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刚发就从银行卡转走,对自己影响有啥?聪明人已停止这种行为
这些年来国家不断发展变化,国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转变,就拿消费观念来说,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超前消费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颖的概念了,现在加入超前消费群体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虽然每个月拿着3000左右的薪水,但却能买最新款的高端手机、上万块的包包,这些都源于超前消费的“钞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超前消费越来越流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银行卡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习惯性的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移动支付,但只用这些第3方移动支付软件也需要有银行卡作为支撑,而且大多数人都习惯性的把钱直接存在各个移动支付账户中,此前就曾有人提出,如果每个月工资刚发到卡上就转出去,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现在社会确实有很多人在工资刚刚打到自己卡上时就转出去,要么是用于偿还上个月欠的消费贷款,要么就是直接充值到移动支付账户中,总而言之,现在几乎很少有人会把钱都留在银行卡里,这既不方便支付,也不方便存储。更何况对大家来说,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毕竟我们只是把属于自己的钱转到其他地方,也没有拖欠银行贷款,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表示这种做法其实确实会影响银行对我们的信用评估。

举例来看,我们要到银行办理房贷或是车贷,银行会对我们的个人资质进行审核,如果银行发现我们的账户每个月只要发了钱就会立刻转出去,银行自然有理由判定用户的资金情况不稳定。即便对于这些钱的去向我们也可以解释清楚,但银行大多都是利用数据说话,这种过于单调的银行流水账单会影响银行对我们的信用的评级,最终影响贷款通过率或者贷款数额。

但其实很多人的资金情况一直较为稳定,他们经常在银行卡里,有钱就转到其他账户上,只是单纯的为了方便支付,特别是在当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盛行的局面下,使用银行卡支付总是会有诸多不便,更何况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推出了存储功能,有些钱放在第3方支付账户中也可以当作活期存款功能,还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利息,但就是因为大家的这种习惯性操作,对我们的个人信用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除此外还有一些人发现,在我们习惯使用移动支付时,确实也深受其害。

比如习惯了移动支付会让大家感觉花的钱越来越多,即便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或者商品的价格没有什么变化,但使用移动支付总是会比使用现金花的钱更多,这是因为我们买东西更加方便,即便不到各个线下门店,有时逛逛淘宝、看看外卖也总是会无形之中花出几十上百块,而且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零头凑成了一笔庞大的数字,每年大家核对年度账单时都会感慨:自己居然花了这么多钱。

另一方面我们使用移动支付可以直接进行网络购物,而我们在使用那些网购软件时,他们会利用大数据推算我们的喜好商品,这也就给我们形成了一种无形中的购物诱导,就像是那些商场里的导购总是能够戳中我们的心思,给我们推荐更符合心意的产品,现在的大数据就扮演了“商场导购”的角色,这也让大家总是容易冲动消费。

但并不是说把钱放在这些移动支付账户中就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他的确实实在在的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更何况像是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收益。自2013年余额宝正式推出以来,与之相似的各类支付软件内的理财产品也随之涌现,初期这些理财产品凭借着灵活性强、风险系数高、利息可观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当他们的利率水平高于银行时,更让大家对这些网络理财产品深感依赖。

不过9年过去了,余额宝中的利率水平也有了变化,现在余额宝的利率水平基本上已经比不过银行的资金理财产品,可考虑到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理财模式,再加上很多人认为把钱放在余额宝里也方便自己了解资金情况,还是有一些人愿意使用余额宝。

即便现在大家对各种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愈发依赖,但是还需要提醒大家,在每个月工资转到银行卡时最好不要忙于转出去,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把钱存在银行卡里,这既能够帮我们积累信用值也可以让我们在无形之中养成攒钱的习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