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统一按年龄发放,50岁2000,55岁3000,60岁4000,可行吗?
在当今社会养老金无疑是大家最重视的东西,很多年轻人虽然距离退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他们也早早的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规划,为了能够确保自己有一个高枕无忧的晚年生活,年轻人在就职期间一直积极缴纳社保,毕竟这是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一项具有较强保障性的福利待遇,现在大多数老人都是靠着国家发放的社保工资生活。

尤其是在这些年中国逐步踏入老龄化社会时,社会各界对于国内养老金发放问题也颇为关注,在此局面下国家人社部门确实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时,曾有人提议是否可以按照年龄统一发放养老金呢?他们举例称可以给每位50岁的老人发放2000元、55岁的发放3000元、60岁的发放4000元,这种建议是否可行呢?
虽然说这样的提议对广大退休老人来说十分友好,但仔细想想就知道这种建议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当前我国社保执行的是“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缴纳的数额越多,到手的养老金就越多,可如果我们发放养老金依照的并不是每个人的社保缴纳情况,而是统一按年龄发放,那么大家的社保缴纳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既然到了年龄,每个人发放的数额都一样,自己为什么不少交一点呢?而若每个人都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养老金,也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诸多困扰。

再者是,若真落实了这样的方案,将有可能出现大批就业人员在50周岁就退休的情况。因为按照这一规定,在50岁退休也能拿到固定数额的钱、55岁退休,同样也是如此,既然都是这样,为什么不选择早点退休早点拿钱呢?可在当下由于人均寿命水平和种种原因所致,50岁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正当壮年,他们完全有继续工作的能力,然而如果他们在此时纷纷选择退休,另一面再去寻找其他工作,可以同时拿两份钱,月收入水平能大大提升,而这样的漏洞到那时必然会广泛存在于社会上。

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按照年龄发放固定数额的退休金都不是一个好办法,更何况这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鼓励大家参加养老保险,为此还做出了诸多努力,当我们缴纳的数额越多、到最后我们能发到手的就越多,虽然说在收入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之时,参保人员确实很难提高自己的社保缴纳基数,但其他人也会考虑通过延长社保缴纳年限给自己的养老保险添加一份保障,这样一来到了退休时,自己拿到手的钱就更多更可观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管选择哪种方式给自己规划晚年生活,对国家和百姓自己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些年来,当国内老年人占比越来越大时,国家也承受着较大的养老基金压力,而如果此时的年轻人能够多工作、多交纳社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现在所承受的养老金压力。
而我们这些努力都不能被“按年龄发放养老金”破坏,这完全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决定,也不符合社会的公平公正,更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多年来为了能够兼顾各个群体的养老利益,国家养老体系建设的越来越健全且完善,我们针对不同群体也推出了不同的养老保障政策,在此情况下,大家的养老金收入确实存在差异,越是这样就越是证明我们绝不能单纯地以年龄作为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可是现在各个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数额也存在差异,它与当地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虽然说养老金发放都是由国家人社部统筹管控的,但最终发放多少还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比如像是上海北京这些一线大城市,养老基金发放的自然要多一些,而像东北西北一些地方的小城市,养老金发放数额自然也要更少一些。

而现在各地区除了养老金福利以外,也给当地老人提供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比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景点门票免费或半价、高龄补贴、节假日补贴等等。但不管执行哪种政策和福利待遇都要依照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定,盲目的照搬抄袭其他地方的政策也会产生与当地情况不匹配的问题。
正如同我国的养老金发放一样,我们也需要结合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各个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具体判定养老金的发放数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