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国大使馆发文,向日本重申联合国宪章之“敌国条款”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23 14:08:10 围观 :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中国对日本的反击已经到了第二阶段。

21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平台X用中日双语发帖,向日本全国上下重申联合国宪章之“敌国条款”。

在《联合国宪章》中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条款,规定德、意、日等法西斯或军国主义国家的任何一国有再次实施侵略政策的任何步骤,中、法、苏、英、美等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有权对其直接实施军事行动,无须安理会授权。

图片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只要中、法、苏、英、美等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认为”或者“觉得”,德意日等二战法西斯国家有任何正在准备实施侵略的征兆,无需安理会授权即可直接合法发动攻击。

二战后,世界秩序进入和平时期,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前提下不允许先动手攻击别的国家,只在《联合国宪章》第51条留了一个可以动武的口子,那就是“联合国会员国均享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遭到另外一个国家武装攻击的时候,无需联合国授权即可合法自卫还击,这是唯一可以合法动武的手段。

但“敌国”例外,也就是德意日三国,这三个国家只要五常认为其可能正在准备发动侵略,那就可以直接先发制人式的发动攻击,不需要等安理会同意。

之所以三大敌国不受和平秩序的保护,是因为二战就是这三个国家发动的。

二战期间,仅官方可以统计到的数据全球就死亡了8000万人,其中平民死亡超2/3比例,整个欧洲和亚洲都打成了废墟。

战后出于人道主义原则,战胜国同意保留德意日三国并保证其民众安全,但必须从制度上防止这三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而不是仅靠道德去约束它们,以避免全世界再次陷入战火灾难。

中、法、苏、英、美一致同意把“敌国条款”写入联合国宪章,从制度上给德意日三国加了紧箍咒,因为这五个国家都被德意日给打了,哪怕是受伤最轻的美国也不想再被这么打一次。

这个“敌国条款”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如果要修改其中的哪怕一个字,都需要联合国三分之二成员批准且全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意。

图片

二战后,国际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美苏对抗成为了新的国际大势,日本则采取了全面投靠美国,替美国当好东亚桥头堡来牵制苏联的策略,以此换取了美国的全面支持。

日本视“敌国条款”为悬顶之剑,做梦都想废除这玩意,在得到了美国支持后,第一时间就想将其取消掉。

1957年,日本在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修宪请求,主要诉求就是废除“敌国条款”。

美国支持没用,因为光苏联一个就绝对不可能批准这种事情。

但日本一直没放弃这件事,每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一直到苏联解体,美国打赢海湾战争,实力达到独霸全球的地步之时,日本终于想到了一个迂回的办法。

1995年,日本放弃了修改联合国宪法,利用美国势力如日中天之际,转而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第50/52号决议,该决议“认为”敌国条款已经过时,“应该”废止。

意思就是建议废除“敌国条款”,但五常没搭理这种决议,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一字不改,想拿到中俄的支持票绝无可能。

日本这么干想要的也不是在法理上修改联合国宪法,而是利用这个决议,向日本国内宣传“联合国已经认为敌国条款应该被废除等等”。

自1995年开始,日本对国内就这样足足宣传了30年,日本媒体常引用这一“建议删除”决议作为“废止依据”,弄的现在很多日本人都以为“敌国条款”真的被正式废除了。

这种举动和日本多年来修改和平宪法,在教科书上美化侵略历史,扩大自卫队武力的行为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点点去改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规则,用日拱一卒的方式。

到了2025年3月,日本连《中日联合声明》这种中日关系的基石都敢直接官方明确否认了,然后日本才选出了高市早苗这种大毒草。

图片

所以高市早苗的诞生其实是一种必然,为了能最终孵化出高市早苗,日本其实已经默默努力的数十年。

这次中国以官方身份明确公开重申《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就是为了让日本国内知道敌国条款从未被废除过,同时借此契机让日本国内都重新了解下历史,学习下为什么当年会设立“敌国条款”。

日本战后几乎没有被清算过,连天皇制度都被美国主导着保留了下来,没过几年就碰上了朝鲜战争,靠着美国的军工订单迅速恢复了元气,在日本人的思维里,对原子弹的印象要比军事法庭深的多,因为军事法庭基本没有对日本造成什么伤害。

敌国条款到今天还有意义吗,有了这个条款就真可以随便打日本么?

