账号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这些元素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英国极右翼并不把自己视为孤立存在,而是更广泛的反自由主义浪潮的一部分。在加沙战争遭到国际谴责的背景下出现的以色列国旗,意味着对强硬世界观的认同;而MAGA帽子则把集会直接与特朗普的运动联系起来,暗示罗宾逊的支持者把自己视为跨大西洋斗争中的一部分。

然而,一段互联网上走红的视频捕捉到了现场的讽刺意味:示威者身披国旗,在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特色的食品摊位前排队。他们带着来自这些被他们指责“破坏英国文化”的群体制作的食物回到集会。矛盾显而易见:即使他们公开谴责多元文化主义,也无法逃离生活在其中的现实。

为什么右翼声音如今显得更为响亮?部分原因在于经济:生活成本上升,公共服务崩塌,而政府似乎与普通民众的关切脱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净新增移民人数从每年几万上升到每年数十万,仅在2023至2024年间,政府就在安置寻求庇护者的酒店开销上花费了31亿英镑。在税收增加、基础设施状况恶化的背景下,这些数字成了“不公平”的象征。对极右翼而言,移民问题就是英国身份被侵蚀而政府袖手旁观的最直接证据。

但解释远不止于此。由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已不再不可动摇。中国的崛起、金砖国家的扩容以及全球南方声音的壮大,都表明世界正在走向“去西方中心化”。对欧洲和北美的许多人来说,从这种转变中感受到的是“衰落”。在这种语境下,移民更像是火上浇油: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新邻居的出现,而是其文明正在失去主导权的活生生证据。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对英国右翼也如此重要。他重返美国政治舞台,重新点燃了其他国家极右翼势力的信心。对罗宾逊的支持者而言,特朗普式的民族主义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板:简洁的口号、情绪化的诉求,以及“精英背叛人民”的说法。伦敦游行中出现的MAGA帽子绝非随意的装饰,而是跨大西洋两岸围绕一个共同的“衰落叙事”的团结标志。

马斯克13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集会现场的罗宾逊对谈,宣称英国需要“革命性地改变政府” 视频截图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遇刺事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跨大西洋的联系。马斯克在讲话中把它当作“左翼暴力”的证据,而不少示威者则举着柯克的照片,将他视为一名“政治殉道者”。对罗宾逊的支持者来说,柯克之死不仅是美国的悲剧,更是他们自身叙事的一部分:证明右翼正在整个西方世界遭受围攻。

随着特朗普本周即将对英国进行上任以来的第二次国事访问,柯克在集会上的身影被赋予更强烈的共鸣,把英国人的不满与美国的文化战争连接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共同的危机感。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相比之下,左翼在这种叙事面前明显处于劣势。关于团结与结构性改革的呼声,很难与“我们正在失去自己的国家”这种简单直接的情绪化口号相抗衡。GB News等右翼媒体每天都在放大愤怒情绪,而社交媒体上的右翼意见领袖则将个别案件塑造成系统性崩溃的证据。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极右翼的方案毫无现实性,他们的声音也会显得更为响亮。

这次集会还揭示了英国例外论的转变。曾经在脱欧时期被包装为“全球化的英国”,如今却以防御性的姿态出现。马斯克警告说,大规模、无法控制的移民正在“侵蚀”英国,呼应了一种“独特而美好的事物正在消失”的情绪。法国政治人物埃里克·泽穆尔则重复了所谓的“大替代”阴谋论——声称欧洲人正被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移民有意替代。这两人的发言为罗宾逊的运动提供了国际背书,把英国牢牢嵌入一个跨国右翼民粹主义网络。

反抗议活动则讲述了另一种故事。大约5000人参加了“反对种族主义”组织的集会,高举“欢迎难民”和“打倒极右翼”的横幅。工党议员扎拉·苏尔塔纳(Zarah Sultana)和黛安·阿博特(Diane Abbott)在现场发言,强调必须与寻求庇护者保持团结。然而,与罗宾逊超过十万人的人群相比,这一数字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街头抗议规模的不平衡凸显了右翼如何更有效地动员愤怒情绪,而左翼却未能以同样的力度动员希望。

