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俄军占领红军城主城区,10000名乌军被围遭弃!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05 07:20:12 围观 : 评论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10月底至11月初,俄乌战场再次进入高强度阶段。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一家军医院探望受伤士兵时声称,俄军已包围乌克兰东部的两座重要城市——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和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并愿就乌军投降问题展开谈判。普京甚至表示,俄方准备为乌克兰和西方记者开辟安全通道,“让他们亲眼看看乌军被围的真相”。乌克兰军方随即强烈否认,称所谓“包围”只是俄方的宣传战。

与此同时,俄军在红军城方向的推进全面提速,乌军空投特种部队突袭失败后,数千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战争的天平,正悄然倾斜。

图片

一、空投特战,全军覆没!

10月底,一架乌军“黑鹰”直升机在红军城北郊低空突入,11名特种兵被空投至俄军后勤线上,企图破坏补给与通信。然而,行动不到20分钟,乌军小队即被俄方FPV无人机锁定,全员阵亡。

俄方公开的坐标(48.29667, 37.13317)位于红军城防线纵深内,无友军掩护、无撤离预案,几乎等于“自杀式投送”。乌克兰的黑鹰直升机放下特战队员后匆匆离开,地面小队失联,通信全断。

这起行动暴露出乌军在情报评估与战场管理上的混乱。

战前低估俄方无人机的密度、战中通信系统直接瘫痪、战后死光光没人负责收尸。

乌克兰官方至今未公布行动详情,坊间普遍认为,这支特种部队进入红军城是为了接陷在城内的大人物撤离。但计划直接失败,特战队员都成了炮灰!

二、红军城主城区陷落!

红军城是顿涅茨克地区的关键交通节点,铁路、能源线、补给线交错,是乌军在东部作战的枢纽,构成了防线骨架。

如今,俄军已经占领了红军城95%的城区,正在逐步清理残存的乌军。

在红军城战役中,俄军实现了久违的三路合围:

北线穿过赫纳季夫卡与里赫村,切断乌军北撤通道;

东线以机械化突击群突破工业区防御;

南线单兵小分队利用无人机配合炮兵群攻,压制乌方增援。

就在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俄军推进超过20平方公里,乌军防线迅速瓦解。

俄军推进速度突然加快,表明在前期消耗之后,乌军作战力量正在崩溃。俄军作战模式逐步成熟,无人机侦察—火力打击—步兵清剿—接管重建四个步骤非常清晰。

乌军在红军城的失败,不只是防守崩溃,更是指挥链断裂、节奏丢失、士气下滑的综合作用。

三、五千乌军被围遭弃!

根据俄方战报,目前在红军城包围圈内有大约5000名乌军,隶属于第82空降旅与第59机械旅等多个作战单位。

红军城战役爆发后,城内乌军没有等到任何增援。

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延续了此前的一贯作风:死守到底,绝不撤退,更不投降。在红军城周围的战斗以及库普扬斯克的战斗中,两个地区分别围住了5000名乌军,合计上万人。在俄军炮火和无人机的持续攻击下,这些乌军补给已经中断,守军缺乏弹药、燃料与医疗物资,甚至连伤员撤离通道都被切断。

在这样的局面想,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杰内加说:如果不撤退,红军城的部队将被彻底吞没。

然而,撤退令即使传达到前线也为时已晚。5000多被围人员只能无序逃离,随时被俄军点名击毙。

在战场心理层面,5000乌军无论是放下武器投降,还是撤离途中被击杀,后果都是一样的,都将直接导致乌克兰后面的防线缺兵少将。

在这种作战状态下,乌克兰士兵已经普遍不信任高层决策,民众也在质疑付出牺牲去打一场必定失败的战争的意义。

乌克兰赢得战争的信心,已经逐渐归零。

即使是最极端反俄的亚速营,也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幻想。

只不过,泽连斯基政府还在欺骗乌克兰民众,试图营造北约随时介入参战的错觉!

四、普京的包围宣言!

普京宣布包围上万名乌军的消息,不仅是军事战报,更是战略心理战。

波克罗夫斯克是乌军东部防线中枢、通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必经之地;库皮扬斯克是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州的北部铁路与补给中心,关系到哈尔科夫地区的整体防御。

俄军如果攻占这两个城市,下一步将如同水银泻地,猛虎出匣,冲向乌克兰薄弱的后方。

普京宣布包围乌军,甚至希望谈判让乌军放下武器,当时有自己的意图。

首先是通过谈判促使乌军投降,减少双方伤亡,也少造杀孽;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俄军的优势和正义姿态。

普京借着媒体公开发言,向欧美舆论释放“俄方愿意谈判、而乌方负隅顽抗的信息,为俄方塑造愿意和平的形象。关于为记者观战开通安全通道的表态,也是为了展示自信。

显然,在已经获得了战场优势的情况下,普京希望在外交与心理两条战线同时得分。
图片

五、泽连斯基为何拒绝“投降”?

