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伪夫妻”现象逐渐增多?老农听后也表示无奈,这是为什么?
引言
留守儿童大家很熟悉,说的是孩子的父母到外地务工,留下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老一辈生活,这类孩子便称作是留守儿童。
今天我们想说的情况与留守儿童有一些关联,那就是农村的伪夫妻。何为伪夫妻,说的就是男女之间有着合法夫妻身份,但两人结婚以后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在一起。

一个较为典型的情况就是,农村男青年与女青年结婚以后,男青年为了家庭能有更多收入,他们选择让妻子留守家乡,自己独自一人外出务工。通常情况下,男人外出打工,回来的频率不高,以一年为计,也就是春节回来一趟。节过完了,又得背上行囊踏上务工之路。
这样的夫妻,一年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有人直言,这样的婚姻有名无实,让留守家中的女人备受折磨。

面对此等状况,老农们坦言这也是没办法,如果在村里能有足够的收入,青壮年们何须用分离换取金钱呢。
1、农村缺乏发展机会
对农民们来说,一年下来,他们忙的时间是固定的,在忙碌的时间之外,他们只能待在家里。在以往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想要出去打工也没有可接收他们的地方。

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工厂不断建立,大量工作岗位可提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大家有气有力,就不会饿肚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北方的老乡们都愿意到广东打工,很多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和上进,他们不单收获了钱财,还实现将家安在了大城市。这对以前的老农们来说是不敢想像的,他们大多只能一辈子守在乡村。

就目前来说,农村的发展机遇还是少,所以农村的青壮年想要赚钱,还是要到外面务工。为了让家里能富裕一点,能让孩子上学,能让妻子不用那么劳累,农村的青壮年愿意自己辛苦一点,远赴他乡打工。
2、妻子留守成风
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般都是同村兄弟一起出去,一起回来。由此,这些兄弟们的妻子在村里算是留守妻子群体,她们每天聚在一起,互诉肝肠,解闷的同时,也能从对方的言语中获悉自家男人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对这些女人们来说,她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做完家里的农活,这些女人就凑到一起,谈论下育儿经,谈论下丈夫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由此,一些看似折磨人的经历,这些女生却没有多大反应,这很让人费解。其实,这个道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有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她们才懂。一言概之,习惯了就好了吧。
3、有的女人开始跟随丈夫外出打拼
老公在外打拼,生活质量不高。确实,一个男人在外,吃住基本随意,生病了自己在宿舍躺一两天就当没事那样。

对此,有些女人放心不下,她们虽同丈夫一同来到大城市打拼,一方面可以照顾丈夫,一方面也可以多赚一点钱。
当然,对某些女人来说,丈夫常年在外,情感世界空虚,他们容易有婚外情,有些妻子很是担忧,于是她们随着丈夫一同来到城市打工,一方面能慰藉情感,一方面就是赚钱。

现实中,很多外出务工的夫妻档,他们积攒了不少钱,能在城市买房,在城市天空下拥有自己的一片瓦。当收获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夫妻档所求变得越来越大胆,他们畅想着多存点钱,把父母孩子也从老家接过来,这样就不用老人小孩在老家留守,自己也能免除一份牵挂。
4、乡村振兴让农村人有了新希望
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为农村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比如说水泥路村村通,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等等。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发展自有经济,比如说依托与农村的青山绿水开发旅游事业,大力打造生态农业,让钱不断从外面走进来,让农村人不用告别家乡也能在本村实现就业。此等情况下,伪夫妻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人们能真正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其实,幸福都是自己争取的,如果人们对伪夫妻关系感到不满,可以尝试改变。
小结
伪夫妻并不是什么难解决的命题,只要夫妻双方能采取主动,只要夫妻双方有共同拼搏的信念,伪夫妻也能转变为真夫妻。
今日热议:农村“伪夫妻”现象逐渐增多?老农听后也表示无奈,这是为什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