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救赎你,“平台经济”!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1876年,福州城至马尾港的电报线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中国有了第一条电报线路。
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正式成立。1951年9月25日,人民邮政和电信统一纳入邮电部,邮政、电信实现了第一次合并。
1969年6月,邮电部被撤销,分别成立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推动微波、电缆通信工程上马。
1973年6月,邮电部恢复。邮政和电信进行了第二次合并,又统一归国家邮电部。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GSM网在浙江省嘉兴市开通。从那之后,GSM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漫长统治。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具有悠久历史的邮电部被分拆。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产业部」。
随着1998年8月28日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8月30日,邮电局也正式“分家”:邮政、电信两个行业部门独立分营。
据坊间所流传的一个信息,分营初期,邮政负债累累、千疮百孔,前途未卜。据说某位邮电的领导,当接到新的任命不是去电信而是去邮政,因落差太大,愤而自杀。
而邮电系统的变化,其实就是那个时代"平台经济"变化的一个缩影。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拿什么救赎你,"平台经济"
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使用平台经济,但是对其具体的定义,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平台经济(英文:Platform Economics)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是基于数字平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
我们每天使用的滴滴,美团,包括微信,抖音,都是平台经济的一个体现。

本质上来看,平台经济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演化到新的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从配置资源,撮合交易,提升效能等多方面,平台经济的出现,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
那为什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平台经济"出现了如此大的争论呢?
8月24日,国常会再一次召开,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继今年523国常会出台稳增长33条后,824国常会再度加码稳增长19条。
从这个数量上看,"稳"字当头,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共识,而在这么多"稳"字里面,有一个方面比较引人关注,那就是关于"平台经济"的态度。会议提出:“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平台经济发展。”
关于平台经济的看法,从去年到现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加强监管”到“实施常态化监管”,再到今天明确提出“支持发展”。
平台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读史可以明智,从过去几年通讯行业的变迁,其实可以窥见一点点未来变化的原因和结局。
除了文章开头所讲的"邮电分家"的故事,通讯行业其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案例,今天就聊一个前些年为人熟知的一个中国通讯行业的大事,其实就是"提速降费"。
这个词猛一听或者有点遥远了,因为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七年前的2015年。
2015年4月14日,在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总理感叹道,“流量费太高了。” 话题一开就引发了与会人士的热烈讨论;5月13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度明确促进提速降费的五大具体举措。
2015.5.15,“提速降费”例行吹风会
而从那个时候起,轰轰烈烈的提速降费就开始了,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今天的"平台经济"们,才迎来了大爆发。不管是滴滴,还是美团等一系列现在举足轻重的平台企业,都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从"新动能"向"新基建"转换的一个经典案例。
以3G时代移动通讯技术为例,当时3G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传递能力,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移动通讯技术在前期的投入虽然大,但是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新动能"。
但是,随着投资基本完成,进入了利润的"变现"期的时候,往往这些旧时代的"新动能"企业,就成为新时代"新动能"的阻碍。比如当时的三大运营商,如果不能够做到"提速(增加投资)降费(减少收入)",那么,今天的数字经济和这些推动社会发展的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基础。
而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做出一个"违背自身利益"的选择,去"提速降费",必须让这些企业,从上个时代的"新动能"变成这个时代的"新基建",这个时代的"新动能"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但是这个事情难么?非常难!
在当"新动能"的时候,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是预期收益高。在15年之前三大运营商有多肥,待遇有多好,想来懂得都懂,而不管是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都是因为这个行业需要吸引一大批有能力的人加入,完成"新动能"的构建。
而当"新动能"变成"新基建"后,虽然行业依然会发展,但是那种"高薪"促进"996"的局面必然发生改变,行业会逐步回归平均利润,而员工待遇也会逐步回归正常。
因为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更加困难,所以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大家可以自己品一品。
开头写的邮政电信分家的时候也是这样,邮政从建国的时候一开始是"新动能",但是慢慢成为"新基建",而在这个新基建中所孕育出来的"新动能"电信,需要更好的发展的时候,必然需要把邮政这个"新基建"的包袱甩掉,才能轻装上阵,以更高的收益,去吸引一大批有能力,敢拼搏的人。
而就是这样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变化,带来了开头所讲的那个"领导"的个人悲剧,而今天在网上,依然能够看到许许多多邮政员工的抱怨与慨叹……
为什么要求"平台经济"整改?其实本质目的,是希望这些这个时代的"新动能",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下个时代的"新基建",这个从整改要求和目的也能看出来。
对于平台经济的整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促进形成合理价格。平台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类公共属性,平台经济也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因此对其价格水平和服务质量应进行有效规制。
二是推动优化企业治理。平台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有较大不同,其股权治理、治理模式和运行边界需要有特殊安排。
三是有效遏制垄断行为。平台经济本质上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而且平台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但绝不意味着平台企业可以走向垄断
四是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平台经济与数字经济天然关联,因此,必须对平台企业数据进行全方位监测和全周期监管,从而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合理价格是要降低成本
治理优化是要保证安全
遏制垄断是说不能躺平
数据安全是要守住底线
从这四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平台经济的要求就是要他们从这个时代的"新动能",变成下个时代的"新基建"。
但是怎么做到呢?
回到"提速降费"这个话题。其实"提速降费"这个事情,出现得远比2015年早,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要不然也不会有总理感慨"流量费太高了"的感叹。
那为什么在2015年之前一直推不太动的"提速降费",让三大运营商从"新动能"转换为"新基建"的行动,在2015年开始真正见效了呢?
2015年8月22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召开内部会议,宣布了董事长的任免: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退休,工信部副部长尚冰接任;电信、联通领导人“互换”,王晓初调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调任中国电信董事长。
三大运营商同时"换帅",或许是这个问题的"注解"之一。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可能,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要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2021.10.18,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