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巨损5.8亿,大半影院关停!深陷危机的万达,该如何应对?
文|华商韬略 幼清
职业经理人辞职、思聪卸任、业绩惨淡,寒冬中的万达将何去何从...
【万达与行业均处寒冬】
近日,万达电影公布近日上半年业绩,净亏5.81亿!作为行业龙头,这份数据实在是不太好看,甚至落后于很多“小弟”。
数据显示,万达电影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下降29.79%,归属净利润亏损5.8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09亿元,同比大降55.65%。
万达影业解释了原因:上半年,800家影院受疫情影响最多时约410家同时停业,占公司国内影院数量的51%,且公司影院分布较多的一、二线城市受影响更为严重,导致公司票房收入下滑较大。

几天前,王思聪退出万达董事行列一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王思聪不再担任万达集团董事”的消息即可冲上微博热搜。
两个月前,万达电影董事长曾茂军递交了辞呈。曾茂军入职万达16年,2013年接管万达院线,一步步成为万达电影董事长,被称为万达集团的第五号人物。据悉,他参与制作和发行过《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等爆款。
有观点指出,影视行业寒冬目前还在延续,融资困难、开机率走低、上线量下降,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万达电影这两年也存在比较大的业绩压力。
虽然业绩惨淡,近期也几乎没有利好消息,但万达电影对下半年业绩持乐观态度。万达电影认为,6月以来,影院复工率逐渐回升,供给和需求逐渐恢复。同时,头部影片带动暑期档票房回暖也有助于电影市场复苏。
【观影与发行均难突围】
万达电影真能如预期般乐观吗?
首先,就复工率而言,疫情反复,线下行业首当其冲。半年报中,线下行业占比较高的几乎都严重亏损,可见,万达影院很难靠观影量突出重围。
近两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影视凛冬”席卷而来。数据显示,疫情这三年来,已有16.78万家影视企业消失。
比悲伤更悲伤的是,万达院线最赚钱的业务“爆米花”受到更大的冲击。即便允许营业,许多影院规定戴口罩观影,观影途中禁食,自然就没人会在观影前后的时间买上一份可乐爆米花了。
最后,万达提到“头部影片带动暑期档票房回暖”,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独行月球》的热播是行业回暖的信号,但对于万达而言也是如此吗?
目前,万达待播影片中最吸睛的,要属9月9日将上映的《哥,你好》。同样是开心麻花演员阵容,这部电影的预售票房仅有17万。

而《独行月球》和同样是马丽与常远主演、今年春节档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预售及点映票房均破亿。
究其原因,点开《哥,你好》的简介可以看到,该片的片名和故事情节都和此前大火的《你好!李焕英》十分相似,即使是喜爱“麻花”的观众,也难以买账。可见,万达对于头部带动的希望大概率又要破灭了。
从发行方看,万达已公布的待播影片中乏善可陈,暂时没有被看好的“爆款”,因此,预计万达下半年也难“力挽狂澜”。
伴随着王思聪的卸任,关于万达接班人的问题再次被广泛讨论,不同于此前调侃“不想接班王思聪”,这次公众是真的相信了万达接班另有人选。
国内有着许多子女接管民营企业的先例,例如杨惠妍接管碧桂园、刘畅接管新希望、宗馥莉接管哇哈哈……这些被女儿接管的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证明了她们父辈的眼光。
同样,或许久经沙场的王健林不让儿子接班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此前,王健林就大方承认“思聪不愿接班”。独子不接班,网络上就有了关于职业经理人接手万达的猜测。

客观来说,职业经理人团队接手民营企业更符合现代公司的制度设计,且已有诸多先例。将万达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才是更稳妥的出路。
但曾茂军与卜义飞等老将相继离职后,能否有新的职业经理人接手万达电影并创造新的奇迹,还是未知。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