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之战,将决定俄乌战场的最终归宿!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
已获授权



1962年,伴随着苏联的工业化发展,乌东地区的工业化也逐步崛起,红军村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决定改村为市,正式定名为 “红军城”,这里也成为了苏联工业化的象征之一。
可是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之外,他们为了消除苏联的影响,为了摆脱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2016 年,乌克兰议会通过《去共产主义化法案》,将城市更名为 “波克罗夫斯克”,以纪念当地的圣母代祷教堂。
乌克兰人试图通过去苏联化的这种方式,来重塑民族认同。
所以,我们在有关乌克兰的报道中,根本就看不到红军城这三个字,取而代之的,只有“波克罗夫斯克”。

可是,俄罗斯却坚持使用 “红军城” 这一名称。
一方面,这是对对苏联时期工业化成就的纪念,也是对当地俄语人口文化认同的维系。
另一方面呢,既然这里叫红军城,那作为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军队,现在发动一场军事行动,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也就成了一场解放苏联遗产的正义之战。
所以,咱们光从名字上都能看出来,这座城市实际上,是俄乌两国对历史叙事和身份认同的争夺。
除去其交通枢纽地位、资源价值、战术防御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之外,这座城市的政治象征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红军城的重要性远超一城一地的得失,现在,俨然可以成为决定整个俄乌战局的胜负手。
双方其实心里面都很清楚,这场仗打不下去,再打下去,其实意义也不大了。
但是都需要一个由头,一个契机,一个能改变现状的按钮。
而红军城,就是这个按钮。
俄罗斯为了攻打红军城,已经集结了15万部队,以兵分两路的钳形攻势围攻这座城市,并试图切断其补给线,完成对红军城的合围。
外界预测,红军城大约已经有95%的地方落入了俄军手中。
但是乌克兰方面却并不承认,他们坚称波克罗夫斯克的城区仍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目前最新的进展是:11月11日,俄军从红军城西北和东部地区以及火车站地区再次发动进攻,夺取了256座建筑。
俄军说,这一天,乌军死亡超过236人,损失一批装甲战车、火炮等武器装备,俄军目前已经巩固了阵地。
而乌军则说,俄军当天发动了72次攻势,损失94名士兵,27名士兵受伤,7部车辆和7架无人机被摧毁。
口子已经被撕开了,预估目前城区内有超过300名俄军士兵,情况不容乐观。
就连泽连斯基也在当天承认:红军城的作战条件有利于俄军,乌军正在“艰难”的战斗。

就在同一天,俄军还发布了劝降了一支乌军小队的全过程。
他们还在红军城空头劝降传单,主打的就是攻心为上。

按照目前这个架势来看,乌军的情况不容乐观。
他们到底能坚持多久,不好说。
也不能一棒子就将他们全部打死。
毕竟,俄罗斯官员今天也出来说了:俄罗斯准备好随时在伊斯坦布尔与乌克兰举行谈判。
这意思表达的很明确:俄方在红军城战役中已经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拿下红军城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也知道这是块难啃的骨头,为了减少伤亡,你们想谈,随时可以来聊聊。

不过谈,是谈不出结果的,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自然也拿不到。
以红军城的重要性,除非是彻底失败,被全部占领,要不然乌克兰是不可能重新上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