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适航证,国产飞机是否能“飞出”国门?知情人士道出实情
引言
二〇一七年中国首家自主研发的大型民用客机C919正式升空,如今距离此事发生已经有5年的时间,当919成功升空后外界猜测,接下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民用客机就将对外出售,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几年里,C919始终没能进军国外市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美方拒不发适航证。
这也一度让国人深感气愤,难不成美方不发适航证国产飞机还飞不出国门了吗?对于美方的这种无理做法,我们自然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多年来在和美方的交手过程中,我们早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蛮横和无理,所以中国自主研发飞机没有被美方颁发适航证,我们也早就做好了预测。没有适航证对C919来说确实很难走出国门,但他并不意味着一定走不出国门。

而这个适航证究竟是什么呢?适航证的全称名为航空器适航证,是由适航当局给民用航空器颁发的,有这个证明则证明该航空器处于安全水平,能够投放在国际市场上。
除此外适航证还具体分为标准适航证以及限制适航证,这会按照飞机的有关标准作出最终决定,而若想获得适航证,除了要得到欧洲航空安全局以及美方航空管理局的适航证以外,还需要取得进口国家的监管部门提供的证明。

这也意味着适航证的办理必须要经由欧美两个地区和国家,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之后,民用航空飞机才有进军国际市场的资格。
至于C919始终没能投放在国际市场上就是因为他没有被颁发适航证,而究竟为什么没有得到适航证,其实并不是因为C919真的存在哪些问题,而是欧洲航空局和美方航空管理局故意设置关卡。

虽然说中国各领域包括飞机的安全性,都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要取得进口国家的证明,应该是非常容易的,可在欧洲和美方的航空局方面这一点却没有那么容易达成了。
而影响这种局面的一大因素就是利益,多年来民用航空市场的利润一直较高,但这样的市场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基本都掌握在美方和欧洲手中,甚至可以说他们二者已经达到了完全垄断的水平。

若是让C919也能够进军国外市场,并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民用飞机,能够想象到原来只属于欧洲和美方的这块大蛋糕,多了一个瓜分者,他们到手的份额就会减少,这也直接关乎他们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美欧航空局一直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为了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他们限制中国,C919走出国门,拒绝给C919颁发适航证,当然面对这一局面,我们也早有准备。

有时候我们也无需一条路走到死,既然拿不到美欧为我们颁发的适航证,我们也可以考虑放弃这条道路,与其他国家共同商讨C919的飞行计划,所以中方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进行了双边飞行路线规划。
开启了同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等多个非美欧国家以外的国家的试飞之旅,与他们协商是否能够让 C919在两个国家飞行。而随后中方也在结束试飞之时宣布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等共计27个国家签署了双方试航的好消息。

因此即便我们没有拿到美欧为我们颁发的适航证,但同样可以与这27个国家开展飞行交易,仍然打开了国际市场、走出了国门。而且早在2017年,中国就与美方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三年之后我国再次与欧洲签署了与之有关的协议,按照新协议内容规定只要C919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中国民航局要求,就同样等同于符合美方FAA的技术要求。
结语
而对于那些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来说,现在这种局面的达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民营航空客机,一架C919的价格仅有6.53亿人民币,而同样波音737max的价格却是8亿,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的,更何况作为民用航空领域的后来者 C919也能够满足二〇二〇年的民用航空飞行要求,不管是减排还是降噪表现的都非常优异。现在C919走出国门,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启合作,也让我们非常骄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