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新建议”:7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500-600元,可行吗?
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这样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诸多方面的发展都十分顺利,但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非常严峻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在最近几年,很多相关人士不断透露,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重,或许不久之后,会进入到深度老龄化时代,到那个时候,国家的发展将会遭受诸多困扰,所以必须要提高警惕。
针对这个情况,人大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只要农村地区的老人年龄超过70岁,那么每个月就可以对其发放500到600元左右的补贴。那这个提议是否具有可行性呢?

对城市居民来说,在进入养老阶段之后,都可以享受到非常好的社保待遇,
每个月能够领到比较可观的养老金,但每个地区领到的金额存在着差异。
全国城镇地区的退休金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这笔钱能够基本保证老人退休后的养老生活,甚至可以说不愁吃穿,但农村地区的老人就没有这么幸福了。这些老人在年轻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过得十分艰苦。

而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不管在怎样的天气环境下,只要到了劳作的时节,都不会产生任何懈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只能依靠种植农作物来获取收入,然后留一部分粮食自己食用,再卖一部分粮食获得经济收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向国家无偿上交一部分,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到城里居住,农村生活离他们非常遥远,所以也并不是很了解。

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都会制定不同的计划,要求不同地区种植不一样的经济作物,
为了给农民的种植提供保障,不断修建水利设施,并且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
但在水利农田修建完成之后,已经到了寒冬时节,为了完成相关部门分配的种植任务,这些农民立马下地耕种,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完成国家制定的目标,这值得大家敬佩。

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坚持之下,我国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完善,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给农村地区修建了诸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对农民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假期,每当到了耕种时间或者丰收时节,都会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劳作,和老天抢饭吃。
在年过花甲之后,农村地区老人的日子并没有得到改善,因为根本领不到退休金,想要安度晚年,只能依靠自己的儿女,又或者是在年轻时攒下一笔养老钱,要知道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这笔养老钱自然也不会太多。

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能够有吃有喝,就不敢再奢求其他东西,很多人都体验不到这种辛酸生活,因为也无法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大教授提议,应该给农村地区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每个月发放相应补贴,金额在500到600元左右,这样一来,这些老人的日子才会更加舒适,才能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但对城市的退休老人来说,几百块钱根本保障不了生活,甚至好多年轻人一顿夜宵钱就要几百,可对农村地区的老人来说,这笔钱已经足够一个月的开销了。

也有一些人产生了疑问,在城市当中,只要女性年龄达到55岁,男性年龄达到60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那为什么要给农村地区老人的领取年龄标准设置为70岁呢?首先,有很多农村地区的老人在年满60岁时,仍然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继续进行劳作。
其次,我国目前的老年人数量众多,年龄达到70岁的老人有1亿多,在这其中,农村就拥有几千万,如果按照较低的年龄标准发放,将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而将年龄标准提高后,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压力了,也能够保证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
小结
总的来说,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生活,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国家理应在这些人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给予一些福利,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生活。而农村地区的老人比城里的老人生活更加艰苦,应该享受更多的关爱,大家对此又有哪些想法呢?
今日热议:人大教授“新建议”:7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500-600元,可行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