这并不意味着英国正在不可逆转地拥抱极右翼思潮。过去一年里,支持难民和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活动也曾吸引更多人群。但伦敦的集会显示,不平等与对政府不信任的怨气,如何被导向了排外政治。罗宾逊的“文化革命”口号、马斯克关于“侵蚀”的警告、泽穆尔的“大替代”言论,以及如今被塑造为“殉道者”的柯克,共同将社会上的挫败情绪转化为对全球化的反扑。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场抗议,而是西方内部更广泛“内战”的症状之一。跨越大西洋,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政治都在向内转,把公民彼此对立起来,围绕身份认同、移民以及国家的意义展开激烈争执。全球化削弱了西方的主导地位,但右翼中的一部分力量并未适应多极化的世界,而是退缩到恐惧与怀旧情绪之中。英国的未来不会靠迁怒移民或向内看来保障。真正的挑战在于,西方社会能否直面不平等现实并重建信任,还是让这场文化与政治的“内战”继续撕裂他们自身。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相关文章

  • 特朗普抵达英国:主要目的是见查尔斯三世
    特朗普抵达英国:主要目的是见查尔斯三世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9月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携夫人梅拉尼娅抵达英国,开始他对英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在乘坐“空军一号”从美国启程前,特朗普释放了积极信号,称此次访问是 “一份荣誉”,并表示:“我与英国的关系非常好。他们希望看看能否对贸易协议稍作完善,我愿意提供帮助。”特朗普称,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会见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他完美地代表了这个国家,是一位极具风度的绅士。”特朗普...

    2025-09-17 09:11:05
  • 摩根:10万人走上伦敦街头,一场跨越大西洋“内战”正在展开
    摩根:10万人走上伦敦街头,一场跨越大西洋“内战”正在展开

    过去的这个周末,伦敦爆发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极右翼集会。超过十万人参加了英国极右翼活动人士汤米·罗宾逊发起的“联合王国”游行,马斯克则通过视频连线“现身”并为其打气。然而,这场抗议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英国本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刺,掀起了一场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大撕裂。可以看出,一场跨越大西洋的“内战”正在展开——不是用枪炮与军队,而是通过文化、身份和政治的对抗。从本质上看,伦敦的...

    2025-09-17 09:11:01
  • 逸语道破:TikTok谈判达成共识,谁在用错乱的信息支撑“美式赢学”?-沈逸
    逸语道破:TikTok谈判达成共识,谁在用错乱的信息支撑“美式赢学”?-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中美双方在马德里进行的经贸磋商目前已经基本结束。从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来看,这一轮马德里会谈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怎么看这个趋势?应该说,中美在当前经贸议题上的互动与博弈,态势已经比较明确了。所谓明确,是指这次马德里会谈聚焦的议题,叫作“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并且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大家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这事是怎么起来...

    2025-09-17 09:10:57
  • 雁默:关岛成了前线,西太平洋同感美式“严厉的爱”
    雁默:关岛成了前线,西太平洋同感美式“严厉的爱”

    九三阅兵前后,有两则新闻证实了关岛正加速成为美国在太平洋的前线堡垒,这个地区的美国盟友,都已感受到具体的“严厉的爱”,但是否认同欧盟外长所称的“有爱总比没爱强”,就难说了。很多人可能注意到菲律宾搁置了对美军购F-16战机的计划,但没注意到美国军方突然要求新加坡将F-15撤离出关岛的消息。这两起事件虽然都有个体面的官方说法,但事实上与美国“战争部”正起草的国家防御战略(NDS)直接相关。关岛学者与 8月底,菲律宾最北端的巴丹群岛“前线作战基地”(FOB)正式启用,菲海军发言人猖言:菲国军方长期以来专注于内部...

