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迁移”新政策即将到来,旧坟“限期迁走”,或统一处理
引言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文化糟粕,有些观念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有些观念属于根深蒂固在老百姓的思维中的,想要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对于死者的安葬方式,国家也一直进行着改革和试点,然而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地区,老百姓并不想改变,传统的土葬被认为是入土为安的象征,也寄托着他们对亲人最大的思念。

不过如今农农村“土葬迁移”新政策即将到来,旧坟“限期迁走”,或统一处理,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又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死也成为生命最终的归宿,对于死亡很多人也都保持着坦然的态度,死后的埋葬方式很多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执着于选择土葬,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死后尸体是否完整,以及入土为安都有着很深的执念,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于死者最大的敬意。

而在很多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全面普及了火葬的安葬方式,而一些地区由于受到传统殡葬习俗的影响,自然对于火葬非常排斥,但是土葬的弊端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耕地面积是我们维持正常粮食供应的保障,所以土地耕地面积是非常宝贵的,而土葬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我国如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也意味着未来去世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如果采用土葬的殡葬方式,那么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火葬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对于火葬方式国家已经从很早之前就在很多地方做了推广,有些地区为了让人们接受火葬,还推出了火葬补助,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行火葬,让人们接受火葬,从而为摒弃土葬方式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过有关专业人士对于传统的土葬方式也表示了理解,并且表示火葬的推行要避免一刀切的粗暴方式。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徐徐善进的引导,对老百姓的传统殡葬观念进行改变,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新的殡葬形式,在宣传的同时做到对传统殡葬方式的最大尊重,同时对于已经存在的旧坟头进行迁移,以确保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国家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做好保障。
与此同时,国家也推出了三沿六区的具体政策,具体来说的化就是在三沿六区范围内,不允许有旧坟头出现,其中三沿六区中的三沿主要是指公路、铁路、通航河道的沿线地区。

而六区则是指我国的已经存在的城镇地区、文物保护区、自然风景保护区、饮用水资源保护区、耕种土地区域、风景名胜区六大区域,这项政策将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行,而对于一些区域也会给予一定的适应和过渡时间,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人性化。
对于这些区域内存在的已故人士的坟墓,国家会在指定的区域内建设公墓,用于安放这些坟墓,从而为老百姓扫墓和祭祀提供一个统一的场所,让老百姓能够拥有祭祀亲人的权利。有关政策的落实和推行一直在进行商榷,很多人对于这一政策也表示了极大的理解。

而对于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地区,工作人员也指出要对村民的传统观念进行引导,在尊重他们习惯的同时,宣传火葬以及统一公墓存在的意义,让老百姓从心里真正接受新的殡葬方式。
结语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家发展不利的习惯必然要被摒弃的,国家在做好积极宣传的同时,老百姓也要对新的政策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学习,这有利于自身对新政策的接受,同时也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土葬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想要在短期之内取得重大改变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也注定了土葬改革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的观念能够发生根本性大改变,从而更加乐于接受火葬方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