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免费”开的中国路灯:如此庞大的“电费消耗”,谁来支付?
引言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不管是主干道,还是小路,城市的几乎每个角落灯光闪烁。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像是北京、深圳、上海等等,几乎能够被称为不夜城。
有一些是社区安装的路灯,有一些是国家安装的。那么那些是国有控制的路灯,如此庞大的路灯数量,每夜每夜这么亮着,其耗电量可想而知是巨大的,后期这笔庞大的电费由谁来支付呢?

第一, 如何计算一座城市每晚的路灯耗电量
其实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首先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需要知道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的路灯。
这是个大的工程量,如果是走街串巷,一座座去数,少说也得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方法明显不可取。更为科学的方法,是估算的方法。

大概知道了城市道路总规模是1932km,按照路灯之间40m来算,那么1km上就有50座路灯,总共可得到96600座路灯左右。其次是需要知道一座路灯一晚上亮几个小时,这个非常简单,用一晚上的时间来观察一下就可以了。
最难的是计算一座路灯一晚上消耗的电量。因为它有路灯间距和路灯种类两个变量。如果取平均值的话,按照250w的路灯来算,它一小时大概会耗费0.25度的电。

总的计算可以得到,一座城市96600座路灯一晚上就需要耗电1亿度电上下,一年总的费用达到了6000万元左右。
第二,部分需由个人支付
一座城市里面的路灯,大部分是由国家拨款并实施建造照明的,这肯定是不需要个人掏钱再来交什么照明税,也就是说,市民完全可以免费享受。

也有一部分是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局管理的路灯,和之前的性质一样,也是国家出资,用于公共事业的建设,不需要个人交钱,像是大部分道路上的路灯,都属于这个范围内。
剩下一部分,最常见的比如小区内部的路灯,绝大部分情况下,这是需要业主支付的。除非这里的路灯连接的是市政电网,一般政府分配的宿舍,可能就是不需要交路灯费的。

基本的小区都会收取一定的物业费,业主在清单上可以查到一项叫做公共耗能的费用,而它下面就包括了公共电费,公共电费下面又包括了公用照明,这个照明大部分指的就是小区里面的路灯照明。
如果是大型小区,其内部安装的路灯数量也比较多,每年的耗电量也是挺大的。如果业主们缴纳的物业费,远远比不上路灯消耗的电费,那么在第一次收取费用之后,还会进行二次收取。

不过,一般都是一次性就交掉了,毕竟二次征收的情况不常发生,也为了避免收到业主们大量的投诉而引发更严重的欠缴问题。
第三,国家支付
一个城市一年的路灯电费,国家需要要支付上千万元的金额,这还不包括对故障路灯进行维修、更换的费用。可想而知,金额会进一步的扩大。那么,国家的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很大的程度上,国家用于公共事业建设的支出,来自于税收,也就是人们经常听到的缴纳税款。其实不止是路灯,像一些国道、公园、公厕等等,也都是国家拿出一部分的税收来投入建造的。
安装路灯进行照明,惠及到了每个人。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一座城市到了晚上,道路上几乎是一片黑暗,不仅发生车祸的概率大大上升,而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安全。

除此之外,路灯除了能够照明,还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现在一些公园里面,就有各种形状的路灯作为点缀,有的还搭配上了音乐喷泉,到了晚上整个公园流光溢彩,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往休闲娱乐,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国家征收税款,是有其背后的逻辑在,将税收拿出一部分用来公共事业的发展,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百姓安居乐业,又按时缴纳税款,如此良性循环,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计。

城市里面路灯的开销是庞大的,绝大部分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个人一把只是小区内部才需要交公共照明的费用,可以说减轻了很多人的负担。
小结
正是如此,因为有了国家的绝对保障,城市里面的灯才能准时亮起,照亮每个夜晚。
今日热议:每晚“免费”开的中国路灯:如此庞大的“电费消耗”,谁来支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