面对普京的包围通牒,泽连斯基反应激烈,不仅拒绝承认有那么多乌军被围,还命令前线部队加大力度进攻包围圈,试图通过解围战术化解危局。

泽连斯基如此作为的背后,实际上也有有多重考量。

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早已与俄乌战争捆绑。任何投降行为,都会立即引爆国内舆论与军方反弹。西方援助体系也以持续抵抗为前提,一旦乌方承认失败,美欧资金、武器供应将骤减。

对泽连斯基而言,承认失败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自杀。

泽连斯基深知,俄军的包围并非绝对封锁。即便形势危急,只要不正式投降,就能在外交上维持抵抗国家的形象。通过继续坚守,他希望拖延时间,让西方继续介入或在冬季前获得更多弹药与防空系统。

普京想用开通记者通道展示俄军胜利,泽连斯基担心真实画面被传播后彻底打击本方士气。

乌方只能选择封锁前线消息,以俄罗斯在制造假新闻为由,转移焦点。

这是一场宣传攻防战。普京主打现实优势,乌克兰主打道义形象。

不过,当俄军的炮火淹没城市、包围圈日趋收紧,泽连斯基坚守的道义是否能抵挡现实?

这是泽连斯基面临的最大困境。

六、空地一体与无人机革命!

红军城战役再次印证,俄军已经实现了从传统装甲突击转向信息化、无人化联合作战。

在攻城过程中,俄方无人机群形成空中侦察和打击链条:

FPV无人机前探、电子干扰压制、火炮随后覆盖。乌军步兵在开阔地几乎无处可逃。

与此同时,俄方炮兵与导弹部队实现了一秒校准,无人机传回坐标后,炮火三分钟内就能实现落点调整。

乌军的通信网络在高强度电磁压制下频频瘫痪。

这种模式让俄军突破速度从日均2公里提升到10公里以上,尤其在红军城与库普扬斯克方向表现显著。

战争已经被被无人机和电子战改写。

俄军赢得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战役后,未来可能出现几种变化:

乌军主动撤离东部防线,转向第聂伯河西岸重建防御体系;

俄军继续推进并控制铁路走廊,迫使乌方失去北方运输通道;

外交战线升温,俄罗斯借“包围”发起新一轮谈判攻势,而泽连斯基将在西方支持与国内压力间艰难平衡。

红军城一役必将成为俄乌战场的战略拐点。



相关文章

  •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作者:戎评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已获转载授权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囤油行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中国人喜欢囤东西,但这次囤油的量有点大,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得好好说道说道。先说事。前两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篇报道,对中国近期的囤油行动进行了报道。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超过1100万桶,比沙特的产量还多;其中每天至少有100到120万桶原油,被直接拉到仓库储存了起来。美媒的关注点,是中国大量囤油的行为,稳定了国际原油市场和油价;原本国际油价一度跌...

    2025-11-05 07:20:14
  • 俄军占领红军城主城区,10000名乌军被围遭弃!
    俄军占领红军城主城区,10000名乌军被围遭弃!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10月底至11月初,俄乌战场再次进入高强度阶段。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一家军医院探望受伤士兵时声称,俄军已包围乌克兰东部的两座重要城市——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和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并愿就乌军投降问题展开谈判。普京甚至表示,俄方准备为乌克兰和西方记者开辟安全通道,“让他们亲眼看看乌军被围的真相”。乌克兰军方随即强烈否认,称所谓“包围”只是俄方的宣传战。与此同时,俄军在红军城方向的推进全面提速,乌军空投特种部队突...

    2025-11-05 07:20:12
  • 德国疯狂作死,这操作简直逆天!
    德国疯狂作死,这操作简直逆天!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德国刚刚又作了大死,算是彻底自废武功。轰的一声巨响,10月25日,德国用600公斤炸药炸毁了贡德雷明根核电站,这标志着德国告别核能时代,让他们的能源危机雪上加霜。但是现场的德国环保主义者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他们奔走相告在庆祝自己去工业化的伟大胜利,在前不久,他们才刚刚炸毁了德国最大的火电厂,2015年建成的莫尔堡煤电厂。德国人激动的说:环保尚未成功,圣母仍需努力,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弄死工业化!这一幕真的是太魔幻了,德国确实就要被他们自己给搞死了,所谓的啥德国工业...