当然有意义,因为这是法理依据,我们中国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当然这样并不代表就可以真的随便打日本,不是因为敌国条款没有用,而是因为打日本其实就是打美国,无论美国怎么表态中立,我们做考虑的时候是一定要把美日联手纳入准备工作的,默认美日联手且倾尽全力,在这种前提下还有必胜把握才能正式启动敌国条款。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中国祖传的古老智慧。

至于高市早苗这位日本首相其实不用搭理,日本近几十年来换了几十位首相,平均在位时间仅仅大约一年。

因为日本首相真的很难做,弱了会被政敌弄下去,强了会被美国弄下去,不强不弱这个平衡度实在是太难把握了。

要对付高市早苗,也许我们的手段还没准备后,她就已经下台了,没必要为这种还只剩下几个月政治生命的人怄气。

但全日本经历几十年鼓动酝酿出来的新军国主义思想,是必须警惕的,这个比高市早苗要厉害的多。

官方重申“敌国条款”,就是在给日本国内做一个思想启蒙,给日本一个自我清除新军国主义思想的机会,给日本一个可以不挨打的的机会。

而官方重申“敌国条款”的另一重含义,也是在警告日本国内那些以为自己只要不率先动手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的人。

就算日本不率先动手,也不代表日本可以安枕无忧,中国只是对菲律宾和印度这样的国家不开第一枪而已,但日本不是正常国家,是“敌国条款”的监督对象,没这个待遇,不受一定不开第一枪的限制。

菲律宾挑衅我们,无论搞多恶心都坚决的一枪不开,带枪的菲律宾特种兵宁可被中国海警徒手缴械都坚决不开枪,让我们没有任何动手的理由,但这并不代表菲律宾不需要付出代价。

菲律宾每积累一段时间的惹事资历,我们就在南海填一座岛,不断扩大自己的实控范围。

中日之间也有这样的好地方,那就是钓鱼岛,日本只要维持这样的作风一段时间,中国填钓鱼岛是早晚的事情。

你看看钓鱼岛这位置,左边可以遏制台湾右边可以卡断日本通过琉球群岛的进兵通道,还可以和美军冲绳基地形成对峙局面,简直是天选的战略宝地。

这样的地方一旦填岛成功,那就等于多了一艘不沉的超级陆地航母,能直接改变台湾海峡的战略格局,是实打实的巨大好处。

如果任由中国把钓鱼岛填成军事基地,那就等于没打就认输了。

如果在中国占理的前提下阻止中国把钓鱼岛填成军事基地,那就等于对中国开了第一枪。

当然填岛也不是乱填的,填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对方直接掀桌子的准备,没有正面硬刚美军的决心不会轻易做这种事的,因为这个地方如果建成了军事基地,那对冲绳美军基地和台湾岛的威胁实在是太大。

但舆论工作要先做好,法理依据要先拿到,这次官方重申“敌国条款”的主要目的,我认为就是这个。

这个世界确实是实力决定一切的,但并不代表法理没用,尤其是在中美目前实力非常接近的情况下。

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那可是中美英法苏在80年前联手立下的契约。

在这个世界要讲契约精神,白纸黑字写的东西不能随便毁约。



相关文章

  • 战争逼近中国家门口!日本在前,美国在后,欧洲在侧!
    战争逼近中国家门口!日本在前,美国在后,欧洲在侧!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俄乌战争爆发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打不起来,但大国矛盾不可调和,战争还是打起来了,一直打到现在。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这个看起来好像也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好像可能性越来雨大。中日之间如果爆发战争,那绝不是简单的中日战争,而是中国与整个西方爆发的代理人战争。种种迹象表明,整个西方好像都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日本非常积极踊跃。战友们,占豪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更不是情绪渲染,而是在用现实逻辑分析这种可能性,占豪分析后的初步结论是——战争的阴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

    2025-11-23 14:08:12
  • 中国大使馆发文,向日本重申联合国宪章之“敌国条款”
    中国大使馆发文,向日本重申联合国宪章之“敌国条款”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中国对日本的反击已经到了第二阶段。21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平台X用中日双语发帖,向日本全国上下重申联合国宪章之“敌国条款”。在《联合国宪章》中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条款,规定德、意、日等法西斯或军国主义国家的任何一国有再次实施侵略政策的任何步骤,中、法、苏、英、美等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有权对其直接实施军事行动,无须安理会授权。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只要中、法、苏、英、美等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认为”或者“觉得”,德意日等二战法西斯国家有任何正在准备实施侵略的征兆...

    2025-11-23 14:08:10
  • 该来的正扑面而来,该死的也一定会死!
    该来的正扑面而来,该死的也一定会死!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当前,对这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件事情:一是中国统一台湾的步伐正在加快,美国看起来并不怎么着急,反倒是日本急了。二是俄罗斯已经完全占领了乌克兰库皮扬斯克,解放了红军城。三是美国的AI泡沫正在破灭,美国股市已开始火山喷发,金融海啸的巨浪正在形成。美国一向是现实主义的,喜欢“凭实力的地位讲话”,当然也会凭实力的地位做事。面对今天的中国,面对今天中国必须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与决心,美国政府正在逐步迈向务实决策,在为放弃“保护”台湾做准备。日本相反,从来...

