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卖部里“一个现象”,已成为公开“秘密”,开过店的都明白
引言
这些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发展建设事业越来越关注,很多农村都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比如很多农村家庭都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农村的道路情况也大有改观,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即便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完善的基础设施,但却可以过上比城里人更潇洒的田园生活。
农村小卖部里“一个现象”,已成为公开“秘密”,开过店的都明白。在这些农村,平时有小病小灾可以去诊所,有购物需要可以到小卖部,但有很多人发现在很多农村都存在小卖部赊账的问题。而据那些开店的老板所说,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所谓赊账就是指买东西时不立即付款,要么是下次再付,要么就是攒到一起再付。其实现在在城市里很多商店饭店都贴着这样的标语“概不赊账,免开尊口”。消费完立即付款已经成为大家所理解的正常情况,可为什么在农村小卖部赊账却仍然存在呢?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某些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允许,虽然现在我们常听到新农村建设、农村快速发展等新闻,但却并不等同于每个农村的发展情况和每个家庭都一样乐观,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总有一些地区呈现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在农村没有收入的家庭也并非个例,他们平时可能只能靠政府发的补助津贴生存,但平时总少不了有买东西的需求。

在自己手头没有足够的钱时,买东西只好先赊账,等发了补助或是补贴后再把钱还上,这对于很多农村小卖部来说非常常见。除了买日常生活用品会赊账,还有很多贫困家庭在买农资用品时也会赊账,因为种庄稼必须要用到农资产品,但这些庄稼还没有收成,手头的钱可能不够,这就需要赊账,一般在卖出了农作物之后,他们就会把这笔农资欠账还上。除了经济情况不允许以外,还有一些人赊账纯属是出于习惯。在以前大家经济情况都不太好时,买东西没有钱可能就攒到下一次再还或者等到手头有钱了再把这笔钱还上,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难以戒除这样的习惯。

平时到小卖部买东西也会告诉老板直接记账,手头宽裕了或者方便的时候再结,甚至还有一些农村朋友在小卖店都是“按月结账”,每个月购买的东西由老板记在账本上到月一起支付。
这种局面的盛行让很多人替小卖部的老板感到委屈,但实际上当这种赊账情况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时,这些小卖部的老板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初期很多人赊账确实给老板带来一定的影响,卖出去那么多货品却迟迟没有收到钱,老板也会感到着急。

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方便的时候就还钱或者富裕的时候就还钱,不会拖得太久,老板大多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他们也需要考虑在村里做生意,和这些村民都是乡里乡亲,撕破脸皮也不太好。这是因为都是同乡人,如果对方买东西忘带钱或者是手上暂时没有钱,总不能不给他们出售东西,对于一些贫困的农村家庭,小卖部老板也都能予以理解,也都允许他们在有钱的时候再还上即可。

相对于一些赊账购买农资的情况,很多小卖部老板一般会特别注意,甚至还需要打下欠条,毕竟购买农资不是购买日用品,可能一赊账就是几千块,如果双方没有一些借款依据,到时候赖账老板损失可就大了,但是像是普通的日用品赊账就不用打欠条,老板自己在账本上记下即可。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城里基本上没有赊账的情况,但是在农村因为服务的都是同村人,而且一个农村小卖部又不多,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有一些人出于种种不方便的情况偶尔赊账倒也不是非常严重的事。

而且在这几年,其实农村赊账的情况也有所缓解,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不存在买不起东西的问题。而且现在很少有人会有“出门不带钱”进而赊账的情况,毕竟手机支付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
结语
农村的各大小卖部基本上也都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只要大家手里拿着手机,到这些小卖部买东西,买完了扫一扫即可付款,而且若是当时没有带手机,买完东西回家也可以直接把钱转给小卖店老板,这都减少了农村的赊账频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