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架空客A380正式宣布退役,拆解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既可以形容人与人的分别,也可以用于形容与一种事物的告别。如今中国最后一架空客A380完成了它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至此南航5架 A380全部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11月8日,南航cz328航班从洛杉矶落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既是B-6319的A380客机最后一场商业飞行,同时也是空客A380在中国飞行市场的最后一次商业亮相,从它的落地到空姐用广播发出哽咽的告别声,A380正式宣布结束在中国的“生命旅程”。
对空客A380客机的研发早在1988年就已经启动了,一直到2000年,空客总计投入了107亿美元用于启动A380计划。空客A380自亮相之后就受到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认可与欢迎,作为全球最大的宽体客机,空客A380凭借着24.07米高、72.73米长和翼展79.15米的庞大身躯被称之为空中巨无霸。

若是航空公司能保证拥有稳定的客源,凭借着空客 A380必然能够创下非常可观的利润,那时候确实有不少航空公司都争抢着与空客A380达成合作意向,南航也是如此。
早在2005年南航就曾与空客签订了5架 A380的采购协议,一直到6年后,空客给南航交付了首架A380,同年又交付了第2架,在2012年又分别交付了两架,直到2013年交付了协议中的最后一架A380,这也宣布空客与南航的 A380合作协议正式完成。

当南航购置的5架A380全部完成交付后,南航将其用于运营国内和国际的航线飞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南航是国内航空公司中有且仅有的一个订购了该客机的公司 ,这也一度令人不解,为什么这个名声赫赫的大型客机其他航空公司不定呢,难道是因为售价太贵吗?
其实大多数航空公司对 A380望尘莫及都是因为他对航空公司的要求较高,像是空客A380这种大型飞机,如果没有足够的乘客填补胃口,买回来也只是亏损,因此各个航空公司都出于风险考虑没有购买这款大型飞机,但南航则有这样的资质和信心。

南航的这种自信并非盲目的,以往几十年他们一直是全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不仅在国内机队规模排在第1名,放眼整个亚洲也是如此,就连在全国际社会南航的机队规模也能排在全球前5。只是南航拥有如此大的规模却基本只有国内航线,在国际市场上的航线数量与其他航空公司还有一定差距。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南航也一直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因此在2006年时他们就提出要打造核心航空枢纽的目标,要充分让国内国际航空运行接轨,打造完善且全面的航空网络。

事实证明,南航的确有这样的实力,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两年间,南航国际航线运力平均增速达到了28.5%,尤其是2011年,他们的增速更是直冲34%,此时购买5架空客A380也是南航和东航在国际航线领域的较量。
可这个巨无霸买回来之后,也给南航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毕竟空客A380体型过大,国内支持降落的机场并不多,只有个别大型机场能够支持其降落,这都限制了A380的实力发挥,也正因如此,A380在国内的航线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后来南航便利用他们来执行国际航线,只是这种改变也没有带来太大的成效,南航购买A380之后把始发站都定于广州,可广州飞往各个国外地区的国际航线旅客又无法满足这个巨无霸的胃口,此时南航又不能把 A380的起飞点设置在其他航空公司占地为王的区域,所以这些年来空客A380都是由南航自己运营的,十几年来其收益一直不算可观。

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国内外的航空市场都经历了较大的亏损,南航空客A380的亏损也在持续加剧。
种种因素作用下,在今年年初时,南航启动了空客A380的退役程序,他们也发布公告要在今年年底之前退役现有的5架空客A380,直到11月8日他们完成了这一任务。

对于空客A380退役之后又有何安排的问题,现在来看他们要面临的就是被拆解的命运,据了解在今年退役的两架南航空客A380零部件会被拆解后倒手售卖,因为这些零部件较新,零件卖出去也能赚取一些利润。
也许对于南航来说,与空客A380告别会让他们心有不舍,但也是和这一段过往和失败教训告别才能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回归航空市场。相信经历了这一次挫败,南航也会记住航空发展也决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这一道理。