    2025-11-05 07:20:11
  • 特朗普一声令下,“战争部”已就位,尼日利亚成新战场?
    特朗普一声令下,“战争部”已就位,尼日利亚成新战场?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特朗普突然发出战争威胁,要对尼日利亚开战。理由?“保护基督徒,消灭恐怖分子!”听着多正义,多神圣,可问题是,这“正义感”来得也太突然了吧?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国家,既没惹他,也没宣战,真就因为“宗教暴力”就得挨打?先看事实,尼日利亚约2.3亿人口,穆斯林和基督徒几乎各占一半,被恐怖武装袭击致死更多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伊斯兰教徒,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派了特使,刚在10月调查完,明确表示:“尼日利亚政府也在努力反恐,并未纵容宗教迫害。”那尼日利亚到底做了什么,让特朗普如此“大...

    2025-11-05 07:20:09
  • 出兵尼日利亚:新战场,老借口!
    出兵尼日利亚:新战场,老借口!

    作者:有里儿有面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当地时间11月1日,特朗普把矛头指向了非洲国家尼日利亚。他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写道:如果尼日利亚政府继续纵容对基督徒的屠杀行为,美国将出兵尼日利亚,“手持武器,火力全开”,消灭该国的“伊斯兰恐怖分子”。随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X网站回帖“Yes,Sir!”,并表示,“战争部正在准备采取行动”。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尼日利亚开刀。在10月31日,他曾发帖指责尼日利亚侵犯宗教自由,并依据《国际宗教自由法》将该国列为“特别关注国”。这已经是美国继2020年之后第二次将尼日...

    2025-11-05 07:20:06
  • 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打电话来了!
    想想不对劲,德国外长又打电话来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可能想想还是不对劲,在临时取消访华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又主动打来了电话。玄机,就在“应约”两个字。看外交部网站的新闻,11月3日,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一会下雨,一会天晴,多少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看新闻稿,不得不说,这个电话,聊得还算是不错的,瓦德富尔的态度,也有微妙变化。国际关系,确实如同天气,变幻莫测,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在风雨中保持定力,在晴朗时珍惜机遇。中方的三句话,说得很有内涵。第一句:不应搞“麦克风外交”,不能...

    2025-11-04 14:08:31
  • 德国要拆华为5G!这是不想过了?
    德国要拆华为5G!这是不想过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3月25日,德国炸了汉堡的Moorburg(莫尔堡)火力发电厂。10月25日,德国又炸了巴伐利亚的贡德雷明根核电站。为了至高无上“价值观”,德国人承受一下全球最高电费也是值得的。明年还得接着炸,石荷州布罗克多夫核电站(Brokdorf)和下萨克森州格罗恩德核电站(Grohnde)这两个余孽必须消灭,反核团体胜利在望。不过,你以为德国政府作死就到此为止了?那才哪到哪。它们又盯上了华为设备--又一个不符合“价值观”的东西。据彭博社等多家外媒11月1日报道,德国正考虑...

    2025-11-04 14:08:29
  • 俄印上演迷之操作!
    俄印上演迷之操作!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前面,特朗普不是对印度下达了“禁油令”,迫于压力,印度一些国有油厂确实停购了俄油。但如今,俄印间上演了一番迷之操作,俄印居然在公海交接石油。过程是俄罗斯先将油轮开到离印度比较近的阿曼湾,印度也派出油轮,双方在公海并排行驶进行石油转交。这就让人看不懂了,俄印估计都是派出的没上户的黑船,在公海交接是想让西方无法追踪,因为俄船没到印度,印船也没到俄罗斯,只是两条黑船在公海上。真是这样的话,现在的卫星能拍得清清楚楚的,这样干完全是脱了裤子放屁,毫无意义。俄印这事掩耳盗...

    2025-11-04 14:08:27
  • 被当枪使,就要懂进退!
    被当枪使,就要懂进退!

    作者:李大闲人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东大西大在APEC如期会晤,意义非凡。准备近期弄一篇长文专门说说这事儿的意义,今天说说西大谈判团队的变化。特朗普喜欢搞"红脸白脸",最后自己拍板。谈判团队里唱红脸的一般是商务部长鲁特尼克,白脸的则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卢特尼克是强硬派,主张“极限施压”;财长则是务实派,倾向于“务实谈判”。卢特尼克与特朗普之间不仅是盟友,更有多年积累的私人情谊。他慷慨资助了特朗普的竞选事业,更在2024年总统竞选中被任命为特朗普过渡团队联合主席,是特朗普团队的关键人...

    2025-11-04 14:08:26
  • 中国爆兵!世界震动!
    中国爆兵!世界震动!

    文章由"血饮"公众号原创微信号:caojianming1989据新华社10月24日报道,中国政府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宝岛光复纪念日。 字数非常少,蕴含的信息却无比巨大。本文就以这条新闻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光复纪念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既然名为光复节,那么,到底谁来光复?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中国战区对日本受降典礼”,受降主官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代表陈仪,日本管理对岸的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签署投降书,明确“即日起,对岸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

    2025-11-04 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