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彩电大王”风光不再,被外国人“赖账”44亿,无奈卖楼自保
引言
当代社会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为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各种先进的家用电器。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这些早就深入走进千家万户,甚至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就拿电视机来说,国人家中的电视机发展情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小缩影,几十年前国内普遍盛行黑白电视机,在那个时代能买上一台彩电可谓是相当不易。
可现代社会大家看的电视机越来越大越来越薄,还附带多种智能化功能,只是在各个电视机品牌发展顺利时,昔日“彩电大王”风光不再,被外国人“赖账”44亿,无奈卖楼自保。

当人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娱乐自然就越来越方便,而电视机更是一大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在电视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想要了解外界信息,靠的都是报纸书籍和其他的文字讯息,可自从电视机亮相之后,人们就能够动态的感受到各种新鲜事物,也让大家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
回想当初一个村里有一台电视机就能吸引半村人,大家围观在一起,看着那些动态的人像影像,每年春节晚上全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共同看春晚,也是一代人的宝贵回忆。

电视机曾出现发展至今经历了多重变革,他将各国的思想文化娱乐联系到一起,让大家更广泛深刻的了解到天下之事。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彩电日渐普及,而当时的长虹企业就是国产彩电大巨头,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对长虹牌都非常熟悉,特别是曾经他在整个电视机市场更是占据着绝无仅有的地位,有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消费者们每购买三台电视机,有一台就是长虹制造的。

这样来看,当年的长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电视机领域的巨头,只是后续这个家电企业的发展之路相比于国内其他家电品牌就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当格力、海尔等各个家电品牌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成绩时,长虹似乎一直止步不前,甚至还往后退,而这也与美方有一定关系。
长虹在上世纪60年代末正式成立,公司主要负责生产的就是各种家电产品,由于当时国内家电品类市场刚好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国内其他企业涉足的较少,这就让当时的长虹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在国内家电行业呼风唤雨,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长虹发展的黄金时期,在1992年,长虹市值曾高达580亿。

后来面对着其他家电品牌相继崛起,长虹也意识到,固步自封只会让自己渐渐被超越,辞职之后他们也一直寻求技术创新,当时国内电视技术走在前沿的无非两种,一个是液晶,一个是等离子,我们以一种上帝角度能够看到在这场技术竞争中液晶脱颖而出,而等离子则是全程陪跑,可当时长虹遗憾的就是选错了路,放弃了液晶认定了等离子。
而且在21世纪初期,长虹还借助着自己在市场上绝无仅有的优势垄断了彩管厂的供货,就是希望让其他企业难以在此技术上寻求突破。

但长虹自己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当时彩管的库存日渐扩大,已经接近70亿,而国内的市场需求显然无法接纳这么大的生产数量,在此时长虹便放眼国外,想要开辟海外市场,那时候他们就与一家美方公司签订了赊账销账的合同。
在双方达成交易之后,美方公司一直赊账,而且丝毫没有要还清的架势,这让长虹处于非常纠结尴尬的境遇,后续这家美方公司更是直接欠给长虹44亿,再加之因为错选了等离子显示屏技术,长虹市值迅速暴跌,亏损严重,自此以后一蹶不振。

如今为了能够填补亏损,长虹也想尽办法,甚至不得不卖掉坐落在上海的长虹大厦,这都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彩电巨头的落魄。但纵观长虹多年来的发展,他们有过辉煌也经历了波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在选择中没有做好充分的考虑,后续一错再错,以至于在与美方合作时,他们也别无他法,面对对方持续性赊账长虹,根本无可奈何,最终给自己推向深渊。
结语
不过因为长虹在国内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现在长虹能够找到新发展出路或突破口,相信卷土重来对于这家根基庞大的企业来说并不算什么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