    2025-09-17 09:10:44
  • 本·诺顿:特朗普政府为什么死咬委内瑞拉?
    本·诺顿:特朗普政府为什么死咬委内瑞拉?

    编者按:美国同委内瑞拉的军事对峙持续升温。当地时间15日,特朗普发布视频称,美军再度打击委内瑞拉“运毒船”,造成3人死亡。然而船只是否运载毒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形容美国是“全面侵略”,驳斥了贩毒指控。美国为什么要搬出“禁毒”的由头在委内瑞拉家门口开展军事行动?特朗普政府施压的背后有什么目的?局势是否会升级为冲突?美国独立调查记者、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本·诺顿在其视频节目中 众所周知,诺沃亚的家族与贩毒集团关系密切,但美国政府对此毫无异议,因为他是一个忠诚的美国傀儡,这就是现实。事实...

    2025-09-17 09:10:27
  • 以色列发动地面进攻,欧盟:将提出制裁措施
    以色列发动地面进攻,欧盟:将提出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9月16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X网站发文表示,由于以色列的地面行动让加沙局势进一步恶化,欧盟将于17日提出制裁措施,向以色列政府施压。卡拉斯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的地面进攻,将使本已绝望的局势雪上加霜。这意味着更多死亡、更多破坏,以及更多人流离失所。明日,欧盟委员会将出台相关措施,向以色列政府施压,要求其改变在加沙战争中的立场。”卡拉斯称,相关措施将包括暂停贸易优惠...

    2025-09-17 09:10:23
  •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中国代表: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中国代表: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据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16日,应伊斯兰合作组织要求,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就举行紧急辩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与会并发言。陈旭指出,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公然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破坏和平努力,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尊重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但以色列对此视若无睹,动...

    2025-09-17 09:10:18
  • 内塔尼亚胡污蔑:中国和卡塔尔“围困”我们
    内塔尼亚胡污蔑:中国和卡塔尔“围困”我们

    【文/观察者网 柳白】巴以问题上“失道寡助”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错得越来越离谱,竟开始碰瓷中国。他当地时间9月15日发表讲话时,一边坦承以色列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孤立,另一边又佯装为“受害者”,无视各方劝和促谈的努力,一再宣称中国和卡塔尔发动舆论攻势意图“围困”以色列,以色列需投入“巨额资金”予以对抗。内塔尼亚胡的言论立即引发国内反对党和行业组织的强烈反对,其讲话后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股价应声下跌...

    2025-09-17 09:10:14
  • 9月16日分析:僵持!
    9月16日分析:僵持!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今天大盘整体还是整理为主,盘面明显存在多空僵持的迹象。上证基本维持平盘,做了个十字星图形。 对当前盘面,其实也没啥特别需要说的,整体就是盯着20日线看。昨天文章也提到过,20日线上方,可以短线看多。20日线下方,可以短线看空。今天盘面还有一个消息影响,也就是TikTok,也就是这次谈判结果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机器人相关的利好。所以科创板今天也是上蹿下跳,波动还...

    2025-09-17 08:50:07
  • 女星带球嫁竟不认骨肉!验DNA仍辩「0.01%可能不是我的」
    女星带球嫁竟不认骨肉!验DNA仍辩「0.01%可能不是我的」

    44岁中国女星孙菲菲曾主演中韩合拍偶像剧《北京,我的爱》、金庸剧《碧血剑》等,2014年和联想集团前高层结婚后淡出萤光幕,昨天她自爆「我离婚了」,并揭开与前夫之间的不堪,当初她意外怀孕被男方说服生下来,但孩子出生后,男方却说孩子不是他的,直到孩子8个月会叫爸爸了,他仍一脸嫌弃从没抱过孩子,她为了挽救婚姻,主动建议男方做亲子鉴定,得到结果「支持99.99%亲子关系」,男方竟狡辩「0.01%的可能性...

    2025-09-17 08: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