    2025-11-23 14:08:09
  • 印度“光辉”迪拜坠毁!曾自称是歼10“噩梦”!
    印度“光辉”迪拜坠毁!曾自称是歼10“噩梦”!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也就是阿联酋迪拜航展最后一天,竟发生了一场重大悲剧。综合新华社、CCTV、美联社、路透社、阿拉伯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报道:11月21日下午,一架来自印度的光辉战斗机在飞行表演中坠毁,大量黑烟从机场升起,现场近千名观众目睹了这一幕,警笛声此起彼伏。据晚间最新消息,坠落太快,飞行员来不及弹射,已不幸遇难。这场悲剧为两年一度的迪拜航展画下了一个悲伤的句号。现场观众算是“开了眼了”,一架现役战斗机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大家演示了从升空到坠毁的全过程。“光辉”战机飞行表演是...

    2025-11-23 14:08:06
  • 杨超越趴在沙发上睡觉 身材凹凸有致修长双腿吸睛
    杨超越趴在沙发上睡觉 身材凹凸有致修长双腿吸睛

    杨超越助理公开一张杨超越的私下随拍,照片里的杨超越穿短袖短裤,在沙发上睡着了,身材曲线凹凸有致。...

    2025-11-23 09:20:11
  • 特朗普“铁粉”辞职回踩:令人作呕的两党政治闹剧
    特朗普“铁粉”辞职回踩:令人作呕的两党政治闹剧

    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决裂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铁粉、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正式官宣辞职。据《华盛顿邮报》等2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五晚些时候,格林在社交媒体宣布,她将于明年1月5日辞去国会职务。作为特朗普阵营的得力干将,格林在声明中一方面强调自己与特朗普核心议程的高度一致,另一方面猛烈抨击同僚,尤其是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在政府停摆等 一名与格林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向美媒透露,她已考虑辞职超过一周,原因是与特朗普闹翻后,针对她的威胁持续升级。不过...

    2025-11-23 09:11:25
  • 毛克疾:原来,这才是印度IT产业的成色与底色…
    毛克疾:原来,这才是印度IT产业的成色与底色…

    最近发布的一个消息,正强烈刺激着印度IT产业的神经。印度最大IT服务企业塔塔咨询公司(TCS)宣布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计划——到2026年3月将裁撤1.2万个岗位,约占员工总数的2%。这一决定不仅令数以万计的家庭陷入不安,也让整个印度社会第一次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人工智能(AI)冲击”可能带来的影响。此外,今年初开源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以开源模式,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特征 如果说过去30多年印度IT产业的成功依赖于人力成本优势与全球化红利,那么在2025年之后,这两个支撑点已同时动...

    2025-11-23 09:11:12
  • 逸语道破:高市收回言论就完事了?下一步要系统性替日本“拔毒除害”-沈逸
    逸语道破:高市收回言论就完事了?下一步要系统性替日本“拔毒除害”-沈逸

    由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妄言所诱发的外交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战略博弈。在此过程中,我们至少可以观察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面临的一类特殊外部风险与挑战。 日本国内始终存在一股政治势力,其目标在于为军国主义招魂,并企图借由对中国的系列挑衅行动,推动日本重新走上实质性的军国主义道路——他们将其美化为“正常国家化”。这股势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构成了潜在的风险、挑战与威胁 日本国内如石破茂、小泽一郎、桥下彻等“富有政治经验”、“老于世故”的右翼政客,对高市早苗的指责,焦点在于其不成...

    2025-11-23 09:11:00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08期:从南非G20峰会看全球大势-张维为、吴鹏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08期:从南非G20峰会看全球大势-张维为、吴鹏

    11月22日至23日,2025年G20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平等、团结、可持续”。在此之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曾前往南非访问,并与中国驻南非大使吴鹏、南非著名政治学者布萨尼展开对话。东方卫视11月1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围绕中非合作及G20等相关话题展开。《这就是中国》第308期 张维为演讲 今年8月下旬,我们中国研究院代表团应邀赴南非访问,就南非将举办的 主持人:刚才张教授讲述了南非之行以及对南非、非洲发展的观察。我们稍后会在视频中看到您跟中国驻南非大使吴鹏以及政...

    2025-11-23 09:10:38
  • 薛凯桓:泽连斯基不接受“28点计划”?特朗普:那就查查腐败吧
    薛凯桓:泽连斯基不接受“28点计划”?特朗普:那就查查腐败吧

    九个多月前,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桑特对基辅进行了突访。在那次访问中,乌克兰和美国之间就所谓的“矿产协议”,展开了一场艰苦的谈判。当时,美乌“矿产协议”一经出台,就引起一片哗然。舆论普遍认为对于乌克兰当局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协议,“根本无法作为谈判的基础”。但美国毫不在意舆论的声音,贝森特甚至要求乌克兰当局“立即”签署文件,不接受任何缓和和斡旋。如今,类似的故事正在重演。11月20日,美国阿 所谓“明季奇录音事件”,是指乌克兰国家反贪局搜寻并曝光了泽连斯基的亲信、“95街区”的创始人之一明季奇所主导的...

    2025-11-23 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